《我与李白的通信录》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塑造了一对“镜像人物”,并以他们二人的情感为主线,采用第一人称交叉叙事,讲述了两个“李白”一场灵魂的共鸣..
[显示全部]
《我与李白的通信录》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塑造了一对“镜像人物”,并以他们二人的情感为主线,采用第一人称交叉叙事,讲述了两个“李白”一场灵魂的共鸣与短暂的因缘际会。 故事开始,一名学习古代文学的男研究生李青连痴迷于李白,在一次梦见李白后记下了李白在梦中给他留下的地址,于是下决心给这个地址(李白故居)寄信,在写了十二封信后收到了回信。写信的人是李白故居景区收发室的工作人员苏秦,她冒充李白给他写信,苏秦和李青连在信中补全了彼此内里的空缺,实现了心灵的慰藉。而在现实生活中,李青连在当下做了“赘婿”,苏秦也在摆脱《玩偶之家》的那样的前夫的失败婚姻中“娜拉出走",渴求在这偌大世界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都深陷于李白的困境之中。二人亦从初遇时的“故人对面不相识”到彼此的再度吸引,他们二人在日渐愈深的情愫如《廊桥遗梦》的男女主人公一样一直坚守的道德底线上徘徊,难以抉择。直到李青连的妻子张若梦怀孕,李青连不想让这个孩子成为他人生中的第二个“心结”,只得扛起肩上的责任回归家庭,而苏秦则因种种缘故再一次出走,他们坚守住了内心的底线,也失去了相认的缘分。直到几年后,一步一步生长出自己独立人格的苏秦机缘巧合在刘羽觞的祭日又一次回到陇都,她在羽觞的墓碑前再一次看到熟悉的背影,却已然沧桑。 故事采用第一人称交叉叙事,真实而细腻地展现出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人公的生命脉络与内心活动。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在寻找自我,他们一直在婚姻、爱情、生活中试图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想借这个故事传达关于年轻一代人的情感困境、生命抉择,以及如何在今天的生活节奏和惯习中确立自我位置的故事。
[收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