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奖学金买米
    山上的夜晚十分沉静,赵古崽扑在床上,双手紧握拳,边锤打床板边大声呼喊,如同狼哭鬼嚎,发出一阵阵凄惨的喊叫声,在夜空中回荡。山谷传来回音:“孩子他妈,孩子他妈,你在哪里……”

    赵古崽哭晕过去后,赵大海和冯队长把人抬到床上去,又给他盖上被子。赵大海说:“我们俩把全寨子的人都喊起来,你带人从东往西去找,我带人从西找去。请大家齐心协力,一定把人找回来!”

    冯富贵拿着手电筒来到东山,边吹哨子边大声喊:“各位父老乡亲,请大家赶快起来!寨子里丢了人,都起来去找赵大妈!”

    赵大海回家拿了一面铜锣,在寨子里边敲锣边大声喊道:“赵大妈丢了,请大家赶快起床,随同我从西寨子往东寨子找去!”

    两人在寨子里把人喊起来后,带着人同时来到赵古家,这时天已经大亮了。陆续有人来,他们回报说:“赵书记,我们从东去西寨子,挨家挨户找,把整个寨子都搜了一遍,我们没有找到赵大妈!”

    “冯队长,你带人去东山,指导员带人去南山,盘大长带人去北山,我带人去西山,那怕是把山都搜遍,也要把人找回来!”

    中午,赵大海带着人来到赵古崽家里坐下,派出去另外三人也随着回来,他们回报的情况与自己是一样的。心想,我们把东南西北的山也搜寻了个遍,依然没有找到赵大妈,难道她是去了山外吗?走到冯队长身边坐下,认真地说:“冯队长,队里还有多少粮食?”

    “还有十来担没拨的玉米,全寨子的人能吃两天。”

    “你派队里的人去,把玉米全部跳来。从今天开始开集体餐,让大家吃饱后,扩大搜索范围继续寻找。你吩咐下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有哪个群找到了赵大妈,每人奖励二十斤玉米。”

    “留下这玉米是用来救命的,并且是公社书记的指示呀?”

    “现在就是为了救命,书记怪罪下来,由我承担!”

    寨子里的人听说有玉米奖励,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女,纷纷赶来赵古崽家,报名参加搜索队。吃了跑后,各人身上捆一把砍柴刀,手上还拿着长柄镰刀,大家结群出发,上山去寻找赵大妈。

    傍晚,个个精疲力竭,无精打采地走回来说:“赵书记,我们搜遍四周的山冲和悬崖,都没看到赵大妈的踪影,怎么办呀?”

    “大家别灰心!吃了晚饭后回去洗个澡,睡床上好好想一想,赵大妈有可能去哪里?明天早点起来,到这来吃早餐,继续去找!”赵大海对一群回来的人都这么重复说,然后让大家去领玉米吃。

    第三天傍晚,回来的人仍汇报没有找到赵大妈。赵大海自己也心灰意冷了,对大家说:“我们已经尽力了,现在看来只能是顾活不顾死。从明天开始,大家回生产队去做事,队里恢复正常生产。”

    赵大妈的大儿子赵大树,从小聪慧好学,小学毕业荣获全公社学习成绩第一。那年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五年,县教育局为了培养尖子生,提升高考升学率,在县城设立重点学校,把各公社学区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全部招到县一中去读书。赵大树成为首届重点中学的学生,也是荆竹公社第一个初中生,公社书记和大队书记前来道贺。

    赵大树进入县一中读书后,默默发誓考上大学,做荆竹公社第一个大学生。进校的第一轮考试,他还在年级排名倒数几名,初二二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名列年级第一,获得了一块钱奖学金。

    表彰大会结束后,他拿着这一块钱和一个蛇皮袋子去粮站。这天,买米的人排着长龙,好不容易才让自己到达窗口,把一块钱递给开票的阿姨,问道:“阿姨,一块钱能买多少米?给我开一块钱米。”

    阿姨抬头盯住赵大树一看,微微一笑说:“你读初中了吧?一角三分捌钱一斤的米,你自己算算,一块钱能买多少米呀?”

    赵大树眼珠一转,大声说:“阿姨,请您给我秤七斤三两米。”

    阿姨接过一块钱,又伸过手来说:“把购粮本或粮票给我。”

    “我没有购粮本,也没有粮票,能卖米给我吗?”

    阿姨再次仔细打量赵大树一番,看到他身穿镶边花纹衣服,头上虽没戴青色头布,但很明显是山上的瑶族同胞,料定他不懂得这些事。微笑说:“小朋友,这是国家的规定,没粮票就不能卖米给你。”

    赵大树正要退出窗口,开票的阿姨拉着说:“今天你很是幸运,我这有十斤粮票,半价卖给你,一角一斤,你给我一块钱!”

    “阿姨,我只有这一块钱,这是奖学金。”赵大树皱眉说。

    排在赵大树身后的妇女走上来,站到赵大树旁边,递给阿姨两块钱,大声说:“大姐,我给你两块钱,你把粮票卖给我……”

    阿姨瞪大眼睛盯住妇女,微笑说:“二块二钱一斤的粮票,还是排价。一块钱卖十斤给他,是鼓励孩子认真读书。你给多少钱我都不卖,我情愿白送。小朋友,那十块钱给我,给你开十斤米。”

    妇女的脸青一阵红一阵,没趣地离开了窗口。阿姨说后,把赵大树手上的钱扯了去,然后写好票递出来说:“你去秤米吧!”

    赵大树背着十斤米,高高兴兴地回到学校。又找来一个蛇皮袋装好衣服,挑着两个蛇皮袋子,急急忙忙向城西的公路走去乘车。

    刚走到公路旁,一辆解放碑汽车停在他旁边,司机伸出脑袋来大声说:“小个螺丝,你是回荆竹寨吗?快过,我们捎你回去!”

    赵大树急忙跑过去,把两个蛇皮丢进车厢,正要爬上车厢去时,司机又说:“这路又弯又陡,坐车厢不安全,上驾驶室来吧!”

    赵大树往前面一看,高兴地说:“师傅,你认识我吗?”

    “你全公社考试第一,谁不认识你?”

    “我记起来了,您是第一天我父子俩下来的师傅,那天不是遇上您,荆竹离县城有六七十里地,不知要走多久,感谢师傅!”

    “不用谢,不就是搭个顺风车嘛!小个螺丝,你记住啦!我们每周一、周五都有车下去买菜,只要你在路边等就行!”

    车子在横躺在半山腰的弯曲道路上飞驰,如同天马行空,又似穿云驾雾,行驶三个多小时才到达荆竹寨。赵大树说:“蒋师傅,绕过前面那个弯,从那岔路口上去就是我家,麻烦您停一下车。”

    司机看到这孩子说话的声音清脆而甜美,温和而又文雅,还老实巴交。一路上与自己有说有笑,打破了个人开车的寂寞,笑呵呵地说:“好的!幸好有你这小个螺丝伴随,我们很快就上来了。”

    车子停在羊肠小道的岔路口,赵大树从驾驶室爬去车厢,把装衣服的蛇皮袋丢下去,拿着装米的袋子背下车,朝驾驶室深深鞠了三个躬后,站直身子大声说:“感谢师傅!祝你一路平安!”

    赵大树挑着蛇皮袋走到家门口,夜幕已经降临,家里仍然冷冷清清。平日里的这个时候,弟弟总是独自在门口玩耍。看到自己回来,会大声喊叫地扑上来,然后叽叽喳喳说过不停,还会抢过书包背在自己身上,蹦蹦跳跳地走进房屋去。妹妹听到弟弟喊哥哥的声音,也会笑嘻嘻地跑出来,拉着自己的手向前走。今天,没有看见这两姐弟的踪影,屋里也没点灯,还是一团漆黑。独自走进厅屋,大声喊道:“旺财弟弟,小妹,你哥哥我回来了!你们怎么还不点灯呀?”

    房子里仍然静无声息,没有人答理自己。放下蛇皮袋走进火房,看到炉灶里有零星的火花,姐弟俩又没在火房,感到十分惊讶。心想,这个时候家里人都应该回来了,怎么没人在家呢?他们是走亲戚去了吗?提高嗓门大声喊:“弟弟,小妹,有人在家里吗?”

    话音刚落,赵小妹从父亲的卧室跑出来,一把扑在赵大树的怀里,伤心地哭泣着说:“哥哥,妈妈不见了,爹爹也躺在床上……”

    “弟弟呢?”

    “弟弟吃了有毒的菌子,现在与爹爹都睡在床上。”

    赵大树用力推开赵小妹,匆匆忙忙向卧室跑去。看到父亲脸色乌黑,眼睛深凹进去,紧锁眉头,咬紧牙关,一只手扶在床架上,艰难地站在床前。他大步跑过去扶着父亲,安慰说:“爹爹,你别着急!你躲到床上去休息,找妈妈的任务交给我,一定把她找回来!”

    赵大树把父亲扶上床后,转身就要往外面走。赵古崽一把拉住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不急,你也别急着!全寨子的人找了三天一夜,把周围的山都搜了个遍,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差这么一晚,你刚刚回来,今晚好好休息,想想明天去那儿找你妈妈。”

    父亲拉住自己的手时,双手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转过去看见父亲消瘦如材,弱不禁风,不忍心违背父亲意愿。强装微笑说:“今晚不去,我是出去煮饭给吃,你休息一会,煮熟了喊你!”

    赵大树煮熟饭菜后,给父亲端来一碗满满的,热气腾腾的,香喷喷的饭进来,守在父亲身边看着他吃,还告诉父亲自己考试得了第一名,拿到了一块钱奖学金。去买米时,粮站的阿姨宁愿白送粮票,还倒贴卖米的钱,也不情愿把粮票卖给那个妇人。赵古崽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笑着说:“你遇上了贵人,读书出来也别忘记忘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