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篇  一眼看穿我们是什么人
    深度游一下。

    早上起来就搭乘地铁赶往常德公寓,张爱玲女士租住过的地方,我并不确定那里是否开放,拐了两个路口,直走过去就差不多了。我看见个女警员,长的脸型很爷们,方方正正,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原因,发自内心的爱上了她,我上前忙搭讪只为听听人家的声音,随便询问道:

    “常德路195号怎么走啊,亲?”

    那女交警朝前一指,脆声说道:“就在前面,张爱玲故居。”

    不愧是交警,不但路清而且心明,一眼看穿我们是什么人?我不能给人家添乱,走吧。

    我们在说笑中抬头已走过了那公寓,忙刹住脚步倒回几步。我开小差分心了。

    一栋普通楼房**裸地紧窗密门摆在人行道旁,看不出太特别,也看不出哪个国家的风格,有些东西需要时再查询也不迟,设必要什么都往脑袋里装,别累着我的小神经。

    住房与作家风格到底有没有关系?我的言论是:有!

    租房与非租房本身就不是同一个安全品种,心理活动的波动频率也会相异。想起堂吉诃德,那塞万提斯也不过是给自己凄苦的身世找个知己罢了。张爱玲是一个善待自己的人,我非常尊重她。人类究竟哪个是真实的自己?对写作者而言,文字表达出的背后思想应是最真实的。对于警察而言,开枪打人也许是最需要的职业尊严。各行有各行的笑声吧。

    接下来坐公交车去鲁迅故居,有想不到的上海风情画等待着捕捉。

    公交车上,上海的一大特色:中老年人在坐公交车,中老年人在下饭馆吃中午饭,30岁的都少见,有图为证。

    “今天星期几?”我一路上都在问这个。

    坐过了站点,谁知道歪打正着刚好是鲁迅公园,倍感走错路是见证美好风景的机会。带着对张爱玲故居无法对外开放的遗憾。我一看到鲁迅的雕塑倍感亲近。纪念馆的资料很多,与其他人来往的很多珍贵物品也展示得很清晰,但我更想看看鲁老与羽太信子的来往物件,可是一根头发丝都没有。

    “唉,我们总是对人生经历的事要分出是与非,好与坏。”

    “走吧,故居还没找到呢?”

    兜了几个圈子,来到了鲁迅墓地。鲁老在上海去世的。占地不算少,上去十多个大台阶,安静简洁,在一好大块平地上高出了十多个厘米的大双人床大小的平台,就是鲁老的石棺了,有两捧鲜花摆放着。旁边有两个老阿姨盯着我看,又不像休闲的大妈。我上前问道:

    “您是鲁迅的亲戚?”

    她们起身道:“走啦,走啦。”

    (201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