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苏曼凌:书写女性的力量
苏曼凌,女,曾用笔名苏凌素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北油田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主要依托历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源泉,关注古今女性的家庭、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已经出版和发表长篇小说《荷殇·半面妆》、《百草媚》、《晤歌·佛印》、《玉色》、《染染纤尘》、《京杭之恋》等。《百草媚》获2015年大佳网海峡两岸网络文学大赛优秀奖,同时入选2015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推荐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染染纤尘》获2016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京杭之恋》入选北京市政府2017年“运河文化项目”、2018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优秀网络文学推荐作品和《2018猫片·胡润原创文学IP潜力价值榜》。
如果你读过苏曼凌,你几乎会把宁静和丰盈作为对她的第一印象。
她的文字静敛深厚,极具古典美,三两句话就可以带你梦回历史深处。她笔下的故事包罗万象,曾写过雕刻、染坊、中医药等传统色彩浓厚的世家故事,兼顾情感、悬疑、传统文化等元素,向读者展示了十分丰富的创作维度。她塑造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往往温柔而坚韧,在宁静中自有一股力量,活出了生命的丰盈,正如她自己一样。
她思想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阅读。谈到喜欢的文学作品,她说:“有很多国内外著名作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我都爱,比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国内我特别喜欢香港作家李碧华和她的作品,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诡异灵动、一气呵成的写法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令人愿意沉醉其中。”比起作者,她更关注作品本身,“只要是好的作品都可以接受”。她的阅读范围广泛涉及到历史、社科等各个领域,如历朝历代的史书史料,再如近期读到的《金枝》、《人类简史》等人类学著作。“我觉得这些书会逐步打开我的世界观,对我今后的写作产生深远影响。”她说。
早在2006年,苏曼凌就开始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走上这条路,我想可能是一直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回归意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它就会不可遏制地被激发出来。”她的第一部作品《荷殇·半面妆》就是那时候动笔的。小说以历史上的南北朝为背景,以梁元帝萧绎和他的正妻徐昭佩为人物原型,写了一个古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与发展的悲剧。这部作品凄婉悲凉,结局十分虐人,当时在网上一度引起热议。
与《荷殇·半面妆》一样,后来的《百草媚》、《染染纤尘》等作品也都聚焦在女性书写上。我国历史上常为人所称道的优秀女性,文有李清照,武有花木兰,论才华有谢道韫,谈治国有武则天。除了这几位,还有许许多多知名度不那么高的女性,她们同样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百折不回,但史书里却鲜有记载。苏曼凌说,身为女性作者,将她们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是一种本能:“我对于每一位女性的刻画都会注入所有的心力,可能也是源于女性自身潜在的特质与独立意识。”
因此,她在《百草媚》中写了中医药世家出身的女医陶媚儿,妙手仁心,“在金戈铁马的乱世里,敢于突破藩篱,以自身不断积蓄的隐忍情怀与深谋远虑,一步一步寻找有灵魂香气的生存之道。”她在《玉色》中也塑造了雕刻世家的后代殷伊水、谭玲珑等等鲜活独特的女性角色,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知识、有才华,面对人生的困境,往往能用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染染纤尘》里写了丰氏三代长媳,胡寒月老成庄严、以传统智慧撑起家族门面;姜凌珊痴爱染术、至情至性,以大胸襟谋划家族未来;何晓纤则胆大心细、灵慧通透之外,多了几分家国大义。“浸沐在草木中的她们,自然也从中获得了草木传递出来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这恰恰正是中国精神与中国意志的体现。”苏曼凌说,古代题材也极具现实意义。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尽人意,我们也可以通过努力将自己活得精彩、灵动,让自己成为人间的一道“美丽的影”,去赢得社会的尊重。书写女性力量的意义便在于此。
苏曼凌的小说语言精致古丽,文采斐然。她善用修辞,纤丽敏锐的比喻往往让她在刻画人物时事半功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更深入角色内心,对推进剧情大有裨益。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苏曼凌说:“一部好的长篇小说是需要打磨的,对情节和语言的驾驭也是对一位作者写作功力的考验。写作前我需要提前列大纲,大纲也会根据后期的进度做一番调整。要良好地驾驭一部小说,一定要有大量的积累。”在写作时,她主要通过阅读资料和实地体验两种方式提升对材料的积累和把握。
比如,《晤歌·佛印》写的是云门宗师佛印的故事。但是直接和佛印相关的记载资料匮乏,大多素材只能通过与他的好友苏东坡相关的材料去查阅,所以苏曼凌阅读了苏轼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传记。她在《晤歌·佛印》里甚至附上了一长串的文献清单。再比如,《百草媚》一书的撰写,需要大量的中医药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苏曼凌当时就搜集了很多相关书籍以供参考。书本无法满足写作需求时,就去看专家论文,甚至请到了中医师朋友当参谋。并且,她对中医也颇有实际体验:“对于中医药的体验,源于我的生活。我常年行走于中医馆,耳濡目染,就对中医药的关注和了解就越来越深,不懂的地方就会找医生求证,同时也获悉了中医人在当今发展时代中的困惑与愿景。” 写以雕刻家族为背景的《玉色》时,她还专门到“石雕之乡”河北曲阳进行采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她的小说更真实、更立体。
苏曼凌的许多人物原型都取材自历史,但传统文化色彩浓厚历史小说的写作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十分考验作者在历史、世情等方面的知识积累。苏曼凌却对写这类小说情有独钟:“读历史读到一定的阶段,便会觉得存有更多的疑惑,毕竟文字记载的人类世界只是一部分,且有很多的特定历史成因与主观变化因素,尤其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上古神话时代,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在探索人性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每次写自己喜欢的历史时代,心里总是很忐忑,也总是用最严谨、敬畏的态度去对待。”
年少的时候,她特别喜欢看台湾作家高阳的作品。网络逐渐普及后,她在网上认识了许多和自己一样热爱历史的朋友,开始了对中国历史更深刻的探索与学习。阅读史书让她灵感迸溅。在小说《荷殇·半面妆》的前言里,她说:“最初写《半面妆》是因为看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出自《南史》。” 丰富的历史知识也在她的写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荷殇·半面妆》的章节标题大多采用与荷花相关的七言古诗,但文中却从未出现过七言诗。苏曼凌说:“这是因为南北朝五言诗刚得到初步的发展,这个时代是五言诗和赋等其他文体并行的年代。所以我尽量用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学体裁来勾画人物和事件。”尊重历史、贴合史情的写作态度,让她的作品更耐读,更禁得起读者们的推敲琢磨。
苏曼凌笔下的角色在她创作的世界中经历着从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人生故事,她本人也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自我、了解世界,收获生命的宁静与丰盈。她说:“写《染染纤尘》之前我就花了大量的时间自己买回相关书籍和植物染料研习,结果不仅顺利完成了作品,还无意中开发出了各种草木染品、中药皂等文创产品。后来,我可以确定,写作是打开个人世界、怡情且创造奇迹的存在。”她的文创产品古色古香,素雅淡丽,极具个人特色。药皂宣芬散馥、清香四溢,花青色的缎子卷裹着千百年的诗意,花露里蕴含着天地万物的灵气……
苏曼凌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甚至被翻译成英文、泰文,远销海外,收获了一大批外国粉丝。目前,“网文出海”是网文行业的一大热点,也是网文国际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苏曼凌认为,文化无国界,作品在本土之外的打开模式,激励作者提升写作质量,也是个人打开世界观的契机。国外的读者能读到更多好的作品,国内作品也借助了外国平台传播了中国故事,这是一种互利双赢。她说:“我的作品含有中国历史元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这也说明,我们就这样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了,也是打造个人、网站、国家的形象。‘网文出海’不简单是一种文化消费品,它在构建一种新的文化系统,完全呈现出多元化、高流行度的特点,我们还需努力,继续肩负起书写者的使命,坚持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今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疫情。苏曼凌在《百草媚》一书中对于中医药在瘟疫中的作用也有所书写,她说:“所以我回头再看这本多年以前的书,虽然有很多地方写得不太满意,但是庆幸的是可以对这种特殊的灾难时态有自己的想法。期待大家读完这本书,每个人都会深深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
近期,苏曼凌在计划写一本关于石油科技的小说。讲述九十年代到至今在石油科技这个领域里年轻一代人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故事。“疫情过后,希望可以顺利进行实地采访,提取素材。”她说,“每一朵花开的背后,必是一场全力以赴的较量。未来很远很长,写作也好,生活也好,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可以长久’,这也是这次疫情给我们的警示。”
此次疫情爆发,一线的女性工作者们向我们展现了坚韧、伟大的女性力量。现代社会中,女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女性故事值得被书写,女性形象应当被更多人看到。期待苏曼凌的新作,期待疫情的阴霾消散,期待明天会更好。
如果你读过苏曼凌,你几乎会把宁静和丰盈作为对她的第一印象。
她的文字静敛深厚,极具古典美,三两句话就可以带你梦回历史深处。她笔下的故事包罗万象,曾写过雕刻、染坊、中医药等传统色彩浓厚的世家故事,兼顾情感、悬疑、传统文化等元素,向读者展示了十分丰富的创作维度。她塑造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往往温柔而坚韧,在宁静中自有一股力量,活出了生命的丰盈,正如她自己一样。
她思想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阅读。谈到喜欢的文学作品,她说:“有很多国内外著名作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我都爱,比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国内我特别喜欢香港作家李碧华和她的作品,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诡异灵动、一气呵成的写法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令人愿意沉醉其中。”比起作者,她更关注作品本身,“只要是好的作品都可以接受”。她的阅读范围广泛涉及到历史、社科等各个领域,如历朝历代的史书史料,再如近期读到的《金枝》、《人类简史》等人类学著作。“我觉得这些书会逐步打开我的世界观,对我今后的写作产生深远影响。”她说。
早在2006年,苏曼凌就开始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走上这条路,我想可能是一直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回归意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它就会不可遏制地被激发出来。”她的第一部作品《荷殇·半面妆》就是那时候动笔的。小说以历史上的南北朝为背景,以梁元帝萧绎和他的正妻徐昭佩为人物原型,写了一个古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与发展的悲剧。这部作品凄婉悲凉,结局十分虐人,当时在网上一度引起热议。
与《荷殇·半面妆》一样,后来的《百草媚》、《染染纤尘》等作品也都聚焦在女性书写上。我国历史上常为人所称道的优秀女性,文有李清照,武有花木兰,论才华有谢道韫,谈治国有武则天。除了这几位,还有许许多多知名度不那么高的女性,她们同样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百折不回,但史书里却鲜有记载。苏曼凌说,身为女性作者,将她们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是一种本能:“我对于每一位女性的刻画都会注入所有的心力,可能也是源于女性自身潜在的特质与独立意识。”
因此,她在《百草媚》中写了中医药世家出身的女医陶媚儿,妙手仁心,“在金戈铁马的乱世里,敢于突破藩篱,以自身不断积蓄的隐忍情怀与深谋远虑,一步一步寻找有灵魂香气的生存之道。”她在《玉色》中也塑造了雕刻世家的后代殷伊水、谭玲珑等等鲜活独特的女性角色,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知识、有才华,面对人生的困境,往往能用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染染纤尘》里写了丰氏三代长媳,胡寒月老成庄严、以传统智慧撑起家族门面;姜凌珊痴爱染术、至情至性,以大胸襟谋划家族未来;何晓纤则胆大心细、灵慧通透之外,多了几分家国大义。“浸沐在草木中的她们,自然也从中获得了草木传递出来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这恰恰正是中国精神与中国意志的体现。”苏曼凌说,古代题材也极具现实意义。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尽人意,我们也可以通过努力将自己活得精彩、灵动,让自己成为人间的一道“美丽的影”,去赢得社会的尊重。书写女性力量的意义便在于此。
苏曼凌的小说语言精致古丽,文采斐然。她善用修辞,纤丽敏锐的比喻往往让她在刻画人物时事半功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更深入角色内心,对推进剧情大有裨益。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苏曼凌说:“一部好的长篇小说是需要打磨的,对情节和语言的驾驭也是对一位作者写作功力的考验。写作前我需要提前列大纲,大纲也会根据后期的进度做一番调整。要良好地驾驭一部小说,一定要有大量的积累。”在写作时,她主要通过阅读资料和实地体验两种方式提升对材料的积累和把握。
比如,《晤歌·佛印》写的是云门宗师佛印的故事。但是直接和佛印相关的记载资料匮乏,大多素材只能通过与他的好友苏东坡相关的材料去查阅,所以苏曼凌阅读了苏轼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传记。她在《晤歌·佛印》里甚至附上了一长串的文献清单。再比如,《百草媚》一书的撰写,需要大量的中医药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苏曼凌当时就搜集了很多相关书籍以供参考。书本无法满足写作需求时,就去看专家论文,甚至请到了中医师朋友当参谋。并且,她对中医也颇有实际体验:“对于中医药的体验,源于我的生活。我常年行走于中医馆,耳濡目染,就对中医药的关注和了解就越来越深,不懂的地方就会找医生求证,同时也获悉了中医人在当今发展时代中的困惑与愿景。” 写以雕刻家族为背景的《玉色》时,她还专门到“石雕之乡”河北曲阳进行采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她的小说更真实、更立体。
苏曼凌的许多人物原型都取材自历史,但传统文化色彩浓厚历史小说的写作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十分考验作者在历史、世情等方面的知识积累。苏曼凌却对写这类小说情有独钟:“读历史读到一定的阶段,便会觉得存有更多的疑惑,毕竟文字记载的人类世界只是一部分,且有很多的特定历史成因与主观变化因素,尤其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上古神话时代,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在探索人性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每次写自己喜欢的历史时代,心里总是很忐忑,也总是用最严谨、敬畏的态度去对待。”
年少的时候,她特别喜欢看台湾作家高阳的作品。网络逐渐普及后,她在网上认识了许多和自己一样热爱历史的朋友,开始了对中国历史更深刻的探索与学习。阅读史书让她灵感迸溅。在小说《荷殇·半面妆》的前言里,她说:“最初写《半面妆》是因为看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出自《南史》。” 丰富的历史知识也在她的写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荷殇·半面妆》的章节标题大多采用与荷花相关的七言古诗,但文中却从未出现过七言诗。苏曼凌说:“这是因为南北朝五言诗刚得到初步的发展,这个时代是五言诗和赋等其他文体并行的年代。所以我尽量用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学体裁来勾画人物和事件。”尊重历史、贴合史情的写作态度,让她的作品更耐读,更禁得起读者们的推敲琢磨。
苏曼凌笔下的角色在她创作的世界中经历着从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人生故事,她本人也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自我、了解世界,收获生命的宁静与丰盈。她说:“写《染染纤尘》之前我就花了大量的时间自己买回相关书籍和植物染料研习,结果不仅顺利完成了作品,还无意中开发出了各种草木染品、中药皂等文创产品。后来,我可以确定,写作是打开个人世界、怡情且创造奇迹的存在。”她的文创产品古色古香,素雅淡丽,极具个人特色。药皂宣芬散馥、清香四溢,花青色的缎子卷裹着千百年的诗意,花露里蕴含着天地万物的灵气……
苏曼凌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甚至被翻译成英文、泰文,远销海外,收获了一大批外国粉丝。目前,“网文出海”是网文行业的一大热点,也是网文国际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苏曼凌认为,文化无国界,作品在本土之外的打开模式,激励作者提升写作质量,也是个人打开世界观的契机。国外的读者能读到更多好的作品,国内作品也借助了外国平台传播了中国故事,这是一种互利双赢。她说:“我的作品含有中国历史元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这也说明,我们就这样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了,也是打造个人、网站、国家的形象。‘网文出海’不简单是一种文化消费品,它在构建一种新的文化系统,完全呈现出多元化、高流行度的特点,我们还需努力,继续肩负起书写者的使命,坚持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今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疫情。苏曼凌在《百草媚》一书中对于中医药在瘟疫中的作用也有所书写,她说:“所以我回头再看这本多年以前的书,虽然有很多地方写得不太满意,但是庆幸的是可以对这种特殊的灾难时态有自己的想法。期待大家读完这本书,每个人都会深深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
近期,苏曼凌在计划写一本关于石油科技的小说。讲述九十年代到至今在石油科技这个领域里年轻一代人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故事。“疫情过后,希望可以顺利进行实地采访,提取素材。”她说,“每一朵花开的背后,必是一场全力以赴的较量。未来很远很长,写作也好,生活也好,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可以长久’,这也是这次疫情给我们的警示。”
此次疫情爆发,一线的女性工作者们向我们展现了坚韧、伟大的女性力量。现代社会中,女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女性故事值得被书写,女性形象应当被更多人看到。期待苏曼凌的新作,期待疫情的阴霾消散,期待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