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中秋稻花香
9月19日是中秋节,早晨六点照例在闹钟声中醒来,起床吃药,然后梳洗收拾东西,半小时后吃了早饭,即大包小包出门了。地下车库格外寂静,只有自己的脚步声。车子拐上扬子江路后,给弟弟打了电话,嘱咐他们起床。七点十分,载上弟弟一家三口直奔槐泗高速入口,八点多就下了高速。到了老家的镇上,弟弟去买菜,我和弟媳小侄去超市买饮料和牛奶,然后去了趟镇上的叔叔家,再往真正意义的乡村飞奔。
因为过节,路上行人较少,加上道路狭窄,60-70码的车速彷佛比高速上的120码还快,弟弟一个劲说姐姐你慢点,姐姐你开车太猛了,我笑,不睬他,继续飞奔。路两边的稻田已经抽穗,空气中应该有稻花香,不过我们还真不知道稻花是什么香味。早黄豆已经成熟了,大部分已经被农民收回家,迟一点的青豆还枝繁叶茂,豆荚正在努力变得饱满。扁豆开着深紫的小花爬满了农家的院落,丝瓜的花虽然只剩零星的几朵,那抹鲜艳的嫩黄还是很抢眼。自家的院子里,母亲在院墙脚下栽了一排向日葵,我们到家的时候正是向日葵向阳的时候,高高矮矮的向日葵们害羞似地微微低着头,挺直了身子齐刷刷看着我们进门,貌似电视剧里演的一排害羞的宫女看着皇帝上朝。母亲很诧异:怎么这么早就到家了?母亲看来还是不习惯懒鬼们早起。
弟弟和母亲忙午饭,我则去婆婆家送礼。婆婆家距离我家十几里,一样的乡村,却是不一样的布局。那里的村落没有经过规划,不是一排排格局统一的青砖房,而是一个个地基垒得很高的村落,零零散散地散落在道路边、小河旁、田野里。在那人二婶的指挥下,我好不容易拐过一条狭窄的小沟,沿着十八弯的小路将车开进了村子里。还没到婆婆家,就听见嘻嘻哈哈的说笑声,进门一看,才知道小叔一家已经回来了,还有两个乡邻在家里聊天。本来没打算在婆家吃饭,但看婆婆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不忍拂其好意,便决定饭后再回母亲那里。虽然那人和小人没能回来,但是我和小叔一家嬉笑打闹,公婆的这个中秋节还是别样开心。
下午弟弟一家回扬州了,我留在乡下陪母亲。吃了晚饭,洗过澡,月亮已上柳梢头。月光洒在田野里,落在小院中,孤清,冷寂,间或有拜月的鞭炮声惊扰乡村的安宁。风儿微微的,有秋天的凉爽和乡土的气息。曾经,别说是中秋,就是平日里村庄也是热闹的,那时候村里人还较多,父亲还健康,仅仅一个吃晚饭的时间,就会有好几个邻居捧着饭碗过来串门。夏天的下午,家里更是门庭若市,四乡八镇总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找父亲求医。追溯到小时候的中秋,就更加热闹非凡了。晚上的村庄,风中传递的都是芝麻烧饼的香味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小伙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跑东家,串西家,“偷”人家门口八仙桌上的水喝,因为老人说喝了拜月的水碗里的水,就不尿床了。所以家家户户拜月的时候,都会特意舀几碗水放在供桌上,以便孩子们来“偷”。“偷”的时候要悄悄的,主人看见了也当没看见,否则说穿了就不灵了。那时候,村庄是热闹的,孩子是欢娱的,现在孩子们大了,老人们走了,村庄老了,乡村的中秋也沉默了!
晚上十点,月亮越过柳梢头,斜斜地挂在小院的东南方,月光更加皎洁。站在院子门口向西南方向望去,隐隐能见白色的墓冢。不知道那个世界能否看到月亮,不知道祖父和父亲此刻是不是也在那个方向看着家,看着我!这一刻,我突然发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读来竟是如此感伤!清风拂过,似乎闻到了芝麻香。儿时的中秋,到了下午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催父亲做芝麻馅的团圆饼,父亲总是用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来冲淡我们的馋瘾,非得等到四五点钟才动手和面,研磨芝麻,我烧火,弟弟观看,第一锅出来,我们必须一人先尝一只,那种香味至今不忘,弟弟总是一边吃一边跟父亲说多做点,我一人就能吃两锅呢,父亲就笑他馋猫一只,嘴大喉咙小。后来副食品花样繁多,这样的吃食渐渐退出了中秋的舞台。直到后来有了小人,父亲又做过几次,但是小人对此兴趣不大,父亲也就不再做了。父亲去世后,小人才想起外公曾经在中秋给她做过芝麻馅的团圆饼。可惜饼再香,做饼的人已经不在!如今小人在加拿大给我发“中秋快乐”的信息时,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童年的中秋,外公特意给她做的团圆饼,还记不记得那个香彻了我们母女两代人童年的香味!
转朱阁,低绮户,月亮西移,夜色渐深,除了墙角有秋虫的唧唧声,四周再无其它声响。寂静中秋月,露冷稻花香。此时,整个村庄已经睡得很香了。
2013.9.21 于扬州
因为过节,路上行人较少,加上道路狭窄,60-70码的车速彷佛比高速上的120码还快,弟弟一个劲说姐姐你慢点,姐姐你开车太猛了,我笑,不睬他,继续飞奔。路两边的稻田已经抽穗,空气中应该有稻花香,不过我们还真不知道稻花是什么香味。早黄豆已经成熟了,大部分已经被农民收回家,迟一点的青豆还枝繁叶茂,豆荚正在努力变得饱满。扁豆开着深紫的小花爬满了农家的院落,丝瓜的花虽然只剩零星的几朵,那抹鲜艳的嫩黄还是很抢眼。自家的院子里,母亲在院墙脚下栽了一排向日葵,我们到家的时候正是向日葵向阳的时候,高高矮矮的向日葵们害羞似地微微低着头,挺直了身子齐刷刷看着我们进门,貌似电视剧里演的一排害羞的宫女看着皇帝上朝。母亲很诧异:怎么这么早就到家了?母亲看来还是不习惯懒鬼们早起。
弟弟和母亲忙午饭,我则去婆婆家送礼。婆婆家距离我家十几里,一样的乡村,却是不一样的布局。那里的村落没有经过规划,不是一排排格局统一的青砖房,而是一个个地基垒得很高的村落,零零散散地散落在道路边、小河旁、田野里。在那人二婶的指挥下,我好不容易拐过一条狭窄的小沟,沿着十八弯的小路将车开进了村子里。还没到婆婆家,就听见嘻嘻哈哈的说笑声,进门一看,才知道小叔一家已经回来了,还有两个乡邻在家里聊天。本来没打算在婆家吃饭,但看婆婆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不忍拂其好意,便决定饭后再回母亲那里。虽然那人和小人没能回来,但是我和小叔一家嬉笑打闹,公婆的这个中秋节还是别样开心。
下午弟弟一家回扬州了,我留在乡下陪母亲。吃了晚饭,洗过澡,月亮已上柳梢头。月光洒在田野里,落在小院中,孤清,冷寂,间或有拜月的鞭炮声惊扰乡村的安宁。风儿微微的,有秋天的凉爽和乡土的气息。曾经,别说是中秋,就是平日里村庄也是热闹的,那时候村里人还较多,父亲还健康,仅仅一个吃晚饭的时间,就会有好几个邻居捧着饭碗过来串门。夏天的下午,家里更是门庭若市,四乡八镇总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找父亲求医。追溯到小时候的中秋,就更加热闹非凡了。晚上的村庄,风中传递的都是芝麻烧饼的香味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小伙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跑东家,串西家,“偷”人家门口八仙桌上的水喝,因为老人说喝了拜月的水碗里的水,就不尿床了。所以家家户户拜月的时候,都会特意舀几碗水放在供桌上,以便孩子们来“偷”。“偷”的时候要悄悄的,主人看见了也当没看见,否则说穿了就不灵了。那时候,村庄是热闹的,孩子是欢娱的,现在孩子们大了,老人们走了,村庄老了,乡村的中秋也沉默了!
晚上十点,月亮越过柳梢头,斜斜地挂在小院的东南方,月光更加皎洁。站在院子门口向西南方向望去,隐隐能见白色的墓冢。不知道那个世界能否看到月亮,不知道祖父和父亲此刻是不是也在那个方向看着家,看着我!这一刻,我突然发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读来竟是如此感伤!清风拂过,似乎闻到了芝麻香。儿时的中秋,到了下午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催父亲做芝麻馅的团圆饼,父亲总是用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来冲淡我们的馋瘾,非得等到四五点钟才动手和面,研磨芝麻,我烧火,弟弟观看,第一锅出来,我们必须一人先尝一只,那种香味至今不忘,弟弟总是一边吃一边跟父亲说多做点,我一人就能吃两锅呢,父亲就笑他馋猫一只,嘴大喉咙小。后来副食品花样繁多,这样的吃食渐渐退出了中秋的舞台。直到后来有了小人,父亲又做过几次,但是小人对此兴趣不大,父亲也就不再做了。父亲去世后,小人才想起外公曾经在中秋给她做过芝麻馅的团圆饼。可惜饼再香,做饼的人已经不在!如今小人在加拿大给我发“中秋快乐”的信息时,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童年的中秋,外公特意给她做的团圆饼,还记不记得那个香彻了我们母女两代人童年的香味!
转朱阁,低绮户,月亮西移,夜色渐深,除了墙角有秋虫的唧唧声,四周再无其它声响。寂静中秋月,露冷稻花香。此时,整个村庄已经睡得很香了。
2013.9.21 于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