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延生任职播音员(三)
王站长领着葛延生走遍了广播站的几个办公室,一一作了介绍,最后才关照延生,明天正式上班,半个月后试播。
新闻部来了个大美人。一时传遍广播站。
葛延生大名鼎鼎,全市人民都知道,广播站是人文荟萃之地,美女扎堆的地方,对葛延生的到来尤其在意。
当年“浮玉山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班不久,葛延生其人其名皆销声匿迹。如今四、五年过去了,葛延生顶着复员军人、名校大学生、中共党员的光环回来了。电影《闪闪的红星》当时正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于是有人开玩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不管说这话的人是一种什么心态,也不问说这话的指向是什么,总之是大家都关心她这个人。广播站里有几个好事者在那几天有事没事都找个借口光临新闻部,希望一睹葛延生芳容。一时间众说纷纭,或交头接耳,或叽叽喳喳,无非指鹿为马,三人成虎,添油加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莫衷一是,聚讼不已,把个广播站搞得沸沸扬扬。
话题主要集中在葛延生与“红司令”的婚姻上,以及她今后的婚恋上。也有人指出还有一个叫廖进军的老同学,两人是青梅竹马,“指腹为婚”,后来又怎样怎样,但如今又如何如何。可说不准,不可乱说。最后难免都要挂靠上她老爸,喏,老革命,南下干部,还有文采,是我们王大站长“三草谭”的头,现在仍然是……,说话的人不说了,竖起大拇指晃了两晃。
当然,大家在议论这一话题的时候,都会自觉地回避葛延生本人和王大站长,因为大家都知道王大站长与葛延生的父亲曾经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曾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葛副专员倒台的时候,当时王晓莉也遭到了批判;葛副专员官复原职以后,王晓莉提拔一级到广播站任职了。
葛延生自然不知道群众的议论,她雄心勃勃,近期目标是争取主播位置。她自信,无论是学历和学识,还是阅历和(播音)经历,主播这一职务于她来说,那是唾手可得的,何况还有老爸和王姨呢。而且她也确实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做好做足准备,力争一鸣惊人。
两周后的某天早晨六点半,江州广播站“新闻早知道”的播音在一曲《东方红》之后,家家户户的广播喇叭突然由男声变成了女声。一波悦耳动听的女声迅速传遍江州大地:“江州广播站,‘新闻早知道’现在由‘yan sheng’为您播报”。
前任女播音员因为生产,这档节目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女声了,而且原先的开场白只是“江州广播站,‘新闻早知道’现在播报”。时间长了,老百姓才知道每天早晨叫醒他们的女声是“笑梅”同志,男声是“三山”同志。市民也习以为常,不管男声女声,每天早晨有人在起床的时候,对付着“战斗的早晨”,听听当地新闻,还没有出门就知道当地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和今天白天即将发生的事,也还是蛮惬意的。
今天“yan sheng”同志的播报显然拉近了播音员与听众的关系。不但自报家门,还称听众为“您”,而且是“为您”才播报的。至于声音甜美,亲切,拉家常式的语调更像是邻家小妹站在家门口说话,可又比邻家小妹的声音显得有气质,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不一定形容得出来,就是听得舒服吧。
延生的父亲自然是在第一时间聆听到了女儿的第一次正式播音。昨天中午延生就通知他,说是明天早晨有重要新闻,请他注意收听。
他问是什么新闻?延生不说。他就悄悄地和小王站长通了一个电话,通过电话以后,他一个下午都非常开心,脸上始终洋溢着喜庆的笑意,当天晚上还亲自下厨搞了两个拿手小菜犒劳姑娘。开心是开心,但新的心事又涌上心头。事业开始有成了,那么成家的问题就要放上议事日程了。
葛延生开播的第二天,广播站就收到七八封听众来信,多数是异口同声地表扬“yan sheng”同志的播报。有两封信说,有朋友争论“yan sheng”的汉字怎么写;还有人问,这播音员名字的第二字是“sheng”“seng”“shen”“sen”中的哪个读音?王主任拿着听众来信,以表扬为主,但要延生看看,从信里是否能够发现一点什么蛛丝马迹的问题?
葛延生是聪明人,第一眼就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听众是客气,向广播站请教,向播音员请教。她把“延生”说给王主任听,王主任哈哈大笑,我这个老江州,不懂,不懂。我要知道怎么读,我不也可以客串播音去了。
延生刚刚有点的成就感,被这四组拼音搞蒙了,她自己再读,却发现越读越糊涂,她还不放心地翻了一下《新华字典》,再次确定了是什么读音——二十几年了,自己的名字,怎么可能错呢!
知道了读音,跟准确地读出读音是两码事。她知道自己其实是缺乏专业训练的,光是跟着感觉走,那只是业余水平,动真格的,还得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当时她就总结了这一条教训。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做播音员的料?这又让她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从此她在广播站的言行上收敛了许多。
据说江州不少市民养成收听“新闻早知道”节目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并且一直相对稳定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撤销广播站,建立江州人民广播电台为止。虽然葛延生的播报中途曾经因故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江州市区四五十年代生人,至今仍然能够回忆起“‘yan sheng’为您播报”。
是年年底,葛延生在广播站最受群众欢迎的记者评选中,荣获播音类第一名,她主动要求撤下,说是一年未满,还在见习期;第二年的评选她获得第一名,她仍然要求撤下,理由是三年萝卜干饭还没有吃完,希望领导成全她。这一来,她在站内的声望得到跳跃式的提高,原来戴着有色眼镜看她的人,心里倒觉得对不起她了。见荣誉就让,是十分高尚的品德。
葛延生的群众关系大幅度好转,她可喜可爱可敬之处就被放大了。不少大姐阿姨开始热衷于她的个人问题,二十六七岁,再不把自己给嫁出去就嫁不掉了。老姑娘可就惨了。有人恨不能自己率先遇到白马王子,就可立马介绍给葛延生。且不说她的家庭背景,就她本人的发展也是不可估量的——那时民间还没有潜力股一说。做个红娘,说不定以后可以跟着吃香的喝辣的呢。
表面上看,葛延生比谁都潇洒,可谓春风得意。可是一谈到个人婚姻大事,她内心就蚂蝗叽嘈的了。那个可恶的廖进军,竟然像什么事情也没有一样。于是她只好回避婚姻话题,谁要是认真,她就跟谁急。一来二去,自然没有人多管闲事了。
新闻部来了个大美人。一时传遍广播站。
葛延生大名鼎鼎,全市人民都知道,广播站是人文荟萃之地,美女扎堆的地方,对葛延生的到来尤其在意。
当年“浮玉山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班不久,葛延生其人其名皆销声匿迹。如今四、五年过去了,葛延生顶着复员军人、名校大学生、中共党员的光环回来了。电影《闪闪的红星》当时正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于是有人开玩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不管说这话的人是一种什么心态,也不问说这话的指向是什么,总之是大家都关心她这个人。广播站里有几个好事者在那几天有事没事都找个借口光临新闻部,希望一睹葛延生芳容。一时间众说纷纭,或交头接耳,或叽叽喳喳,无非指鹿为马,三人成虎,添油加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莫衷一是,聚讼不已,把个广播站搞得沸沸扬扬。
话题主要集中在葛延生与“红司令”的婚姻上,以及她今后的婚恋上。也有人指出还有一个叫廖进军的老同学,两人是青梅竹马,“指腹为婚”,后来又怎样怎样,但如今又如何如何。可说不准,不可乱说。最后难免都要挂靠上她老爸,喏,老革命,南下干部,还有文采,是我们王大站长“三草谭”的头,现在仍然是……,说话的人不说了,竖起大拇指晃了两晃。
当然,大家在议论这一话题的时候,都会自觉地回避葛延生本人和王大站长,因为大家都知道王大站长与葛延生的父亲曾经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曾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葛副专员倒台的时候,当时王晓莉也遭到了批判;葛副专员官复原职以后,王晓莉提拔一级到广播站任职了。
葛延生自然不知道群众的议论,她雄心勃勃,近期目标是争取主播位置。她自信,无论是学历和学识,还是阅历和(播音)经历,主播这一职务于她来说,那是唾手可得的,何况还有老爸和王姨呢。而且她也确实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做好做足准备,力争一鸣惊人。
两周后的某天早晨六点半,江州广播站“新闻早知道”的播音在一曲《东方红》之后,家家户户的广播喇叭突然由男声变成了女声。一波悦耳动听的女声迅速传遍江州大地:“江州广播站,‘新闻早知道’现在由‘yan sheng’为您播报”。
前任女播音员因为生产,这档节目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女声了,而且原先的开场白只是“江州广播站,‘新闻早知道’现在播报”。时间长了,老百姓才知道每天早晨叫醒他们的女声是“笑梅”同志,男声是“三山”同志。市民也习以为常,不管男声女声,每天早晨有人在起床的时候,对付着“战斗的早晨”,听听当地新闻,还没有出门就知道当地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和今天白天即将发生的事,也还是蛮惬意的。
今天“yan sheng”同志的播报显然拉近了播音员与听众的关系。不但自报家门,还称听众为“您”,而且是“为您”才播报的。至于声音甜美,亲切,拉家常式的语调更像是邻家小妹站在家门口说话,可又比邻家小妹的声音显得有气质,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不一定形容得出来,就是听得舒服吧。
延生的父亲自然是在第一时间聆听到了女儿的第一次正式播音。昨天中午延生就通知他,说是明天早晨有重要新闻,请他注意收听。
他问是什么新闻?延生不说。他就悄悄地和小王站长通了一个电话,通过电话以后,他一个下午都非常开心,脸上始终洋溢着喜庆的笑意,当天晚上还亲自下厨搞了两个拿手小菜犒劳姑娘。开心是开心,但新的心事又涌上心头。事业开始有成了,那么成家的问题就要放上议事日程了。
葛延生开播的第二天,广播站就收到七八封听众来信,多数是异口同声地表扬“yan sheng”同志的播报。有两封信说,有朋友争论“yan sheng”的汉字怎么写;还有人问,这播音员名字的第二字是“sheng”“seng”“shen”“sen”中的哪个读音?王主任拿着听众来信,以表扬为主,但要延生看看,从信里是否能够发现一点什么蛛丝马迹的问题?
葛延生是聪明人,第一眼就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听众是客气,向广播站请教,向播音员请教。她把“延生”说给王主任听,王主任哈哈大笑,我这个老江州,不懂,不懂。我要知道怎么读,我不也可以客串播音去了。
延生刚刚有点的成就感,被这四组拼音搞蒙了,她自己再读,却发现越读越糊涂,她还不放心地翻了一下《新华字典》,再次确定了是什么读音——二十几年了,自己的名字,怎么可能错呢!
知道了读音,跟准确地读出读音是两码事。她知道自己其实是缺乏专业训练的,光是跟着感觉走,那只是业余水平,动真格的,还得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当时她就总结了这一条教训。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做播音员的料?这又让她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从此她在广播站的言行上收敛了许多。
据说江州不少市民养成收听“新闻早知道”节目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并且一直相对稳定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撤销广播站,建立江州人民广播电台为止。虽然葛延生的播报中途曾经因故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江州市区四五十年代生人,至今仍然能够回忆起“‘yan sheng’为您播报”。
是年年底,葛延生在广播站最受群众欢迎的记者评选中,荣获播音类第一名,她主动要求撤下,说是一年未满,还在见习期;第二年的评选她获得第一名,她仍然要求撤下,理由是三年萝卜干饭还没有吃完,希望领导成全她。这一来,她在站内的声望得到跳跃式的提高,原来戴着有色眼镜看她的人,心里倒觉得对不起她了。见荣誉就让,是十分高尚的品德。
葛延生的群众关系大幅度好转,她可喜可爱可敬之处就被放大了。不少大姐阿姨开始热衷于她的个人问题,二十六七岁,再不把自己给嫁出去就嫁不掉了。老姑娘可就惨了。有人恨不能自己率先遇到白马王子,就可立马介绍给葛延生。且不说她的家庭背景,就她本人的发展也是不可估量的——那时民间还没有潜力股一说。做个红娘,说不定以后可以跟着吃香的喝辣的呢。
表面上看,葛延生比谁都潇洒,可谓春风得意。可是一谈到个人婚姻大事,她内心就蚂蝗叽嘈的了。那个可恶的廖进军,竟然像什么事情也没有一样。于是她只好回避婚姻话题,谁要是认真,她就跟谁急。一来二去,自然没有人多管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