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章:娘的爱情观点
    1  

    娘出生时,姥爷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因为医术好,收费低廉,三里五乡的穷苦人家纷纷前来就医。娘也在治病救人的环境里渐渐长大,耳濡目染,对飘香草药兴趣浓厚,可以跑腿拿药,深得姥爷喜爱。加之娘是独一个宝贝女儿,哥几个总是疼爱着,唯恐娘受到丁点儿委屈。姥爷看娘对医学着迷,就格外重视培养,传授一些中草药,针灸推拿手法等中医基础知识。有些独到有效的医术都是姥爷在医疗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娘的医术也飞速提高。姥爷说,月生,你是女娃,从小学习医术,一辈子受益。

    娘那时候七八岁,不懂得人生大道理。单纯的沉浸在医术的海洋里。天真无邪,问这问那,就像是快乐的小公主。

    天有不测风云,日本鬼子进犯中国大地。由于姥爷住宅宽敞,被鬼子抢占。姥爷很倔强,坚决同鬼子抗争,结果遭到鬼子毒打。

    娘惊魂不定,娘撕心裂肺,娘抱定被打死的决心,扑在姥爷身上,用稚嫩的身板遮挡凶猛的打击。

    一天下来,姥爷鼻青脸肿,浑身淤青,走路跌跌撞撞;娘披头散发,衣服泥泞。一瘸一拐,搀扶着姥爷回家,嚎啕大哭。疑惑地问道:爹爹,这是为啥啊?

    姥爷拖着重伤的身子,安慰道,月生啊,我的好女儿,你还小不懂啊。这是国难当头……你给爹爹记住,长大嫁人就嫁给打鬼子的人家。娘含泪懵懂地点头。娘认为爹爹的话就如同至高无上的圣旨。    

    姥爷的不屈服终究连累子孙,被鬼子轰出家门。一夜之间换了人间。从天上掉地下,摔得粉身碎骨。一家人一贫如洗。

    姥爷受到肉体和精神摧残,姥姥得了痨病,四个儿子只有老大老二老三成家,老四比我的娘还小几岁,刚刚会跑。一家人无法忍受鬼子镇压的残酷环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离开了村庄。一路饥寒落魄,辗转千里,来到内蒙古乌兰哈达。这里地广人稀。大部分居民住在窑洞里。有居民废弃的窑洞,姥爷姥姥就厚着脸皮说好话,姥爷还施展医术为村里患者疗疾,名声大噪,村民决定收留,许诺可以住进废弃窑洞。这样,一家人有了栖身之地,靠着医术养活。而姥姥的痨病发作厉害,第二年就溘然辞世。繁重的家务落在娘的身上。地里农活,家里羊鸡。娘小小年纪挑起了本该大人挑的重担。姥爷出诊,娘就和小不点弟弟相依为命。村里的大街上,经常看到一个十一岁的留着辫子的女娃和一个六七岁的男娃子在一口深井边,费尽全身力气摇动着辘轳把儿,吱咛咛吱咛咛,晃晃悠悠,一桶水让两个少年满身大汗,吃力地抬着水桶回家里。炊烟升腾,窑洞里传出咳嗽声,莜面卷土豆块胡麻油的诱人香气飘散……还有娘和四舅的吞咽声,姐弟敬让的笑声……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窑洞里成了地下党秘密联络的好地方。

    2

    打败鬼子全国胜利那一年,娘十六岁,还是一个大门不出的少女,就有媒婆找上门,介绍一个挖煤的。挖煤工一天与黑煤粉碰撞,衣服被汗水浸染,那些煤油子钻进汗毛孔,头发,皮肤都成了褐色,很难再清洗下来。唯有白眼球和牙齿白的鲜明。那个挖煤工进门嘿嘿一笑,吓得娘躲到姥爷的身后小声说:爹爹,我怕。姥爷说,不怕乖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人提亲是看得起咱们。娘坚决地说,我不嫁人。要嫁人也要嫁一个打过鬼子的人家。

    媒婆儿三番五次唠叨,娘没有答应,受不住媒婆的碎嘴子,终于在一个夜晚气呼呼地离开窑洞。姥爷几天不见女娃,开始慌乱担心。老泪纵横地说:谁知道我的女娃去哪里了,告诉我吧……我的四舅胆怯地说:姐姐去河北打工了。她说找一个打过鬼子的人家。

    姥爷沉默了,自己是嘱咐过女娃,长大嫁人要嫁打过鬼子的人家。姥爷心底明白,女娃心大了,这个窑洞很难挽留。只是不太希望嫁给河北侉子。离这个窑洞遥远,相见多难啊。就像是断线的风筝,任由空中飘飞。

    娘的确是来到河北省张家口下花园。这里有一家建筑公司。娘在熟人介绍下成为这里的工人。娘没有文化,干些食堂啊,清理办公室啊,一些零碎工作。虽然辛苦,比在那个窑洞开心多了。从前那个忧郁感伤的瘦弱女孩认识了很多河北侉子。瓦工,钢筋工,水电工,架子工。真正让娘动心的,是这些河北侉子都是打过鬼子,抗战家庭的后代。娘似乎有了归属感,每月发的工资积攒着给姥爷捎带回去。姥爷得知女娃准确信息,放下一块心里重石。

    3

    姥爷担心的是女娃找个河北侉子。还真就有个侉子。这个侉子是我的爹爹叫耀文,上过高小,会写字算数,在那个年代就算有文化了。并且是打过鬼子的军人后代。给八路军地下党送过情报。耀文生的白净,瓦工技术好。垒石头,垒砖,抹灰,布瓦,都是一手好活儿。一次垒砖技术评比中,耀文当师傅,在架子上磊砖墙。月生当小工供应砖,砂灰,从下面扔到架子上,两人负责一面大墙。半天下来,把其他师傅落下几层砖。气的一些人撅起了胡子,喟叹年轻后生可畏。从此,家庭背景相似,志趣相投的两个年轻人在劳动中擦出了爱情火花,相恋了。月生看到了生活美好的一面,瓜子脸褪去了愁苦,胖了一圈,表露朴实的美。

    媒人是耀文的干爹。在打鬼子的日子里做过地下党的工作。利用工作便利,与我的爷爷建立了深厚情谊,认做干亲家。干爹深知耀文家底贫穷,是典型的抗战家庭。一对老人都是共产党员,参军打过仗,房子被日本鬼子烧毁两次。干爹是建筑公司负责人,一次探家对耀文说:实在没路子就去张家口下花园找我。

    耀文记下这句话。十六七岁那年瞅了个机会,独自一人 步行,风餐露宿,走了几天几夜,在张家口下花园建筑公司找到了干爹。耀文从此成了建筑工人,不久成为在编职工,由于积极肯干,头脑灵活,很快加入党组织,成为年龄最小的党员。

    在干爹的撮合下,与孤苦无依的娘确立了爱情关系。干爹说,耀文,月生,你们应该回家给老人报喜。这叫明媒正娶。

    月生带着恋人回家了。窑洞内,姥爷简单问了几句,老人是干啥的。耀文回答:爹当兵打仗。爹娘都是共产党员。姥爷问:住房什么样子。耀文答:楼(漏)房……

    河北口音让内蒙古的姥爷是听不懂的。含混的点头。吃过招待客人的年糕,姥爷悄悄对女娃说:月生,我看这个河北侉子不是凡人。你看他的脸红里透着白,脑门子宽阔,手指细长,就像是女人手,一定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关键是军人后代,抗战家庭。咱家和鬼子有血海深仇,正好与咱家合拍。

    结婚这天,没有接来双方父母。因为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大部分地区都是步行。婚礼就有干爹主持。请来公司负责人,工友们搓一顿,散些糖果,喜烟,一夜过去,就是合法夫妻了。

    我的娘一年生一胎,大的是女儿,二的是长把儿的。我的爹见到熟人就笑,或者在一起喝几杯。可是客人走后,自己叹气。娘就问你咋了?爹就低沉地说,有压力啊。工资太低,一百斤萝卜八十块,买不起啊。

    的确经济拮据,工资一月才十几块。娘专职看护孩子,没有工资的日子有些煎熬。正当发愁,我的爷爷赶着毛驴来了。爷爷说:我是来接孙女孙子回家。你们也回家吧。我知道国家刚解放,困难时期,建筑工程少,号召工人们回乡创业……回去吧,老家的沙坡地,随便开荒种萝卜,一百斤八十块啊……

    爹爹动心了,问娘的意思。娘果断地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