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
麦收
我们这里没有麦客之说。预备着割麦子了,大人们前一天晚上把磨刀砖固定在长凳上,八九把镰刀磨得亮霍霍的,刀锋可以照出人脸的影子来。为了不让小孩踫着,放在铺满陈年稻草的竹篮子里。粽子早就是预备着裹好了,用袋子装点糖,白粽子醮糖,是我们这一带的歇后语:既想吃棕子,又想醮糖——尽想讨巧的好事。家底殷实的,未吃完的腊肉,放在堂屋的屋梁上风干,虽然巳经微黄,切成丁,和糯米拌匀,裹在粽络里,很是有个咸肉香。还有简单点的,在粥锅子下入烫饼子,一种碎米面,揉成团,压成饼,放在粥锅里,这烫饼子,不粘牙,很有咬嚼。这两样东西当早茶,午饭即使迟点,最熬饿了。我们村组的农田是要到村西头八组,坐摆渡,到对河的卸甲乡东风组去耕种的。割麦了,村组的水泥船轮流使用,把割好的麦运到打麦场上。平时关系不错,田头靠田头的几户人家,大人们相约着换工。而我们,丫头小子们,大人们舍不得我们割麦,也怕磨洋工。做饭,送晚茶,就成了我们的任务。
找摸着个大好天,开镰了!大清早,麦穗上的露珠还未收干,大人们在田头齐刷刷地一字排开,自成方阵。饱满的,沉甸甸的麦穗,人们搂它入怀,一镰下去,就是一堆麦把。麦浪翻滚,“嚓嚓嚓”!只听到人们排山倒海似的镰刀的收割声,因向后拖赖着身子,偶尔夹杂着裤子裤裆撕裂的“噗嗤”声。人们笑起来了,小媳妇,小大娘趁着这起子欢笑,把憋了好一会子的气偷偷放空,年轻后生则是大鸣大放。人们欢笑着,相互戏谑,闲谈着组里的趣闻故事,手上的镰刀却没有停下来。偶尔有个刀把式搭浆的,左右两边的人,一人带一镰,让其始终能赶上趟,保持步调一致。家里的男劳力跟在收割队伍的后面,在每一堆麦把里抽出一把麦杆,分成两缕,把有麦穗的两头扎一个结,扎成草幺子,旋即把麦把捆起来。用两根麻绳,相距一根扁担的长度,摆放成井字形,平铺在地里,一边十几二十个麦把,码好,扁担挑了,口里喊着号子,走过长长的田埂,堆放在田头。
中午,太阳格炸炸地像是下火。大人们回家拿饭,用两个大的栁筐挑了,丫头小子们也是哐哐当当地提着早就泡好的大梗子的茶叶水,或者也是用个小挂勾扁担,歪吱歪吱地担着麻油馓子,烧饼,碗筷,跟在足下生风的大人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追赶。摆渡口站满了人,渡船刚好到对岸,大人孩子趁势歇一歇,抹一抹汗。狗有时候也欺负人,有大人在,一般不敢追赶着叫。弟弟到现在还怕狗,是因为一次我们姐弟俩过河去地里给父亲送饭,对岸庄上的狗一直追着他叫,咬拽他的裤脚。弟弟把手里的汤锅和饭盆往地上一扔,直蹓!
成片的麦田割干净了,大人安排丫头小子田里走一遍,拾麦穗,尽量做到颗粒归仓,可我们又怎么能拾得干净?麸皮㘯痒似的打马虎眼。父亲把空下来的水泥船,在河岸边打上木桩,用麻绳系好船,开始把田头码好的麦垛,又往河边的水泥船上挑。船吃水好像是要没了船帮,我们躺在中舱的麦垛上,父亲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开始撑船。船悠悠地前行,两边的芦苇掠过脸颊,抽一根芦苇管子,抹去中心的嫩芽,放在嘴里吹,“呜——”。碧蓝的天空,云朵不停地变换图形。凉风习习,吹走了一天的躁热,身上也不刺挠挠的了。冷茶叶水见底了,只剩下干巴涩噎的粽子或者烧饼。
各家的打麦场是几天前就用石碾子碾过了,洒了两三遍草木灰,不至于打麦,堆草堆时,底部受潮。“拱老虎”,轮到哪家脱粒,就把一个大倒斗似的脱粒机拖到自家的麦场,解开草幺子,投到“老虎”嘴里,“嗡”的一声,麦粒与麦秆分离,旁边的人就拿着草叉子划草,抖落夹在麦秆里的麦粒,另一个人把划拉出来的草,捆成把,堆草堆。麦秆不同于稻草,滑!摩擦力不大,所以草堆堆得漂亮不漂亮,显示出一个家里的男劳力是不是种田的一把好手。而父亲被人轮留着约去堆草堆,因为父亲做事不惜力,草堆堆一半,往往还要有一个人站在草堆上接,而父亲,拿着叉子,把草把子想扔哪,就扔哪,草堆垒得方方正正。
因我们村组靠近粮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扬麦晒麦比别的村组作场大得多。起大风了,拿木锨迎着个风,草芫子,小草的种子,就和麦粒分离了出来。把麦子倒在粮站的水泥地上,用个竹扫帚不停地掠扫去麦芒碎草。麦子晒干了,准备过秤了,归仓了!人们又忙着做秧池,预备着栽秧了。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四夏”大忙。麦收,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我许多农具名称都已记不清了。久居小城,我竟已不知,农村已经是大夏天了,麦子已经收割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仍让我深深地缅怀人们对土地,对丰收的敬畏之心。
我们这里没有麦客之说。预备着割麦子了,大人们前一天晚上把磨刀砖固定在长凳上,八九把镰刀磨得亮霍霍的,刀锋可以照出人脸的影子来。为了不让小孩踫着,放在铺满陈年稻草的竹篮子里。粽子早就是预备着裹好了,用袋子装点糖,白粽子醮糖,是我们这一带的歇后语:既想吃棕子,又想醮糖——尽想讨巧的好事。家底殷实的,未吃完的腊肉,放在堂屋的屋梁上风干,虽然巳经微黄,切成丁,和糯米拌匀,裹在粽络里,很是有个咸肉香。还有简单点的,在粥锅子下入烫饼子,一种碎米面,揉成团,压成饼,放在粥锅里,这烫饼子,不粘牙,很有咬嚼。这两样东西当早茶,午饭即使迟点,最熬饿了。我们村组的农田是要到村西头八组,坐摆渡,到对河的卸甲乡东风组去耕种的。割麦了,村组的水泥船轮流使用,把割好的麦运到打麦场上。平时关系不错,田头靠田头的几户人家,大人们相约着换工。而我们,丫头小子们,大人们舍不得我们割麦,也怕磨洋工。做饭,送晚茶,就成了我们的任务。
找摸着个大好天,开镰了!大清早,麦穗上的露珠还未收干,大人们在田头齐刷刷地一字排开,自成方阵。饱满的,沉甸甸的麦穗,人们搂它入怀,一镰下去,就是一堆麦把。麦浪翻滚,“嚓嚓嚓”!只听到人们排山倒海似的镰刀的收割声,因向后拖赖着身子,偶尔夹杂着裤子裤裆撕裂的“噗嗤”声。人们笑起来了,小媳妇,小大娘趁着这起子欢笑,把憋了好一会子的气偷偷放空,年轻后生则是大鸣大放。人们欢笑着,相互戏谑,闲谈着组里的趣闻故事,手上的镰刀却没有停下来。偶尔有个刀把式搭浆的,左右两边的人,一人带一镰,让其始终能赶上趟,保持步调一致。家里的男劳力跟在收割队伍的后面,在每一堆麦把里抽出一把麦杆,分成两缕,把有麦穗的两头扎一个结,扎成草幺子,旋即把麦把捆起来。用两根麻绳,相距一根扁担的长度,摆放成井字形,平铺在地里,一边十几二十个麦把,码好,扁担挑了,口里喊着号子,走过长长的田埂,堆放在田头。
中午,太阳格炸炸地像是下火。大人们回家拿饭,用两个大的栁筐挑了,丫头小子们也是哐哐当当地提着早就泡好的大梗子的茶叶水,或者也是用个小挂勾扁担,歪吱歪吱地担着麻油馓子,烧饼,碗筷,跟在足下生风的大人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追赶。摆渡口站满了人,渡船刚好到对岸,大人孩子趁势歇一歇,抹一抹汗。狗有时候也欺负人,有大人在,一般不敢追赶着叫。弟弟到现在还怕狗,是因为一次我们姐弟俩过河去地里给父亲送饭,对岸庄上的狗一直追着他叫,咬拽他的裤脚。弟弟把手里的汤锅和饭盆往地上一扔,直蹓!
成片的麦田割干净了,大人安排丫头小子田里走一遍,拾麦穗,尽量做到颗粒归仓,可我们又怎么能拾得干净?麸皮㘯痒似的打马虎眼。父亲把空下来的水泥船,在河岸边打上木桩,用麻绳系好船,开始把田头码好的麦垛,又往河边的水泥船上挑。船吃水好像是要没了船帮,我们躺在中舱的麦垛上,父亲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开始撑船。船悠悠地前行,两边的芦苇掠过脸颊,抽一根芦苇管子,抹去中心的嫩芽,放在嘴里吹,“呜——”。碧蓝的天空,云朵不停地变换图形。凉风习习,吹走了一天的躁热,身上也不刺挠挠的了。冷茶叶水见底了,只剩下干巴涩噎的粽子或者烧饼。
各家的打麦场是几天前就用石碾子碾过了,洒了两三遍草木灰,不至于打麦,堆草堆时,底部受潮。“拱老虎”,轮到哪家脱粒,就把一个大倒斗似的脱粒机拖到自家的麦场,解开草幺子,投到“老虎”嘴里,“嗡”的一声,麦粒与麦秆分离,旁边的人就拿着草叉子划草,抖落夹在麦秆里的麦粒,另一个人把划拉出来的草,捆成把,堆草堆。麦秆不同于稻草,滑!摩擦力不大,所以草堆堆得漂亮不漂亮,显示出一个家里的男劳力是不是种田的一把好手。而父亲被人轮留着约去堆草堆,因为父亲做事不惜力,草堆堆一半,往往还要有一个人站在草堆上接,而父亲,拿着叉子,把草把子想扔哪,就扔哪,草堆垒得方方正正。
因我们村组靠近粮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扬麦晒麦比别的村组作场大得多。起大风了,拿木锨迎着个风,草芫子,小草的种子,就和麦粒分离了出来。把麦子倒在粮站的水泥地上,用个竹扫帚不停地掠扫去麦芒碎草。麦子晒干了,准备过秤了,归仓了!人们又忙着做秧池,预备着栽秧了。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四夏”大忙。麦收,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我许多农具名称都已记不清了。久居小城,我竟已不知,农村已经是大夏天了,麦子已经收割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仍让我深深地缅怀人们对土地,对丰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