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萍针织行
小萍嫁到这个巷子里的时候,巷子里的男人有点愤愤不平了,凭他小忠怎么娶了这么个漂亮的媳妇! 眼睛双眼叠箍(双眼皮),水汪汪的,黑是黑,白是白。典型的鹅蛋脸,白里透红,嫩的可以掐出水来。最是那弱不经风的身段,立在那里让人想起林黛玉,心生怜爱。堂房几个妯娌凭她再怎么再会打扮,也都比下去了。好菜让猪给拱了!人们背后这样嚼舌头。熏烧摊上的猪头,新媳妇新奇之后,在这个巷子里来来回回的混熟脸的时候,人们的不平之意才略减了些,走路略有点颠,是小儿麻痹落下的病症。
据说小忠四五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活蹦乱跳健康的小男孩。当时正在砌新屋,一家临时寄宿在一个旧庙里。有人说是冒犯了神灵,其实在当时医疗水平不够,打错了针。在一次高烧之后,下肢瘫痪了,所以小忠的婚事成了他父母的一个心病,四处托人给说合个媳妇。有缘千里来相会。只是见了一面,媒人就撂到墙外了。小忠对小萍是一万个满意。小忠父母更是怕未煮熟的鸭子会飞,左一个小萍,又一个乖乖,封了一个大大的见面礼。婆婆更是赶着说:“你到我家来,不要你洗,不要你烧。饭捧到手上,水端到脚下。”气得未出门的小姑在家摔碗掼盆,这还没结婚呢,就把我当泼出去的水了。
小忠打动小萍的是小忠的那一本一本的工笔画和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话不多,但笑容明亮,让小萍觉得很温暖很实在。小忠除了坐在轮椅上外,可是标准的帅小伙子,面如冠玉,浓眉大眼。这就是缘分,两个孩子就这样在一起了。
原以为是聋子的耳朵。不出一年,闷声瞎气的,小萍生了个大胖小子。公公婆婆跑路劲抖抖的,说话更是中气十足,巷头说话,巷尾都能听到,红蛋更是挨家散。
虽说是婆婆带谅个媳妇,时间久了,牙齿和舌头也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更何况连买卫生纸都要和婆婆拿钱。有了小把戏,小家庭的开支更多了。有时候婆婆心情不好,脸变长些,孩子气的小姑把侄儿喝的牛奶也冲杯喝喝,小萍脸上挂不住了,用钱很不活便。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她决计去学门手艺,去和人家学针织技术。
这家针织行巴不得有人来学徒。现在人图快活,宁愿站个门店,做个酒店服务员,到时拿工资,不劳神。这个靠臂膀力气来回拉动机器针织技术活,没有人愿意学。老板娘一开始还怕小萍吃不来苦,像个画上的美人儿,风一吹都怕刮倒,答应试用一天。一天下来,小萍竟然织了一片正身,一片袖子。老板娘当即拍板,收她为学徒,学徒一年期满,才能出师。
小萍可是个聪明伶俐的人。不到三个月,针织衫的大抵编织情形她已摸会,就是上衣领和缝袖子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老板娘都还背着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怕小萍像前几个徒弟一样,才学个八脚毛,学徒期末满就另立门户了。小萍兢兢业业地跟着师傅后面做,师傅带晚她带晚。寒冬腊月最忙的时候,小萍更是陪师傅到深夜。半年下来,师傅有意无意的把她的全部技能都教给了小萍。“这孩子没嘴没面的,不多话,见人一脸笑,是个做手艺的料。”师傅后来逢人便说。
来年春天闲下来,师傅夫妻要回家乡四川了,家里孩子大了,也不打算出来了。“小萍,你把这店盘下来吧。”师傅对小萍说。
“我能吗?”小萍尽管百十次地想,但还是心里没底,有点儿不自信。
“有什么不行的呢,小萍。难道你想打一辈子工?我这个针织行是个热窝子。一个冬天下来了,你也看到这个生意的好坏。转给别人我还舍不得,转给你我千万个放心。明天和我出趟门。”师傅第二天带她出了差,去外地的毛线市场,把她介绍给经营毛线的经销商。教小萍怎么去识别羊毛线,羊绒和貂绒。“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对小萍说:“还有三个月房租到期,房钱就算了,算是冬天你的辛苦钱。三台机器折旧算给你。”
小萍回家和公公婆婆说了,公公婆婆半天没言语,前期投入七七八八加起来两三万元哩,可不是个小数字!小姑今年忙着要出嫁,多少要有点陪嫁。“爸妈,当我借你们的!”小萍意志坚定对公公婆婆说:“小忠也没有事做,我们总不能靠你们一辈子。我们还小,还有双好手,正好开夫妻店。小忠在店里绕绕线,我织衣服,织好了他帮我褽烫,洗涤,我省得找小工。夫妻二人自食其力多好!”这句话戳中了公公婆婆的麻爪子,咬咬牙,拿出来积蓄。小姑子临出门了,倒体恤哥嫂了,没提反对意见。闷声大发财!没放鞭炮,没摆花篮,换了个门头,“小萍针织行”开业了。
这个门店选址在市里最大的菜市场附近,又靠着一所学校,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小萍嘴勤,眼勤,手勤。有时候有岁数大的来换个领,加个袖子,小萍都尽心尽力帮忙弄好,不像别的针织行眼高手低,这类活不接。焐过了淡季,这年的冬天特别冷,小萍的生意也就特别的好。小萍雇了两个季节工,专门织正身和袖子板块。小萍上领,缝肩,梭袖口。领要上的不高不低,袖子要不长不短,尤其肩不能斜,这要点技术。公公在家带小把戏,一日三餐送到店里。婆婆负责洗涤,挑绒。小忠负责绕线,褽烫。一家齐上阵,忙而不乱。第三年春天,一算账,投资的钱全回来了,还赚了不少。小姑也风风光光出嫁了。
夏天用蜡封针织机两个月,秋天开机才不会生锈。这两个月小萍也会去一些针织厂转转,逛逛商场,看看新式样,买针织书回来,琢磨怎么在款色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小忠对绘画极有天赋,小萍欣赏并支持小忠的兴趣爱好。小忠靠自学学会了烙画,即用烙铁在纸上烙烫,烫痕的深浅自成画体,别是一番风格。小忠的烙画经常被市残联拿到省里参展,屡次获奖。以前两人出行,是小萍推着小忠。现在是小忠开着电动四轮车载着小萍,有说有笑。
小把戏已经满地上跑了,姑姑姑爷回来的也勤,小把戏身上的衣服也是姑姑买得多。满五岁,小把戏就上了幼儿园。小萍和小忠只念了初小,上学的不易与艰辛让他们到底感到有点遗憾!小把戏第一天关幼儿园没哭,第二天还没明白过来,第三天走在半路赖地上不肯去了。“惯儿不惯学。”凭他怎么哭闹,小萍还是狠心把儿子送去。十头八天,小把戏服头了。早上上学欢欣雀跃,学校的小朋友都多呀!比在家里玩线团好玩多了。
女人到婆家旺不旺夫看五年。这五年,小萍硬是给这家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其实倒不是女人旺不旺夫,勤劳持家会过日子的女人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据说小忠四五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活蹦乱跳健康的小男孩。当时正在砌新屋,一家临时寄宿在一个旧庙里。有人说是冒犯了神灵,其实在当时医疗水平不够,打错了针。在一次高烧之后,下肢瘫痪了,所以小忠的婚事成了他父母的一个心病,四处托人给说合个媳妇。有缘千里来相会。只是见了一面,媒人就撂到墙外了。小忠对小萍是一万个满意。小忠父母更是怕未煮熟的鸭子会飞,左一个小萍,又一个乖乖,封了一个大大的见面礼。婆婆更是赶着说:“你到我家来,不要你洗,不要你烧。饭捧到手上,水端到脚下。”气得未出门的小姑在家摔碗掼盆,这还没结婚呢,就把我当泼出去的水了。
小忠打动小萍的是小忠的那一本一本的工笔画和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话不多,但笑容明亮,让小萍觉得很温暖很实在。小忠除了坐在轮椅上外,可是标准的帅小伙子,面如冠玉,浓眉大眼。这就是缘分,两个孩子就这样在一起了。
原以为是聋子的耳朵。不出一年,闷声瞎气的,小萍生了个大胖小子。公公婆婆跑路劲抖抖的,说话更是中气十足,巷头说话,巷尾都能听到,红蛋更是挨家散。
虽说是婆婆带谅个媳妇,时间久了,牙齿和舌头也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更何况连买卫生纸都要和婆婆拿钱。有了小把戏,小家庭的开支更多了。有时候婆婆心情不好,脸变长些,孩子气的小姑把侄儿喝的牛奶也冲杯喝喝,小萍脸上挂不住了,用钱很不活便。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她决计去学门手艺,去和人家学针织技术。
这家针织行巴不得有人来学徒。现在人图快活,宁愿站个门店,做个酒店服务员,到时拿工资,不劳神。这个靠臂膀力气来回拉动机器针织技术活,没有人愿意学。老板娘一开始还怕小萍吃不来苦,像个画上的美人儿,风一吹都怕刮倒,答应试用一天。一天下来,小萍竟然织了一片正身,一片袖子。老板娘当即拍板,收她为学徒,学徒一年期满,才能出师。
小萍可是个聪明伶俐的人。不到三个月,针织衫的大抵编织情形她已摸会,就是上衣领和缝袖子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老板娘都还背着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怕小萍像前几个徒弟一样,才学个八脚毛,学徒期末满就另立门户了。小萍兢兢业业地跟着师傅后面做,师傅带晚她带晚。寒冬腊月最忙的时候,小萍更是陪师傅到深夜。半年下来,师傅有意无意的把她的全部技能都教给了小萍。“这孩子没嘴没面的,不多话,见人一脸笑,是个做手艺的料。”师傅后来逢人便说。
来年春天闲下来,师傅夫妻要回家乡四川了,家里孩子大了,也不打算出来了。“小萍,你把这店盘下来吧。”师傅对小萍说。
“我能吗?”小萍尽管百十次地想,但还是心里没底,有点儿不自信。
“有什么不行的呢,小萍。难道你想打一辈子工?我这个针织行是个热窝子。一个冬天下来了,你也看到这个生意的好坏。转给别人我还舍不得,转给你我千万个放心。明天和我出趟门。”师傅第二天带她出了差,去外地的毛线市场,把她介绍给经营毛线的经销商。教小萍怎么去识别羊毛线,羊绒和貂绒。“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对小萍说:“还有三个月房租到期,房钱就算了,算是冬天你的辛苦钱。三台机器折旧算给你。”
小萍回家和公公婆婆说了,公公婆婆半天没言语,前期投入七七八八加起来两三万元哩,可不是个小数字!小姑今年忙着要出嫁,多少要有点陪嫁。“爸妈,当我借你们的!”小萍意志坚定对公公婆婆说:“小忠也没有事做,我们总不能靠你们一辈子。我们还小,还有双好手,正好开夫妻店。小忠在店里绕绕线,我织衣服,织好了他帮我褽烫,洗涤,我省得找小工。夫妻二人自食其力多好!”这句话戳中了公公婆婆的麻爪子,咬咬牙,拿出来积蓄。小姑子临出门了,倒体恤哥嫂了,没提反对意见。闷声大发财!没放鞭炮,没摆花篮,换了个门头,“小萍针织行”开业了。
这个门店选址在市里最大的菜市场附近,又靠着一所学校,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小萍嘴勤,眼勤,手勤。有时候有岁数大的来换个领,加个袖子,小萍都尽心尽力帮忙弄好,不像别的针织行眼高手低,这类活不接。焐过了淡季,这年的冬天特别冷,小萍的生意也就特别的好。小萍雇了两个季节工,专门织正身和袖子板块。小萍上领,缝肩,梭袖口。领要上的不高不低,袖子要不长不短,尤其肩不能斜,这要点技术。公公在家带小把戏,一日三餐送到店里。婆婆负责洗涤,挑绒。小忠负责绕线,褽烫。一家齐上阵,忙而不乱。第三年春天,一算账,投资的钱全回来了,还赚了不少。小姑也风风光光出嫁了。
夏天用蜡封针织机两个月,秋天开机才不会生锈。这两个月小萍也会去一些针织厂转转,逛逛商场,看看新式样,买针织书回来,琢磨怎么在款色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小忠对绘画极有天赋,小萍欣赏并支持小忠的兴趣爱好。小忠靠自学学会了烙画,即用烙铁在纸上烙烫,烫痕的深浅自成画体,别是一番风格。小忠的烙画经常被市残联拿到省里参展,屡次获奖。以前两人出行,是小萍推着小忠。现在是小忠开着电动四轮车载着小萍,有说有笑。
小把戏已经满地上跑了,姑姑姑爷回来的也勤,小把戏身上的衣服也是姑姑买得多。满五岁,小把戏就上了幼儿园。小萍和小忠只念了初小,上学的不易与艰辛让他们到底感到有点遗憾!小把戏第一天关幼儿园没哭,第二天还没明白过来,第三天走在半路赖地上不肯去了。“惯儿不惯学。”凭他怎么哭闹,小萍还是狠心把儿子送去。十头八天,小把戏服头了。早上上学欢欣雀跃,学校的小朋友都多呀!比在家里玩线团好玩多了。
女人到婆家旺不旺夫看五年。这五年,小萍硬是给这家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其实倒不是女人旺不旺夫,勤劳持家会过日子的女人本身就是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