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倚老卖老
黄氏只说了一句:“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便任由黄季老先生是如何责罪自己。
说句实话,在座的就数黄季老先生的辈分最高,黄明知道他的怪脾气:你越是劝他,他就倚老卖老,越是来劲,只有让他自己叨叨不休地说累了,讲烦了,也就自然而然地停住了。
李云民见老先生不再说话了,便私自主张要向众人宣布一个重要消息,桌子上的人除了李芍红知道自己父亲要宣布的重要消息内容是什么以外,其他人个个都如坐雨雾。
黄明高兴道:“是什么样的重要消息就赶紧说,也好让我们的黄老先生高兴高兴。”
李云民喝了口熙春米烧,随后立身向着黄明院长恭敬说道:“我李云民已和女儿都商量好了,为了你我之间的友谊能世代传承,愚兄决定芍红和少萍在同一时间与子欣伉俪婚宴、喜结连理,让她们姐妹不分大小地一起侍奉丈夫吴言信,就看黄明兄弟有否意见,又可否同意?”
黄季老先生首先表态道:“我代表黄明院长举双手赞成,少萍和言信是天生的一对,有这般结果那是梦寐向往、求之不得。”
黄季说完这句话后,又转而看了看黄明院长,希望院长能给他面子。
黄明微笑道:“季叔之语合我心意,不过,还是要问问芍红、少萍,须征求她们姐妹的意见。”
不想,俩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没意见。”
“既然都同意,那我李云民就要先敬敬黄明院长,以后我们不但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好朋友,还是儿女亲家……”
“对对对,若是少萍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亲家可要告诉我黄明,黄明一定会严加管教。”
二人随即干杯,一饮而尽。
黄少萍特高兴,她早有这样的念头,只是不好开口,现今,李员外将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可没想到,父亲竟然一口答应,本是为自己有上官伯达这样的乖巧弟弟才请大家吃饭、喝酒来祝贺的,哪料想还有如此这般的意外大喜。
想此,少萍连忙下桌,来到了伯达母亲的身边,欣悦而言:“伯母,以后我们可就是一家人了。”
黄氏不知其中缘由,少萍便将父亲告诉她的,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伯母。
黄氏十分感激,她含泪哽咽道:“我儿伯达何德何能?竟能得到黄院长的如此疼爱?日后若有出息,可要记得报答如此这般的似海恩情……”
黄季也跟着下桌安慰道:“侄女别有太多的思想负担,伯达是我黄季少见的聪明人,谁好,谁孬,他心里明了,一清二楚,前下是我黄季的不对,竟然跟自己的侄女怒怼、发火,有错必究,老朽愿罚一杯。”他随即干了杯中的烧酒。
黄氏着急道:“又怎敢叫黄老先生罚酒呢?只怕是有雷公神明,您是我儿伯达的书画先生,伯达能有今天的成绩,还不是您和院长等人的培养功劳,况且您老还是他的舅公,就怎样来讲也不能让您长辈罚酒。”
黄氏叫小英倒好了一杯烧酒,并要小英替她敬敬长辈黄老先生。
见廖小英一脸的难色,黄明对着小英微微笑道:“没事,这酒我黄明来喝。”
小英不敢违抗黄氏的指令,她端起杯子,对黄老先生说:“您老既是伯达的先生,又是伯达的舅公,我小英喝了,您老随意。”
黄季刚想说话,小英就把手里的那杯烧酒喝进了肚里。
黄季年纪虽大,但面对一个从不饮酒的少年女子,他也不好特殊,只能将面前的那杯烧酒一饮而尽。
这午席足足喝了好几个时辰,待和平集市上买来的两钵熙春米烧全都见底了,黄季老先生才哼着和平小调,在学生吴言信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光阴似箭,转眼就到了农历初六,黄少萍在廖小英和黄季孙女的陪伴下,她坐着轿子来到了邵武东关的李云民家里。
李云民高兴极了,自己今天既是岳父又当公公,将来的孩子既可叫自己爷爷,又可喊自己外公,而黄明就孤单多了,白天还好些,书院人多,可一到晚上就更想念自己的女儿少萍了。
转眼到了三年一次的科举时间,吴言信不负重望,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辛未科殿试中,得一甲探花,而与他同榜的黄观得一甲状元,张显宗得一甲榜眼。
此时,被太祖皇帝御封为翰林院文学博士的方孝孺先生,建议吏部让福建邵武的吴言信和福建宁化的张显宗为翰林院的编修。而安徽池州的黄观则因状元及第被吏部特命为翰林院的修撰。在三人当中那黄观的身份显然金贵。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特殊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人才,社会地位极其优越。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具体表现。
然而,就在吴言信被方孝孺建议吏部弄进了翰林院,成为翰林院的编修后还没一个月,大明朝出了件大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标受命巡视陕西。同时受封于这里的秦王朱樉因为在当地多次犯错而被召回京师,朱标因此也被要求趁机调查一下秦王的言行。朱标巡视归来后,献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情调解,朱元璋这才让朱樉返回西安。
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太祖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有关事情。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死。朱标死后朱元璋痛哭不已,将他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
朱元璋对于一些不法的勋贵采取太过严厉的处罚,朱标表示反对,劝说朱元璋杀人太多,恐怕会伤了和气。宋濂就是在马皇后和朱标的劝谏下才留下性命的,可惜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吴言信的脑袋嗡了一下,难道三丰真人的预言……
他不敢联想,这样的结局会让人害怕。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诏以汴梁为北京,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两京旧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遣朱标考察陕西,计划为新都选址。然而第二年朱标病逝,这沉重打击了朱元璋,令其不愿再劳师动众地更换京师。
朱标死后,其师方孝孺哭泣道:“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朱元璋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皇帝,在他看来,老祖宗的规矩是不能破的。自己的嫡长子去世了,就应该在嫡子当中挑一个,而其他几个嫡子除燕王朱棣外,皆是软弱无能之辈,不如直接立自己的孙子,其他几个嫡子就无话可说,也不会反抗孙子的政权。
在朱元璋的眼中,朱允炆是个既孝顺,又懂礼貌的好孩子,正是这一点让朱元璋非常看好他。而且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没有什么战乱。此时天下需要的是一个对百姓友善的大明仁君,所以朱允炆即位是最为合适的,加之方孝孺、徐辉祖等人的极力推荐,朱允炆顺利承袭了父亲的太子大位,成为大明朝的皇太孙。
其实,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当中,朱标并不是父亲心目中的最佳太子候选人。
老大朱标性格温和,与善战的朱元璋却并不是同一类型的人。而老四朱棣却继承了他的血性,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传位朱棣,那是有自己的深层次考量。
其一, 在朱元璋眼中,朱允炆是个孝顺,懂礼貌的好孩子,正是这一点让朱元璋非常看好他。而且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没有什么战乱。此时天下需要的是一个对百姓好的仁君,所以朱允炆即位是最合适的。
其二,朱棣性格好斗,脾气比较暴戾。而天下太平的时候,是不需要好战君主的,而朱棣作为将军继续守疆戍边那才是最适合的角色。
其三,朱元璋一直相信朱棣不会造反,他只是觉得朱棣可以帮助朱允炆守护好大明江山。如果朱允炆在政治上做事能够成熟一些,削藩的力度不要那么大,或许朱棣也就不会谋反了。而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如果不波及到大臣们利益的话,或许朱棣造反的时候,就会有大臣站在朱允炆一边了,朱棣造反也就不会成功。
这残酷的事实,又一次让吴言信想到了三丰真人的那封无字书信,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朝着邋遢道人的预言方向上开始暴走的吗?他不敢向谁说出真人的那封预言书信,即便是跟自己关系很好的老师方孝孺。
说句实话,在座的就数黄季老先生的辈分最高,黄明知道他的怪脾气:你越是劝他,他就倚老卖老,越是来劲,只有让他自己叨叨不休地说累了,讲烦了,也就自然而然地停住了。
李云民见老先生不再说话了,便私自主张要向众人宣布一个重要消息,桌子上的人除了李芍红知道自己父亲要宣布的重要消息内容是什么以外,其他人个个都如坐雨雾。
黄明高兴道:“是什么样的重要消息就赶紧说,也好让我们的黄老先生高兴高兴。”
李云民喝了口熙春米烧,随后立身向着黄明院长恭敬说道:“我李云民已和女儿都商量好了,为了你我之间的友谊能世代传承,愚兄决定芍红和少萍在同一时间与子欣伉俪婚宴、喜结连理,让她们姐妹不分大小地一起侍奉丈夫吴言信,就看黄明兄弟有否意见,又可否同意?”
黄季老先生首先表态道:“我代表黄明院长举双手赞成,少萍和言信是天生的一对,有这般结果那是梦寐向往、求之不得。”
黄季说完这句话后,又转而看了看黄明院长,希望院长能给他面子。
黄明微笑道:“季叔之语合我心意,不过,还是要问问芍红、少萍,须征求她们姐妹的意见。”
不想,俩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没意见。”
“既然都同意,那我李云民就要先敬敬黄明院长,以后我们不但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好朋友,还是儿女亲家……”
“对对对,若是少萍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亲家可要告诉我黄明,黄明一定会严加管教。”
二人随即干杯,一饮而尽。
黄少萍特高兴,她早有这样的念头,只是不好开口,现今,李员外将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可没想到,父亲竟然一口答应,本是为自己有上官伯达这样的乖巧弟弟才请大家吃饭、喝酒来祝贺的,哪料想还有如此这般的意外大喜。
想此,少萍连忙下桌,来到了伯达母亲的身边,欣悦而言:“伯母,以后我们可就是一家人了。”
黄氏不知其中缘由,少萍便将父亲告诉她的,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伯母。
黄氏十分感激,她含泪哽咽道:“我儿伯达何德何能?竟能得到黄院长的如此疼爱?日后若有出息,可要记得报答如此这般的似海恩情……”
黄季也跟着下桌安慰道:“侄女别有太多的思想负担,伯达是我黄季少见的聪明人,谁好,谁孬,他心里明了,一清二楚,前下是我黄季的不对,竟然跟自己的侄女怒怼、发火,有错必究,老朽愿罚一杯。”他随即干了杯中的烧酒。
黄氏着急道:“又怎敢叫黄老先生罚酒呢?只怕是有雷公神明,您是我儿伯达的书画先生,伯达能有今天的成绩,还不是您和院长等人的培养功劳,况且您老还是他的舅公,就怎样来讲也不能让您长辈罚酒。”
黄氏叫小英倒好了一杯烧酒,并要小英替她敬敬长辈黄老先生。
见廖小英一脸的难色,黄明对着小英微微笑道:“没事,这酒我黄明来喝。”
小英不敢违抗黄氏的指令,她端起杯子,对黄老先生说:“您老既是伯达的先生,又是伯达的舅公,我小英喝了,您老随意。”
黄季刚想说话,小英就把手里的那杯烧酒喝进了肚里。
黄季年纪虽大,但面对一个从不饮酒的少年女子,他也不好特殊,只能将面前的那杯烧酒一饮而尽。
这午席足足喝了好几个时辰,待和平集市上买来的两钵熙春米烧全都见底了,黄季老先生才哼着和平小调,在学生吴言信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光阴似箭,转眼就到了农历初六,黄少萍在廖小英和黄季孙女的陪伴下,她坐着轿子来到了邵武东关的李云民家里。
李云民高兴极了,自己今天既是岳父又当公公,将来的孩子既可叫自己爷爷,又可喊自己外公,而黄明就孤单多了,白天还好些,书院人多,可一到晚上就更想念自己的女儿少萍了。
转眼到了三年一次的科举时间,吴言信不负重望,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辛未科殿试中,得一甲探花,而与他同榜的黄观得一甲状元,张显宗得一甲榜眼。
此时,被太祖皇帝御封为翰林院文学博士的方孝孺先生,建议吏部让福建邵武的吴言信和福建宁化的张显宗为翰林院的编修。而安徽池州的黄观则因状元及第被吏部特命为翰林院的修撰。在三人当中那黄观的身份显然金贵。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特殊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人才,社会地位极其优越。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具体表现。
然而,就在吴言信被方孝孺建议吏部弄进了翰林院,成为翰林院的编修后还没一个月,大明朝出了件大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标受命巡视陕西。同时受封于这里的秦王朱樉因为在当地多次犯错而被召回京师,朱标因此也被要求趁机调查一下秦王的言行。朱标巡视归来后,献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情调解,朱元璋这才让朱樉返回西安。
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太祖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有关事情。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死。朱标死后朱元璋痛哭不已,将他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
朱元璋对于一些不法的勋贵采取太过严厉的处罚,朱标表示反对,劝说朱元璋杀人太多,恐怕会伤了和气。宋濂就是在马皇后和朱标的劝谏下才留下性命的,可惜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吴言信的脑袋嗡了一下,难道三丰真人的预言……
他不敢联想,这样的结局会让人害怕。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诏以汴梁为北京,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两京旧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遣朱标考察陕西,计划为新都选址。然而第二年朱标病逝,这沉重打击了朱元璋,令其不愿再劳师动众地更换京师。
朱标死后,其师方孝孺哭泣道:“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朱元璋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皇帝,在他看来,老祖宗的规矩是不能破的。自己的嫡长子去世了,就应该在嫡子当中挑一个,而其他几个嫡子除燕王朱棣外,皆是软弱无能之辈,不如直接立自己的孙子,其他几个嫡子就无话可说,也不会反抗孙子的政权。
在朱元璋的眼中,朱允炆是个既孝顺,又懂礼貌的好孩子,正是这一点让朱元璋非常看好他。而且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没有什么战乱。此时天下需要的是一个对百姓友善的大明仁君,所以朱允炆即位是最为合适的,加之方孝孺、徐辉祖等人的极力推荐,朱允炆顺利承袭了父亲的太子大位,成为大明朝的皇太孙。
其实,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当中,朱标并不是父亲心目中的最佳太子候选人。
老大朱标性格温和,与善战的朱元璋却并不是同一类型的人。而老四朱棣却继承了他的血性,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传位朱棣,那是有自己的深层次考量。
其一, 在朱元璋眼中,朱允炆是个孝顺,懂礼貌的好孩子,正是这一点让朱元璋非常看好他。而且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没有什么战乱。此时天下需要的是一个对百姓好的仁君,所以朱允炆即位是最合适的。
其二,朱棣性格好斗,脾气比较暴戾。而天下太平的时候,是不需要好战君主的,而朱棣作为将军继续守疆戍边那才是最适合的角色。
其三,朱元璋一直相信朱棣不会造反,他只是觉得朱棣可以帮助朱允炆守护好大明江山。如果朱允炆在政治上做事能够成熟一些,削藩的力度不要那么大,或许朱棣也就不会谋反了。而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如果不波及到大臣们利益的话,或许朱棣造反的时候,就会有大臣站在朱允炆一边了,朱棣造反也就不会成功。
这残酷的事实,又一次让吴言信想到了三丰真人的那封无字书信,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朝着邋遢道人的预言方向上开始暴走的吗?他不敢向谁说出真人的那封预言书信,即便是跟自己关系很好的老师方孝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