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幼苗抓起
“一村一幼”对于很多大城市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语。大家都知道城里有幼儿园,农村有学前班。所谓学前班就是为学龄前快要进入小学的儿童进行教育所编的班级,一般只招收五到六岁的儿童,主要是培养他们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能力、语言发展、行为习惯。但是,五到六岁才让儿童进入学前班学习,对于大凉山的彝族同胞来说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二至三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年龄,这个时期儿童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非常高,语言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最强。可大凉山很多的彝族同胞都不会说汉语,而且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习惯都不太好。如果从小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不但不会说汉语,阻断他们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而且受父母、家庭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就形成了不文明不卫生的生产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这就跟脱贫攻坚战埋下了隐患。所以国家当机立断,花巨资首先在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建立“一村一幼”,甚至是“一村多幼”教学点,把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儿童从三岁起就送到“一村一幼”教学点学习。免费为孩子提供营养午餐,解决了彝族地区农村学前幼儿从母语向普通话过渡的障碍,帮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作为彝族地区教育扶贫惠民工程的“一村一幼”,让无数的孩子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老百姓也真正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好处。然而,却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学前学会了说普通话就会把母语给忘记。
其实,学习普通话和继承母语是根本不会发生冲突的。只要父母有心教孩子学习母语,孩子在上幼儿园学习普通话之前就已经能够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言能力,再加上孩子除了在幼儿园学习普通话之外,生活中接触的人都是说的母语,所以母语的掌握是完全能够无师自通的。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学习母语和学前学会说普通话是两码事。学前学会说普通话能够让孩子提前多掌握一种才能,一种一生都收益无穷的才能。
一个民族,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要创新本民族文化,首先就要有文化自信,敢于接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当今的中国是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因此普通话是必须学习的。学说普通话这个行动的出发点就是以爱为出发点,这是一种国家大爱;是政府的一番良苦用心,是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而提出的治本之策;是为了大小凉山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人民过上美好富裕生活而开展的行动。孩子在学前就学会说普通话不仅带给孩子的是一个很好的起跑点,更能带给孩子一条平坦的求学之路。孩子从小学会普通话能够给孩子的读书、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从个人方面来说,首先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感,纠正孩子方言语音的原型定式,而且对以后学习外语非常有帮助。第一、学会说普通话有助于孩子上学时的认字与阅读,对孩子理解字的意思和掌握书面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学会说普通话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书面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才能学习进步,对读书求学有信心,然后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第三、学前学会说普通话还能够增强孩子将来的读音、辨音能力,能够避免以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口语交流沟通上出现语音上的误会。从社会角度来说,只有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才能促进社会交往,加强民族团结。所以说学好普通话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人员交流,促进文化进步,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母语的学习以及父母启蒙孩子学习母语都是应该建立在热爱本民族,热爱本民族文化、本民族母语之上。因为只有自主的学习与传承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适合时代的文化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创新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变得更加强大与先进。现在有许多人经常担心民族文化的流失,喊着要保留民族文化,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抓着陈旧落后的文化习俗不放,却忽略了越是守旧不前、故步自封,越会让民族文化变得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个问题,反而会加快民族文化的消失。
在2016年上半年时,小山村的两所幼教点都是学前班,而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去了深沟中心校就读。学前班招收的都是一些入学前一年的孩子,而且学校也没有伙食团,学生中午都是回家吃饭。本来小山村的居民就住得比较分散,学生离学校又远,每天中午学生都得回家吃午饭,这样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学前班的入学率并不高,以至于彝族地区很多小学的入学率都不高。因为孩子太小,上学非常不方便。建立起“一村一幼”之后,孩子三岁就可以送到学校,而且中午是国家免费提供营养午餐。彝族地区本来孩子就多,很多的家长都是早晨一起把两个孩子都送到附近的幼教点,到了下午放学才去接孩子。孩子送到学校家长不用担心安全、生活问题,而且老师还教孩子说普通话、教孩子个人卫生行为习惯,这大大减少了家长的负担,他们不用照看孩子,可以放心地做自己的事情,适应了老百姓的需求。小山村农民夜校的开办,已经让村民开始接收到了一些新鲜的东西,学到了养殖种植技术,彝族同胞逐渐尝到了知识带来的成果。把学员带到成都、雅安等先进的地方去参观学习,更让一些原来不会汉语,而且对文化教育并不重视的村民知道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已经开始明白要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以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是从小让他们读书,只有学到了知识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站住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的小山村,自从把学前班改成了“一村两幼”之后,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大凉山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自从2016年6月办起了四川省首家农民夜校之后,得到了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的肯定和高度重视。并要求全省各地借鉴小山村的办学模式,办农民夜校帮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学文化学技能、改变陈规陋习,转变思想、让老百姓不但要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脱贫。在很短时间内,四川省的农民夜校像雨后的春笋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更让大凉山彝族同胞的思想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的彝族同胞不但自己到农民夜校去学习,在对待女子的教育方面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执著。如果说“悬崖村”的老百姓让孩子攀爬悬崖上山下山求学让人感到揪心的话,那么靠着成昆铁路线上的老百姓勒紧腰带、让孩子背着土豆坐着“绿皮火车”到城里上学更是让人感动。而大凉山喜德县冕山镇尔思村4组的老百姓为了能让孩子安心上学,更是做出一个“疯狂”的举动。
冕山镇尔思村4组海拔3000米,比“悬崖村”的海拔整整高了一倍。虽然尔思村4组不是“悬崖村”,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陡峭村”。“陡峭村”不是一个行政村,它只是山上的一个组。
山上的学生要下山读学只能绕着陡峭的山路在半腰走16里的S型道路,一个学生去山下读书每天来回来就得走32里路,所以住在山上的孩子入学率很低。遇上雨天和下雪天,人们根本无法上山和下山。山上的老百姓要卖点农产品和从山下购买一点生活用品,只能靠着马驮,曾经因为山路太陡峭还摔死了两匹马。
冕山镇尔思村一共有四个组,其余的三个组都在山脚下,条件相对好一些,只有四组在陡峭的山上,山上住着90户人家。与“悬崖村”老百姓不同的是,当年“陡峭村”的祖先是为了躲避疾病才迁徙到山上去居住的。当时的大凉山彝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到处缺医少药。麻风病、痢疾、麻疹因为传染力非常强,成为了当时大凉山人们的不治之症,老百姓更是深受其苦。为了隔断疾病传染源,一些人就离开了人多的地方,纷纷去寻找那些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于是,一部分人就来到了海拔3000米高的山上,然后在山上的一片山坳地开荒种地。因为山高,空气清晰,人也很少生病,而且山上土地肥沃。就这样,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就搬迁到了山上,然后把山上的土地都开发了出来,过着平静而安宁的日子。为了怕传染疾病,山上的人很少跟山下的人来往。封闭的生活,艰难的交通拉大了“陡峭村”与外界的距离,造就了“陡峭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扶贫帮扶的。尔思村因为有三个组都在山下,而且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不错,所以并没有被列入国家级贫困村,当然也就无法获得国家对贫困村的一些帮扶。但居住在“陡峭村”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并没有被党和国家及各地政府遗忘。在2014年的贫困户精准识别时,没有列入国家级贫困村的尔思村,却在“陡峭村”把33户生活困难的彝族同胞以“插花”的形式列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党和政府把温暖送到了山上。现在,尔思村四组已经有二十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建房资金的补贴到了山下修建彝家新寨。而另外二十多户非贫困户却在教育扶贫政策的影响下,直接去山下另外一个组购买宅基地修起了新房,目的是方便孩子们上学。为了孩子,家长们宁愿每天翻山越岭走几十路去种地、放牧,也不愿意耽误孩子的学习。
现在的“陡峭村”还有一半的老百姓住在山上,其中包括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也做过多次工作,希望建档立卡贫困户搬下山,可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却不愿意搬下山。觉得山上土地肥沃,丢了实在可惜。大凉山本来可耕种的土地就非常少,到了山下村民认为失去了自己的产业生活困难;去外面打工年纪太大没人要,所以还是觉得山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舒服。精准扶贫,就是不能让一个民族和地区拉下。政府也一直在考虑山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问题:要把山上的修通公路,因为道路太陡峭,成本花费巨大。而大凉山像这样的“悬崖村”“陡峭村”就有190多个,政府根本拿不出资金来修路。如果让山上的人都全部搬下来,但现在也没有找到可以解决的好办法。
打赢脱贫攻坚战,越是到了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人能创造一切。再大的困难有党和国家的支持及全社会的帮助,相信都会得到解决的。喜德县人民政府正在想办法,要么让“陡峭村”的村民都全部搬下来想办法解决他们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要么修通山下到“陡峭村”的公路。不管怎么说,深处艰苦环境,“一步跨千年”从奴隶制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大凉山彝族同胞,到现在如此重社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作为彝族地区教育扶贫惠民工程的“一村一幼”,让无数的孩子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老百姓也真正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好处。然而,却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学前学会了说普通话就会把母语给忘记。
其实,学习普通话和继承母语是根本不会发生冲突的。只要父母有心教孩子学习母语,孩子在上幼儿园学习普通话之前就已经能够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言能力,再加上孩子除了在幼儿园学习普通话之外,生活中接触的人都是说的母语,所以母语的掌握是完全能够无师自通的。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学习母语和学前学会说普通话是两码事。学前学会说普通话能够让孩子提前多掌握一种才能,一种一生都收益无穷的才能。
一个民族,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要创新本民族文化,首先就要有文化自信,敢于接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当今的中国是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因此普通话是必须学习的。学说普通话这个行动的出发点就是以爱为出发点,这是一种国家大爱;是政府的一番良苦用心,是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而提出的治本之策;是为了大小凉山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人民过上美好富裕生活而开展的行动。孩子在学前就学会说普通话不仅带给孩子的是一个很好的起跑点,更能带给孩子一条平坦的求学之路。孩子从小学会普通话能够给孩子的读书、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从个人方面来说,首先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感,纠正孩子方言语音的原型定式,而且对以后学习外语非常有帮助。第一、学会说普通话有助于孩子上学时的认字与阅读,对孩子理解字的意思和掌握书面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学会说普通话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书面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才能学习进步,对读书求学有信心,然后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第三、学前学会说普通话还能够增强孩子将来的读音、辨音能力,能够避免以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口语交流沟通上出现语音上的误会。从社会角度来说,只有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才能促进社会交往,加强民族团结。所以说学好普通话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人员交流,促进文化进步,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母语的学习以及父母启蒙孩子学习母语都是应该建立在热爱本民族,热爱本民族文化、本民族母语之上。因为只有自主的学习与传承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适合时代的文化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创新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变得更加强大与先进。现在有许多人经常担心民族文化的流失,喊着要保留民族文化,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抓着陈旧落后的文化习俗不放,却忽略了越是守旧不前、故步自封,越会让民族文化变得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个问题,反而会加快民族文化的消失。
在2016年上半年时,小山村的两所幼教点都是学前班,而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去了深沟中心校就读。学前班招收的都是一些入学前一年的孩子,而且学校也没有伙食团,学生中午都是回家吃饭。本来小山村的居民就住得比较分散,学生离学校又远,每天中午学生都得回家吃午饭,这样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学前班的入学率并不高,以至于彝族地区很多小学的入学率都不高。因为孩子太小,上学非常不方便。建立起“一村一幼”之后,孩子三岁就可以送到学校,而且中午是国家免费提供营养午餐。彝族地区本来孩子就多,很多的家长都是早晨一起把两个孩子都送到附近的幼教点,到了下午放学才去接孩子。孩子送到学校家长不用担心安全、生活问题,而且老师还教孩子说普通话、教孩子个人卫生行为习惯,这大大减少了家长的负担,他们不用照看孩子,可以放心地做自己的事情,适应了老百姓的需求。小山村农民夜校的开办,已经让村民开始接收到了一些新鲜的东西,学到了养殖种植技术,彝族同胞逐渐尝到了知识带来的成果。把学员带到成都、雅安等先进的地方去参观学习,更让一些原来不会汉语,而且对文化教育并不重视的村民知道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已经开始明白要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以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是从小让他们读书,只有学到了知识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站住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的小山村,自从把学前班改成了“一村两幼”之后,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大凉山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自从2016年6月办起了四川省首家农民夜校之后,得到了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的肯定和高度重视。并要求全省各地借鉴小山村的办学模式,办农民夜校帮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学文化学技能、改变陈规陋习,转变思想、让老百姓不但要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脱贫。在很短时间内,四川省的农民夜校像雨后的春笋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更让大凉山彝族同胞的思想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的彝族同胞不但自己到农民夜校去学习,在对待女子的教育方面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执著。如果说“悬崖村”的老百姓让孩子攀爬悬崖上山下山求学让人感到揪心的话,那么靠着成昆铁路线上的老百姓勒紧腰带、让孩子背着土豆坐着“绿皮火车”到城里上学更是让人感动。而大凉山喜德县冕山镇尔思村4组的老百姓为了能让孩子安心上学,更是做出一个“疯狂”的举动。
冕山镇尔思村4组海拔3000米,比“悬崖村”的海拔整整高了一倍。虽然尔思村4组不是“悬崖村”,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陡峭村”。“陡峭村”不是一个行政村,它只是山上的一个组。
山上的学生要下山读学只能绕着陡峭的山路在半腰走16里的S型道路,一个学生去山下读书每天来回来就得走32里路,所以住在山上的孩子入学率很低。遇上雨天和下雪天,人们根本无法上山和下山。山上的老百姓要卖点农产品和从山下购买一点生活用品,只能靠着马驮,曾经因为山路太陡峭还摔死了两匹马。
冕山镇尔思村一共有四个组,其余的三个组都在山脚下,条件相对好一些,只有四组在陡峭的山上,山上住着90户人家。与“悬崖村”老百姓不同的是,当年“陡峭村”的祖先是为了躲避疾病才迁徙到山上去居住的。当时的大凉山彝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到处缺医少药。麻风病、痢疾、麻疹因为传染力非常强,成为了当时大凉山人们的不治之症,老百姓更是深受其苦。为了隔断疾病传染源,一些人就离开了人多的地方,纷纷去寻找那些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于是,一部分人就来到了海拔3000米高的山上,然后在山上的一片山坳地开荒种地。因为山高,空气清晰,人也很少生病,而且山上土地肥沃。就这样,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就搬迁到了山上,然后把山上的土地都开发了出来,过着平静而安宁的日子。为了怕传染疾病,山上的人很少跟山下的人来往。封闭的生活,艰难的交通拉大了“陡峭村”与外界的距离,造就了“陡峭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扶贫帮扶的。尔思村因为有三个组都在山下,而且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不错,所以并没有被列入国家级贫困村,当然也就无法获得国家对贫困村的一些帮扶。但居住在“陡峭村”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并没有被党和国家及各地政府遗忘。在2014年的贫困户精准识别时,没有列入国家级贫困村的尔思村,却在“陡峭村”把33户生活困难的彝族同胞以“插花”的形式列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党和政府把温暖送到了山上。现在,尔思村四组已经有二十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建房资金的补贴到了山下修建彝家新寨。而另外二十多户非贫困户却在教育扶贫政策的影响下,直接去山下另外一个组购买宅基地修起了新房,目的是方便孩子们上学。为了孩子,家长们宁愿每天翻山越岭走几十路去种地、放牧,也不愿意耽误孩子的学习。
现在的“陡峭村”还有一半的老百姓住在山上,其中包括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也做过多次工作,希望建档立卡贫困户搬下山,可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却不愿意搬下山。觉得山上土地肥沃,丢了实在可惜。大凉山本来可耕种的土地就非常少,到了山下村民认为失去了自己的产业生活困难;去外面打工年纪太大没人要,所以还是觉得山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舒服。精准扶贫,就是不能让一个民族和地区拉下。政府也一直在考虑山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问题:要把山上的修通公路,因为道路太陡峭,成本花费巨大。而大凉山像这样的“悬崖村”“陡峭村”就有190多个,政府根本拿不出资金来修路。如果让山上的人都全部搬下来,但现在也没有找到可以解决的好办法。
打赢脱贫攻坚战,越是到了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人能创造一切。再大的困难有党和国家的支持及全社会的帮助,相信都会得到解决的。喜德县人民政府正在想办法,要么让“陡峭村”的村民都全部搬下来想办法解决他们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要么修通山下到“陡峭村”的公路。不管怎么说,深处艰苦环境,“一步跨千年”从奴隶制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大凉山彝族同胞,到现在如此重社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