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文怀琴江州省亲(三)
    怀琴哪知道怀华的心思,她与怀华无话不谈,直言不讳,不停地向怀华灌输“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怀华语)”。麻烦的是,怀华对怀琴送给自己的礼物爱不释手。“也难怪有人被糖衣炮弹轻易打倒。”她想。有些内衣化妆品什么的,大陆也开始有了,只是她从来没有关心而已。有些东西虽然是自己不想用的,比如口红、香水什么的,但拿来送给厂里的那些小姊妹们,却让人家欢天喜地一番,对她有这么一位台湾大姐好生羡慕。好像一提起台湾,人们想到的就是物质丰富,生活富裕。“亚洲四小龙”也早已如雷贯耳。不像我们,才刚刚开放了市场,什么票什么证刚刚停止使用还没有几年。“资产阶级生活”的许多内容和形式,被广泛认可为丰富的物质生活。丰富的物质生活,也不一定要前缀上什么什么“阶级”的了。

    可能是由于血缘关系,怀华对怀琴介绍的情况还是相信的,因为大姐没有必要说假话,虽然她认定台湾不可能什么都好,一切都好。但普通民众日常的物质生活好于大陆,这,也许是不争的事实。

    用上“也许”二字,是她给自己得出的结论留有了余地。相信这个事实,已经是颠覆了她的传统观念。说资本主义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已经几十年了。这个黄昏的时间的确够漫长的了。

    希望怀琴的介绍是真的,还是假的?她说不清楚。但她的思维里已经没有了“蒋特”“敌特”概念的存在。

    文怀华从农场回到江州后,有好一阵子沉没在对往事的追忆之中,江州同志的身影无时无地伴随她的左右。

    一开始她到江州家,看望江州父母,每次都是江州的母亲抱着她失声痛哭。她意识到不能经常去刺激二老。自己内心有了苦楚,到了自我感觉难以控制的时候,她就独自去江州的坟上坐一坐。

    后来江州母亲心情逐渐平静,就劝说怀华,让她抓紧时间谈个男朋友。可这样一来,倒是江母惹得怀华泪水涟涟。一次,二次,江母不敢再次提及。那以后,两人走动频繁,形同母女,闭口不谈江州。

    怀华有话没处说的时候,就到江州坟上坐坐,成了她的习惯。到江州坟上,一年四季,每个季度去一次。那里是课堂是教堂是圣殿,每去一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灵魂的净化,是一次精神的升华。

    怀琴从台湾回家探亲,一方面给怀华带来姊妹相见的喜悦,另一方面则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给她以强烈的冲击。

    怀琴在离开江州返回台湾之前一小时,回到文宅大院的时候(本来不在这一次探亲的日程安排之内),怀琴看到的文宅大院的第一进和第二进及厢房基本和自己记忆中情况相仿,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第三进显然已经不是原来的文宅了。父母亲和陪同她的怀华一直回避她的提问,对她提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名言,不置可否。

    后来怀华说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精神紊乱”之中。她不愿意也不敢动摇自己的“三观”,“三观”不牢,地动山摇。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文怀华还是那个文怀华么?以前的四十多年白活了?房子多点,让给别人住,也不是坏事。

    父亲、母亲和怀华、怀祺、建国都没有为房子作过过多的考虑,人都是公家的,还在乎这几间房子吗?可是怀琴却认为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房子是文家的,就是文家的。

    她在临走的时候,向有关部门提出,文家的房产应该早日归还,我希望能够在下次回江州的时候,看到已经圆满解决。她同时也把这一意思转告给了怀华、怀祺、建国三人。

    可这三人居然对文家大院都不感兴趣,都怕麻烦,谁都不愿意去主动操作。如果有人送上门来,也许会考虑可以接收。

    近两年苏东局势的演变,特别是苏联解体已经给他们姐弟三人以巨大的冲击。

    怀华出道早,她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克里姆林宫上空红旗的陨落,让她越发感觉反修防修的重要。

    有一段时间,她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她曾经劝告建国,少与葛一芃来往。建国笑笑,不争辩,不反驳。他很想跟怀华开开玩笑,人家葛一芃是延安生人,是红二代,可他实在也提不起兴趣。话不投机半句多。

    怀祺则习惯性地回想起他当年与苏联姑娘的书信往来,沧海桑田,那位卡秋莎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如果他仍然与她保持着往来,那又会被折腾得怎样?他不寒而栗。他无法想象这个世道可能会变得怎样,他对政治,对有关政治的一切联系看得更加淡漠。

    他自我解嘲,说是两头紧,嘴紧,噤若寒蝉;屁股紧,夹着尾巴做人。现在虽然可以无须再夹尾巴了,可长期养成的习惯,成为自然,情不自禁地就将尾巴习惯性地夹住。只有在他的强项教学业务上,他才能够充分表达个人的见解,而他的充分表达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往往又让一般人难以接受。

    建国则相对中庸,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别人能够怎么做,我也能够怎么做。只是他同样地认为不可以张扬,当然也不愿意太过憋屈。对怀祺“夹尾巴”一说,他颇有同感。真的不是愿意“夹”尾巴,而的确是习惯使然。私下里他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真知灼见”,甚至也好为人师,但这样的机会不多。

    当他们三个人谈到台湾的回归,意见倒是惊人的一致。和平回归,早日回归,才是王道。中华民族不能再有任何折腾了。

    武力解放台湾?那不是不可以,此乃下策。同根同源,还有必要兵戎相见吗!但如果台独势力就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且有蔓延之势,无期限地拖延下去,又怎么办?

    建国和怀华同时看向怀祺,期望他有真知灼见。

    还是怀祺脑筋转得快,他充满着自信地说:“用强大的武力作威慑,辅之以多种手段——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恫吓——以达到‘不战而胜’之目的。”

    “‘不战而胜’,是最伟大的战略。台湾和平回归之日,乃中国真正强盛之时。”怀祺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