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笔记》的自我介绍
    作者,笨笨的姥爷(笔名),男,1954年出生,省、市作协会员。73年高中毕业下放,79年镇江地区一师中文班毕业。做过中学教师,长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

    作者开始“奔七”,但只是文学创作上的新手。2005年开始萌发创作、发表、出版念头,利用业余时间,将二十年前的手稿输入电脑,修改和再创作。

    2008年和2010年分别以笔名徐翱,出版了长篇小说《梦圆双月街》(广西师大出版社)、《正是荼蘼花开时》(江苏文艺出版社),并陆续在《杂文月刊》、《金山》杂志、《京江晚报》、《镇江日报》等发表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50余篇。《梦圆双月街》曾获镇江市文学艺术奖提名奖。

    主题思想:本书以江南小城江州(原型镇江)为主要背景,讲述了文建国、葛延生(葛一芃)、史静、廖进军等众多共和国同龄人的故事,“复制”了一群“老三届”七十年的日常生活,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共和国建国以来的社会历史变迁和共和国同龄人的精神风貌,寄托着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满的激情和希望。

    内容简介:本书用“非典型性”记录形式,描绘了一幅江南小城社会风情的生活画卷,叙述了文建国等一群共和国同龄人,七十年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所悟的故事,力求能够反映“老三届”一代人生活的“真实”。

    艺术特色:

    构思新颖——每一章节抬头,以第一人称口吻“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的形式,对本章节作简要的提示和归纳,既方便了故事的叙述,又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本书作者——“领衔主角”文建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更客观地叙述故事,主体部分则采用第三人称,书稿的创作过程,也是本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

    地方色彩浓郁——有些故事,老镇江人似曾相识。有些地点采用了实名,有金山、浮玉山(焦山)、甘露寺、南山;有夹江、北湖(金山湖)、江河汇,有仓巷和红旗口。还有不少方言口语。镇江读者会有亲切感。

    篇幅较大——凡百万余字,一百六十八章,上、中、下三部。

    人物众多——全书有名有姓有故事的数十人,打酱油的路人二三十。以“老三届”为主体,又不囿于“老三届”,上联下挂,既有上代人的抗战潜伏者,“民国范儿”,又有下代人成长之烦恼,以衬托“老三届”故事的展开和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

    精心塑造了主角文建国——一个自觉的有担当有思想的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形象。文建国以“灰色”身份踏入社会,长期徘徊于“庙堂”“江湖”之边缘,其三观,在他那一代人、在他那一类人里有其代表意义(可能产生共鸣)。同样作为主角出现的,还有“大院子女”廖进军和葛延生,他俩从“指腹为婚”,到最终修成正果,恩恩怨怨几十年,不是怨家不碰头,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还有从“小家碧玉”长成为“高冷”英语教师的史静,恋爱受挫,50岁以后才与小学同窗文建国结为夫妇,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非主角”——文建国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则命运多舛。大姐文怀琴抗美援朝时流落台湾,与家人隔海相望;二姐文怀华主动放弃高考,赴苏北农场劳动,因未婚夫抗洪抢险牺牲,终身未嫁,是一个“纯粹”的布尔什维克;哥哥文怀祺曾是“白专道路”的典型,青年遭受“流放”,后为江州教育界翘楚,但英年早逝。

    书中还讲述了众多“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活气息和人性味道。

    时间跨度较长——从主角文建国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出生始,至2019年元月书稿完成止。全书为顺叙,但插叙颇多,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需要,既有共和国建国前的若干生活写照作为铺垫,也有未来三十年的美好愿景。

    故事性强——作者在教育系统工作35年,与教师和学校领导有较广泛的接触,旁观过文革,经历过下放、西藏支教,退休以后参加了省、市陶行知研究会工作,生活阅历相对丰富,且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积累,将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提炼归纳,加以文学创作,形成诸多故事。

    故事囊括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且随着主人翁文建国的身影和视角的转移而转移。文建国家人的故事自然不可或缺,其同学、插友、藏友和同事的故事也是信手拈来。城市平民生活、学校生活、农村生活、部队生活、老年(养老)生活,以及所有可能接触到的,可能发生的,包括房屋拆迁、官场腐败、家教现象、孩子教育、社区管理等等都以一个个故事形式出现。

    构思框架——本书采用顺叙,从“领衔主演”文建国出生之时始(文建国出生的时间背景,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那个伟大的历史时间节点,任何倒叙、插叙的内容都不足以相提并论),至文建国“古稀”止。希望用文学语言,相对完整地讲述文建国及其同龄人七十年生活。

    注重对铺垫、伏笔的拿捏,有大量的倒叙、插叙。没有刻意地谋划吸引读者眼球,看似拉家常,记流水账,但通过塑造较多的人物形象,比较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比较刻画到位的细节描写,使之具有可读性。

    《古稀笔记》原名《古稀》,考虑到“古稀”二字,仅仅是一种年龄的表示,意味着衰老,有点灰色的意味,遂加上“笔记”二字,使其更能反映出“真实”。尝试用“笔记体小说”这一载体写出“古稀”。“笔记体小说”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古稀笔记》是否完全符合“笔记体小说”的概念,没有把握,留给专家定论。作者只是将想说的故事写下来,将想说的话写下来,且尽量‘真实’,以反映人物的“真实”和时代的“真实”。

    作者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传统的共产主义教育,自诩为“小三届(1967年小学毕业)”,对“老三届”大哥大姐崇拜有加,并长期关注。共和国六十大庆的时候,突发灵感,想到写写共和国同龄人“老三届”吧。当时因第二本小说尚未脱稿,而无暇顾及,便将这一创作冲动从“花甲”顺延至“古稀”。

    2010年开始考虑《古稀笔记》写作计划,以满腔热忱和严谨态度,历时10年。本书寄托着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拳拳之心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挚情怀。

    借用(共和国的)“苦难与辉煌”这句话,她的同龄人何尝不是?作为一个国家,70年沧桑只是沧海一粟,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也许更复杂;作为她的同龄人,已是“古稀”,既是“古稀”,则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这是必须的了。

    “老三届”是生活在一个特殊时代,特殊时期的特殊群体。作为个体,他们又具有社会人的普遍性。有人说,文学是人学。通过文学创作将“老三届”这一特殊群体,赋予“人”应有的普遍性。

    谨以此书献给共和国的同龄人!

    价值意义:

    本书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详略得当,收放自如,一气呵成。将七十年的市井故事,融入现实生活讲述,这对“古稀老人”,可能是一个难得的“精神小吃(不敢说大餐)”,希望他们能够愉快地享用。

    请“老三届”接受“小三届”的敬礼!也请大哥大姐们对本书提出批评。

    “老三届”这一专用名词,其本义可以以时间和学历划分,其内涵却难以用语言文字概括。简单的三个字,被打造成一个特定的新兴词组,说明其价值所在。从文革开始,“老三届”一直就是一个令人不得不正视的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与目前存在的家庭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形成、经历,及其作用,以及他们“苦难”“辉煌”,都是共和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值得为其所歌所泣所书。

    相信今天六、七十岁的老人会喜欢这部小说,因为他们是“过来人”,能够感受到日常生活好像就是这么回事,而他们的子孙,看到自己的祖父母、父母钟情这部小说,未尝不会产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并从中发现长辈的影子,甚至是自己的影子,也有可能被故事和文字吸引,从而扩大了读者群。

    希望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批评。

    笨笨的姥爷2020-1-31

    于镇江江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