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孩子长大大人老(一)
    我们老了,孩子们长大了。就这么平实无华的一句话,蕴含着多少不尽的凄凉,又寄托着多少无限的希望。——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赵照的《当你老了》这首歌在2015年初适时推出,好像就是为共和国同龄人而创作的。当建国们开始“奔七”的时候,《当你老了》出现人们的耳畔。建国将心得说与史静听,史静却转身进了书房,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A4纸开始朗读。

    建国听不懂,只有个别的单词,似曾相识。

    史静读的是英文,她解释说,歌词改编自十九世纪末,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我再用中文读给你听——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你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昙花一现的身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真情,

    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罩边低眉弯腰,

    忧戚沉思,喃喃而语,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怎么样?”史静朗读结束,带着一脸的天真和抑郁,问建国。

    “也许,这是人生最后阶段一个最美丽的瞬间。夫复何求。”建国感叹,充满着诗意和爱意。

    史静又问:“是不是原版更有意味?”

    “是的。”建国接过稿纸,指指点点地说,“‘深幽的晕影’‘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忧戚沉思,喃喃而语’,“当年的眼神”“昙花一现的身影”“朝圣者的心”,是更真实的写照,让人沉湎于小资情调,也更深沉,更有韵味。”

    “你不知道吧,因为诗人追求爱情终身不渝,但穷其一生也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爱人。改编后的歌词表现的则是‘夕阳红’式的美丽。只有美丽,没有其他。显得单薄,它忽略了青壮年时代曾经的痛苦和不幸,坎坷和忧伤,绝望和怨恨。”史静显然更欣赏原版。“不过,”她又说了,“改编后更适合大众口味和国情。”

    “叶芝先生如果还活着的话,就要抗议赵照侵犯版权了。我感谢赵照将这首歌带给了我,更感谢你将原诗带给了我。”建国说,“如果给原版配上曲谱,就是另外一种风格,可能更适合我的口味。”

    “你有些许诗人的气质,却缺乏诗人的激情和勇气。正如你女儿对你的评价,“摇摆不定的秤子表现其犹豫不决”。如果当年你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送给我,不,只要你将这首诗抄送给我,我说不定早就投入你的怀抱了。”史静说着说着,还真的做了一个投入的动作。

    她的动作很张扬,建国正想迎上前去,史静已经将形体收回,各就各位了。

    “唉,书到用时方恨少。那时我只知‘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建国夸张地表示后悔,抒发感叹,但他又责怪史静,“你史静当时为什么不把这首诗主动介绍给我呢?只要你有那么一丁点儿暗示,我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了。”

    “彼此,彼此吧。”史静苦笑,表示“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一首在老年人当中开始走红的歌,引发了建国和史静的些许口水,说明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步入老年生活。在老年生活的圈子里,除了自己身体的保养,同时也喜欢“朝花夕拾”了。

    许多话题也悄然转移到孩子身上,建国与晓霞,与进军、一芃就时常谈论起孩子,他们有时回避史静,但也不刻意。

    一芃的孩子马葛苏姗已经25岁,目前还没有对上眼的男孩。一芃始终喊她的小名“八九”,但“八九”常常跟她顶嘴,说你再这样喊,我就不睬你了。她认为这个名字叫得俗,又像是男孩的名字。我一个好端端的如花似玉的姑娘被你喊得汗毛直竖,你真讨厌!

    女儿的抗议无效,一芃我行我素,理都不理,照喊不误。我给你起名就是“为了忘却的记念”,这是我保留的唯一权利了,无论怎么,你都是我的孩子。苏姗也不会真的不睬她,她正在加拿大念书,以后就准备不回来啦。

    进军的天、棣、仁、荷四个孩子个个都像进军,特别是三个男孩,无论身坯,还是长相都是廖进军小时候的模样。每每看到四个孩子一刷水地站在他面前的时候,进军往往忘乎所以,无论哪个孩子提出什么要求,他都港口答应,但一转眼瞄到延生的脸色,他又不动声色地说,小事我不管,一切听你们大妈妈的安排。最后还强调,听大妈妈的话,跟共产党走。

    后来孩子们慢慢习惯了,有事也不跟父亲说。一芃本来就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主儿,读书时长期做过学生干部,如果不是仕途不顺的话,她才没有心事跟你们这帮小鬼玩呢。不过要真的玩你们,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建国曾经问过一芃,你有什么道行,让四个毛孩子服服帖帖的?

    一芃不无自豪地说,您不是曾经教导说,“擒贼先擒王”吗。如果进军不全权授权于我,我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他管大事,我管小事。可你知道的,家里无大事。嘿嘿,哈哈!

    一芃说的是大实话。进军反正是甩手掌柜,家里的一切事务皆由延生全权作主,进军不得干涉。即使进军有不同意见,也必须私下里与延生交流,不得在孩子们面前有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不是。如果是亲生父母,也许可以将就,但鉴于延生的特殊身份,那就必须在孩子们面前保持高度统一,树立延生的绝对权威。

    一芃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以大妈妈自称。不是亲生的,是事实,不要回避。她说,必须喊我妈妈,但也必须在前面加个“大”字,以示区别。一芃不愿意喧宾夺主,更不想贪天功为已功。她认为权威来自于真实,否则只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