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江桥大战
    李海青率队夜袭日军军火库后,部队士气和战斗力大增。海青下令所有人马继续星夜兼程,他自己则亲带新增的五百多匹战马,总计一千人多的马队一路先行,经一昼夜急行军,终于在清晨,开进了齐齐哈尔省城。海青一边指挥紧随其后的部队就地食宿,抓紧歇息,一边急入马主席官邸。

    这天早晨,马占山在省城兴奋地接见了李海青和他的部队,并当即委其为“黑龙江省抗日别动总队”大队长,接着他又指了指站在身边的一位“白衣秀士”样人,对海青道:“现让你认识一人,此人便是江省出名的响马大当家天照应张锡武是也,现委任其为副大队长,其所率被招安的部队统由你二人亲自指挥。”

    初见天照应,海青不由大吃一惊,这位在江省如雷贯耳的响马大当家,在海青脑海中的本应是一尊铁塔似的彪形大汉,黑煞神般的人物。哪知第一次见面,却是一位白面书生样子的人。真乃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呀!”

    马占山为海青及有关人员敬了一杯接风酒,接着便命令李海青和天照应连夜率队进入嫩江大桥主阵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嫩江,蒙语为“诺尼木伦”,意为清碧之水。静静流淌的嫩江水冲击到中游西岸十几户蒙古族居民居住的小渔村,其岸边崖上的树根、草根等经水冲刷,久而久之成为黑色,被称为“哈拉尔戈”,蒙语意思为“黑色江岸”的地方。1920年在“哈拉尔戈”屯北嫩江上修建起了一座沟通南北的木桥。1926年,洮昂铁路建成通车,在“哈拉尔戈”建火车站后,定名为江桥车站。从此“江桥”代替了“哈拉尔戈”。

    江桥阻击战所指的江桥,就是洮昂铁路线上的这座木结构铁路大桥。是日军进攻齐齐哈尔的一道天然屏障,地处泰来县东北部,西连扎赉特旗。铁路桥长853.2米,高30.6米,距齐齐哈尔市七十五公里,既是齐齐哈尔的南大门,也是从洮南北进克服水障的唯一通道。大桥北另有四座小木桥。附近的一座小屯落被称为“五桥村”,距离大兴火车站七华里。当时的嫩江大桥是一铁路小站,黑龙江省义军的主阵地在大兴车站。李海青的抗日义军则在江桥北阵地前沿。

    负责攻桥任务的是日本的关东军。这是日本为占领东三省而组建的一支双手沾满了中国人鲜血的日本法西斯部队。

    还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军部就把战功赫赫的本庄繁中将任命为关东军司令官,将原张作霖的军事顾问,被日本国称为中国通的土肥原贤二上校任命为沈阳特务机关长。日本军政当局在时局微妙之际,将两人派往中国东北,显然是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好了准备。到“九?一八”事变时,伴随柳条沟铁路地爆炸声,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中国大陆地梦想正式开始实施。由于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驻守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几乎是不战自退。沈阳很快被侵略军占领。战事发展之顺利,出乎关东军,特别是日本政府地预料。由于沈阳是东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要想控制东北,必先控制沈阳,为此,关东军司令部于9月19日匆忙从旅大迁到沈阳,将沈阳改称“奉天”。并派师团长多门二郎为奉天临时卫戍司令。又命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为临时市长,一文一武相配合,实行所谓“军政”。

    关东军的第一步阴谋得逞后,很快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第二步和第三步。

    在实施第二步战略任务之前,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将来关东后屡立战功的关东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请进了自己的内室。此时的本庄繁早已对自己的智慧和对中国军人所采取的战争策略深信不疑。踌躇满志地他对充满英雄之气的多门二郎道:“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开始进入紧张地第二步战略任务实施阶段。第一步所得的胜利告诉我们,在中国,对付无能的中国军队,看来用珍贵的人头来取得胜利的传统做法,无疑是一种浪费。‘九?一八’事变的成功告诉我们,对付野蛮下贱的中华民族,最好地办法莫过于军舰、飞机和大炮的恫吓。借用中国人地讲法,叫做‘兵不血刃’。

    不知你听没听过中国有这样一首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呵呵!对于东北军‘通情达理’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使我们都感到有些难为情了。”

    说到这里,本庄繁昂起头轻轻看了多门二郎一眼,继续说道:“为什么作为关东军司令官的我,要特别对你重复这个人人皆知的过程和事实,那是因为我们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作战,不可必免地会随时出现兵力和后勤供给方面地不足,这是我军致命的短处。倘若我们在每次作战中都不能实现速战速决,一旦把战争拖入旷日持久地状态,对于我们来说就可能会形成无可挽救的灾难。所以在中国人还未了解我们的底细和对我们还未最终形成仇恨之前,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组织好所有的日伪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必须坚持做到攻其一点,务求速胜、必胜。”说到这儿,本庄繁的脸上露出了舒展的笑容。又继续道:“不知你听说过没有?中国有句老话,叫作‘杀鸡给猴看’。幸运的是这句话恰恰是应在了中国人的身上。中国的官员大约都有这种性格,而蒋介石、张学良又是这些猴子中的佼佼者。几天前,我在天津《庸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文章披露说:‘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北三省之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东北军之最高统帅张学良将军彼时却正与红粉佳人胡蝶共舞于北平六国饭店……’我之所以把这些告诉你,是想让你知道近代中国军人为什么在战场上总是失利和我们在九?一八获胜的主要原因。而时局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必须看准时机,杀掉一大批在中国人眼里被看成是所谓雄壮的大公鸡,便能使一大群中国猴子‘魂飞魄散’,从此再也不敢与我为敌。那时我们就可以长驱直入,以力拔山、气盖世之力之气,横扫千军如卷席,争取早日将东三省拿下来。在这里,我还必须提醒你的是,并不一定所有的中国官兵都是蒋介石和张学良一类的‘猴子’,据说那马占山的性格,就像是一只大雄鸡!……”本庄繁说到这,突将那两只牛眼瞪得滚圆,又咬了咬牙,这才恶狠狠地说道:“我们最近的任务——杀死马占山这只大‘雄鸡’,吓死一大群‘中国猴’!……”

    “还有,我要提示你的是,我们现在虽然是胜利者,但我们毕竟是站在从别人手里抢夺来地土地上作战,而野蛮中国人的强烈复仇情绪,可能会使我们的士兵有时也会如坐针毡,每一名士兵都难免会有一些程度不同的恐惧心理。可以想象离开了自己家乡多日的大日本皇军,离开了舒适地生活环境,思乡情绪会使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不情愿在异乡的国土上做孤魂野鬼。而为了解决部队地厌战情绪,我们必须学会用多种方法鼓舞部队士气,调动好每一个士兵对这里生活的情趣。这就要鼓励我们的部队去杀、去抢。不但要杀人,抢东西、抢钱,还要大胆地去抢关东的花姑娘。这三项应成为每个大日本皇军立功获奖的基本条件。要让士兵们都能知道,他们每向前多走一步,大日本帝国就多了一分土地。尽管我们的部队有时已经很疲惫,但我们暂时地疲惫,换来的却是未来广阔的疆域。要让我们的士兵真正体味到,他虽然是在异国他乡,但只要敢于冲锋陷阵,敢于格斗拼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肯定是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就有多少。要知道,中国东北的花姑娘是东北亚的精品,我们每攻占一城一池,每抓获一个中国人,给他们带来的都将是巨大的收获和无与伦比的精神快慰。要训导好你的士兵,只要是中国女人,就可以随便地‘玩’,而‘玩’完的最好办法就是杀掉。要使我们士兵真正感觉到,最大的愉悦莫过于亲手杀死那些仇恨我们的野蛮下贱的中国人!要能杀一个就杀一个!……在这里,我们不需要有任何的怜悯和同情,因为在这块土地上要想立住脚和生存下去,每一个日本军人的‘眼睛都应该是红的!’‘手也应该是红的。’”

    ……

    “谢谢司令的提示,我将按照司令官的示训,争取不出两个月就将东北全部拿下,到那时,我们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省城共饮庆功酒。”

    按照本庄繁地命令,多门二郎率领关东军第二师团和关东军的几万精兵,仅几天时间就马踏吉林,酋多门师团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被汉奸熙洽恭恭敬敬地迎进了长春城。据说关东军入长春那日,秋风阵阵,冷雨霏霏。长春城头弥漫着团团的浓云浊雾,整个长春仿佛被灰蒙蒙、沉甸甸的天幕压迫得凝固起来。尽管砭骨的西北风不停地吹,但城池里那些早已退出城楼的守军们却一动也不动,这使本来就显得肃杀的环境更增添了几分悲凉的色彩。

    往日战旗飘扬、枪炮明亮的城楼,如今是空空如也。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坚硬炮楼里,找不到半个中国守军的影子。地上扔得乱七八糟的军衣、军鞋、枪炮和弹药等物,说明这其中还有一些不想当亡国奴的中国军人在撤离时是何等地惊恐和仓惶;而城楼建筑的完好无损,使人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可悲的事实,日军占领这座关东的塞外名城时,几乎未失一兵一卒,未费一枪一弹。

    就这样日本关东军自进入东北以来,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几乎未费吹灰之力,就使辽、吉两省驻军闻风丧胆,拱手相让。

    士气极盛的日军,接着便飞速北上,直指黑龙江,企图一举拿下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干脆利落地拿下中国的整个东北地区。假如此举成功,日本关东军就可以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大日本皇军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实现‘攻无不克,战无不取,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但日本关东军此次大约是多少有一些想错了吧?因为他们做梦都不曾想到在黑龙江省这一小小的嫩江大桥竟遇上了克星,遇上了死对头……

    马占山上任后不久,日军便向黑龙省义军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江桥阵地守军必须在一日以内撤出。自那时起,黑龙江的形势便骤然紧张。此后,黑龙江省的部分要员和商贾大户主张向日军让步求和的上书如雪片般,险没把马占山淹没。马占山拍案怒曰:“我是一省长官,守土有责,绝不能让黑龙江的寸土尺地,让于敌人。我的力量固然不够,他来欺负我,我已决定与日本拼命,保护我领土,保护我人民。如果我错了,给国家惹出乱子来,请你们把我的头割下,送到中央领罪。”

    日军见以修复江桥为名,不能让守桥部队退让,便立即以飞机七架作掩护,派兵四千,在四列铁甲列车和数十门大炮配合下,向江桥、大兴车站发起猛烈进攻,妄图以泰山压卵之势血染江桥。日军指挥官对攻桥部队狂妄叫嚣“务必打出点儿颜色!打出点儿军威!让黑龙江守军看一看,日军是怎样大摇大摆开进黑龙江省城的!……”

    十一月四日清晨,日军嫩江支队越过江桥,九时十分,日军第十六联队第七中队先行向大兴我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此时的嫩江北岸,不知为什么,竟然出奇的寂静,既没有人们想象的炮声,也听不到半点回击的枪声。听到地倒是在大兴、三间房、昂昂溪一带的马蹄声;看到的是南下飘扬的战旗和滚滚的烟尘。这表明黑龙江战事已近,广大爱国军民将誓与江桥共存亡……

    “黑云压城城欲摧”,伴随一发发炮弹地猛烈爆炸,刚才还是平静的嫩江大桥桥头,顷刻间硝烟弥漫,炮火连天。李海青与天照应命令自己的桥头部队,“为避开敌飞机和大炮地侵袭,要就地隐身,在敌未进入三十米有效射程前,任何人都只能隐蔽,没有命令不得开枪还击……”

    经一阵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后,江桥暂时恢复了平静。可仍不见中国守军的影子。装备精良的日军开始气势汹汹嚎叫着向江桥北中国守军阵地冲来……距海青伏兵越来越近,一百米……五十米……日军见桥头无阻击枪声,还以为守桥的中国军队被日军的飞机、大炮吓破了胆,不敢与日军对阵。竟直着腰大着胆子毫不隐蔽地向我军伏击阵地步步紧逼……

    李海青真乃大胆,日军进入三十米射程了,可令枪就是不响,甚至连久经沙场的天照应都有些沉不住气了。二十五米……二十米,只听海青一声怒吼:“打!”紧接着两手一扬,两梭子弹呼啸着同时射了出去。日军猝不及防,顿被打得措手不及,蒙头转向,呼啦啦地在江桥黑龙江省义军的阵地前沿倒下了一大片。请诸位牢记,江桥大战是黑龙江军民有组织、有领导的对日作战打响地第一枪,也是全国有组织、有领导地武装抗击日军第一枪,而这第一枪最早就是出自李海青之手。

    你道日军此次为何死伤如此惨重?原来守桥的正面部队有六百多人全是海青昔日的部下。这些人在海豹的带领下,个个都是军中射手,但凡枪响必见死物,又加之日军自进入东北以来,几乎未遇抵抗,这叫“骄兵必败”!才使海青士兵弹无虚发,把那日军打得瞬间败北。

    再说后边的日军见前头部队吃了大亏,一个个都气得嗷嗷直叫。用日本武士道精神培育起来地日本关东军还真有一股不怕死地拼命精神,在雨点般地枪弹面前,不但不撤退,反而越冲越勇。二十米……十米,眼看着日军已压到了我军阵地,这边却恼了一个人,危机时刻,他反把枪插入腰带,紧接着便从袋囊中抓出了两把石子儿,如连珠炮般一个接一个地向鬼子头上射去。日军未曾防备这一招,一时不知是何子弹,有的被击中了双眼,有的满脸被打得万朵桃花开,有的捂着脸趴在地上一阵鬼哭狼嚎。紧接着,又见矬子段宝童手持砍刀,平地“扑”地一个虎跳,早已飞入敌群。由于矬子个头太矮,与人格斗专拣下三路打,故称“滚地刀”。按说日军拼刺刀也算个个是高手,但短兵相接,白刃格斗,枪上的刺刀反不如大砍刀,所以矬子一入敌群,便如砍瓜切菜般,眼见敌军阵里血肉横飞。紧跟着,海青也带部队手舞大刀杀入敌群。这一下可惨了,日军的飞机、大炮有劲使不上,刺刀又不如大刀便利,日军自入关东以来,乃第一次吃此大亏,一个个被杀得抱头鼠窜,倒拖枪支,急急似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急向江岸撤退。我预先埋伏在芦苇丛中的义军近战伏击,在我军的前后夹击下,日军死伤惨重,顷刻便从桥上撤了个精光。海青率队乘机掩杀……

    眼见日军撤退渐远,海青急令部队立即撤出大桥,以防日军的飞机、大炮轰炸。就这样,你来我往,拉锯似的整整持续了一上午。日本鬼子大败亏输,血本无归。

    下午三时多,被杀红了眼的日军在十架飞机、四十余门大炮、三列铁甲车的掩护下,又增加了五百多名步兵投入夺桥大战。在日军密集的枪弹和炮火面前,海青急令部队就地分散隐蔽,当日军又一次进入有效射程后,义军才开始发起猛烈还击,几乎与此同时,战士们全线冲出战壕,再一次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只见阵地前后左右“血肉横飞,遗尸遍野,残敌狼奔豕突,有的陷入泥沼中,有的跳入江中。”血战至晚八时,终于将日军全部赶过嫩江。江北阵地前,丢下了四百多具日伪军尸体,个个血肉模糊,敌人丢弃的武器弹药,遍地都是……

    眨眼到了次日早晨,大败亏输的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气红了眼。这天,他集中了日军八千余众,另有张海鹏的大批伪军配合,并有二十余架飞机,百余门大炮压制我军火力,还在江面上配置了几百只橡皮艇,艇上架着各种轻重机关枪,地面则以重炮和装甲车做掩护,水、陆、空三军立体交叉,呼隆隆、黑压压地平卷了过来。李海青仍指挥部队以近战为主,要求部队必保弹无虚发,尽量节约子弹,又开始对日军进行了顽强地抵抗。海青阵地前,被海青部队弹无虚发、百发百中打得焦头烂额的鬼子兵,虽有装甲车掩护,却惧怕海青队的大刀片,再不敢贸然前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桥面顷刻间又横躺竖卧地铺了一层鬼子的尸体,两军呈对峙状态。

    此时,正在前方指挥战事的马占山闻听江桥战事吃紧,急带卫士乘小汽车赴江桥火线督战。途中,日军的三架飞机紧随汽车盘旋,不停地投弹、扫射,小车前后,弹片横飞,弹落如雨,车的蓬子多处被枪弹洞穿,但马主席镇定自如,安然若素,一路飞速,直驶江桥阵地……

    将军亲临火线,亲自指挥部队正面反攻。义军顿时军心大振……

    马占山命令骑兵自两翼包抄,对日军实施内外夹击……血战至傍晚,敌军开始退却。日军在江北又遗尸七百多具。我军亦伤亡二百余人……

    日军见江桥久攻不下,便增派嫩江支队,南满铁路守备队和张海鹏叛军共万余人分左、中、右三路向我大兴阵地进攻,日军冲过江桥,开始发动全线攻击。这天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我军战士杀红了眼,多次冲出战壕与日军短兵相接,实施肉搏。经拼命冲杀,毙敌六七百人。激战到中午,守军战壕几乎全被日军炮火摧毁,战士们跃出战壕与日军白刃格斗,在敌众我寡,既无援军,又缺弹药的情况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指挥部决定放弃大兴阵地,退至三间房二线阵地防守阻击。日军占领大兴后,又向汤池南的依里巴发起进攻,在我抗日义军的阻击下,因日军伤亡惨重,亟待补充,因此暂时停止了进攻,并急调在东北的日本精锐部队向嫩江集合。经过三日激战,义军虽然击退了日军进攻,但江桥的大片阵地已被炮火摧毁,海青的义勇军已无阵地可守。马占山也考虑将士们在阵地已激战三日两夜,无援军支持替换,遂下令变换阵地,将海青队撤至距大兴十八里的三间房第二道阵地……

    以后的战斗在江桥与三间房阵地之间连续展开,日军每日出动千人以上,如蝗虫般地涌向三间房阵地,每被击退后,第二日便补充预备队,再发攻势。这天,日军增至三万人,分三路向三间房主阵地进攻。面对强敌,我军将士“义愤填膺,眼若血红,人人同仇敌忾,奋勇异常,喊杀之声,惊天动地……”

    11月18日,是战斗最残酷的一天。17日夜,战火一夜未停。18日凌晨,日军坦克冲入三间房阵地。此时三间房阵地外的障碍已全部被日军摧毁,防御阵地也大部被破坏。仅海青队就被日军火力分割成十余块,已不能相互支援。三时许,将士们出壕肉搏,但因队伍星散,马匹遭炸伤,骑兵已不能整列拒敌,相持至拂晓,我军既无援应,弹药将尽,炮身亦发射过多,热度增高,时生障碍。敌军的十七架飞机亦低空扫射,三间房阵地已难以据守。我军于是开始且战且退,最后撤至第三道阵地。立足后,我军开始反击。下午四时,又恢复了三间房阵地,随后又派兵绕至敌后,将敌司令部包围,击毙敌军三十多人,缴获了日军最高指挥官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的汽车……

    19日下午,日军以三个联队的兵力,与正面长谷旅团全力夹击,我军腹背受敌。下午三时后,日军又增加坦克车十二辆,火炮三十余门,飞机十二架在我防线左右前三面猛攻,战至下午六时,抗日军正面防线被日军攻破……

    举世闻名的江桥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马占山亲率黑龙江省广大爱国官兵英勇奋战。他们面对日军飞机、大炮、坦克和装甲车地狂轰滥炸和优势兵力地疯狂进攻毫不畏惧,以死相拼,打出了黑龙江省人民地志气,打破了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它为中国人民地抗战胜利增添了信心。并从此揭开了东北爱国军队大规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

    海青队伍与其它爱国官兵在大兴和三间房一线,与日军拉锯般地整整对峙了十四天。但就在这时,李海青突然接到命令,马主席及其卫队在昂昂溪被日军包围,令其火速增援。海青遂率三百多人的马队作为敢死队,率先冲入昂昂溪,众射手百步穿杨,死打硬拼,又一次找到了用子弹为鬼子点名的机会,顷刻间便将日军布置的重重包围圈层层撕破,马占山带卫队乘机与李海青的队伍内外夹攻,被围队伍很快突出重围……但是,连日激战,黑龙江省部队伤亡过重,最后不得不全部退出阵地。

    19日,敌多门联队开始追击我军,但由于李海青所率部队早有埋伏,在杨家屯将追兵全部歼灭。敌人知道马占山的部队是有组织、有准备地退却,遂不敢再追,至此江桥战役告一段落。

    前后共三十七天的江桥保卫战虽最终失利,但广大黑龙江官兵所表现的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斗志,不论在军事还是在精神都给了日军以重创。这场战役,日军出动了三万多人,而我军参战部队总计1.3万人,同时参战者。最多不过三千余人。兵力比较,我军不及敌半数,同时参战者不及敌四分之一,而且我军孤立无援。这场战斗,日军伤亡人数在六千人以上,而我军殉国者仅两千余人。战斗结果,日本国公认此战是皇军之耻辱……

    一位曾参加过江桥大战的日本老军在回忆马占山时曾说道:“在归国后的几十年里,一有人提起马占山,我就腿脚打颤,他是一位抓不住,拖不垮,战不败,打不死的铁人。是一位令日本人闻风丧胆的中国人……”

    江桥抗战期间,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侨也都采用各种方式支援抗战。几乎一夜之间,马占山便成了举世闻名的民族英雄,声播海内外。当时的中外报纸几乎用尽了各种华丽辞藻,盛赞马将军丰功。1931年11月17日,《滨江时报》以《马占山万岁》为题发表评论:“中国军人马占山先生,你鼓着勇气,洒着热血,在这白山黑水之间,孤军苦斗。你的英武,是值得四万同胞敬仰,你自家不觉得处境的艰危,你只知道中国人尤其是东三省人应该站住脚跟……我们对你只有感激,感激你在暴力压迫下还努力挣扎维护国土,黑龙江中国人的祖宗庐墓,赖你保存……

    中国军人呀!中国军人的魂呀!马占山已经敲响了警钟,请你们起来,布告上的保国卫民,要希望你们去实行呀!最后我们高呼:中国军人马占山万岁!”

    也是在17日,正在召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大会议发表决议: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边防副司令官马占山守土尽职,功在国家,实任为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江省副司令官,以陆军上将待遇。

    战斗期间,国内外爱国人士和全国各地学生纷纷通电、汇款支持马占山。教育家陶行知在《敬赠马占山主席》一诗中,盛赞马占山“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一时间,江桥战役和马占山的名字在全国叫响。社会各界通过不同方式向黑龙江抗日前线将士发出慰问电。当时,上海有一家福昌烟草公司还专门生产出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愿人人都学马将军”。马占山将军香烟上市后,上海人争先购买,一时间,出现了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不会吸烟的人也买回几包留做纪念。甚至外国青年来信请马占山签字地也大有人在……

    为说明战况,现将马占山在江桥保卫战中几次电谕摘抄如下:

    1931年11月10日,马占山致电崔参谋长和齐肇豫处长,内容如下:

    一、据大赉陈海胜司令9日称,目前日军用飞机六架,被三十二军击落两架。另有两架在泰来机场起飞时坠地一架,在飞行中爆炸一架,只余两架飞回泰来。

    二、日军千余,在江桥被击毙三百余,袋装运泰。

    三、国联对日本进兵北满颇为愤慨,有的撤回各国驻日大使以示警告。

    四、如有日军侵扰地面,应协力进御,切勿疏懈。

    马占山、谢珂通电陈述辽吉事变后日军夺取江省的步骤和江桥抗战经过,决心:“援田横五百之义,本少康一旅之诚,谨先我同胞而赴国难。”

    18日,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致电各县政府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勾结蒙匪及不良分子,图谋北满。竟于(3日)起公然出兵籍口修理江桥,以日兵掩护,武力过江,压迫我防地。17、18两日出动飞机八架,炮二十门,猛烈向省城攻击。故自18日起,停止向省城锄头款项和公文。”电报警告说:“倘有甘心附逆,或迳向日人势力下所成立之伪省府及任何维持会等处献媚求荣者,一律以卖国论罪,不稍宽贷。”

    “江桥抗战”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共御外辱的民族精神。以马占山、谢珂为首的黑龙江省抗日军民,是继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8月——1895年4月)后四十一年,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第一仗,是中国军民以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为主要敌人地首次战役,极大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延缓了其侵略步伐。其在国际反侵略历史上的意义不可低估……它不仅是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对以后的全民族抗战起到了深远地影响。马占山将军“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人格”的大无畏精神,奋起抵抗并重创入侵之敌地英勇壮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极大推动了中国抗日运动地高涨。毛主席对马占山将军的爱国行为给予高度评价,他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几个月内就把东三省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这个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规模,中间经过许多困难挫折,始终没有被敌人消灭。”李海青因在江桥保卫战中战功卓著,被马占山提升为卫队旅旅长。天照应为卫队旅副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