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八)番外——历史的回想(六)
    (按:《血色大界——前秦毛皇后传奇》正文完本,言尤未尽,在补遗里,设置了如下几个“谜题”,一一加以阐述——

    谜题一、毛皇后为何“蹈死不回?

    谜题二、后秦皇帝姚苌对毛皇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谜题三、除了投降,委身于敌,毛皇后有突围逃生的可能性吗?

    谜题四、一帝一后,大账里的语言交锋,透露了什么信息?

    谜题五、“既被执,必受辱”,对此,身为俘虏的毛皇后有这个预感和认识吗?

    谜题六、“裸刑”,是否是真的?

    谜题七、姚苌在被皇后斥骂并严词拒绝投降后,是否非杀了她不可?有没有释放她的可能性?

    谜题八、毛皇后被俘后,是否曾想过,效仿哀平帝杨皇后,假意投降,伺机行刺姚苌?

    ——笔者)

    番外——历史的回想

    舍生取义,还是苟且偷生?——五胡十六国时期大界之战的若干“谜题”

    谜题二、后秦皇帝姚苌对毛皇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续前文)

    笔者以为,后秦皇帝姚苌虽然曾做过前秦的“龙骧将军”,是武将出身,历经战阵无数,但他称帝后,身份地位尊贵,纵然皇帝亲征大界,也绝不会去军前亲自督战,“观摩”自己的军队如何生擒敌国皇后的过程,只会稳坐中军大账,听战果汇报,目睹部下推皇后进账献俘。当然,这一见面,以前只是闻其芳名的姚苌,发现这位“故人”之女,少见的沙场女将军,虽然力战多时,筋疲力竭,花容惨淡,血汗征尘,被五花大绑,有些狼狈,但仍然难掩其天生丽质,白面长身,娇娇玉容,英风飒爽,独特的气质与风采。待又听得属下报告,这位毛皇后在重兵来袭的绝境下,尤作“困兽之斗”,如同雌虎,带领仅存的手下,拼死抗争,绝不后退,战斗到“箭矢已尽,弃弓用刀,尤自力战,终力竭马蹶被擒”,杀后秦军七百余人!姚苌被震撼了,他本来只是出于政治考虑,要生擒活捉这位敌国皇后,作为“筹码”和“资本”,给敌人以重大打击,然而在这一刻,这个老男人的心动了,他觉得自己的考虑是英明的,这位活生生的敌国皇后的价值,比自己原来估计的还要大得多!姚苌也算阅女无数,但在见面的那一刻,他才领悟秀色与健美,艳丽与英武相结合的魅力,在自己的经历里,还从未出现过这样一个独特的女人,如此打动自己的心,即便是自己的皇后,也远有不如!于是,姚苌真的动了纳她为自己的女人的想法,这不单是政治考量了,而是心底真实情感的萌发。

    这样说,似乎对姚苌有些不公,对一个纵横天下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帝王来说,把他看得有些“龌龊”与“昏庸”,“色迷心窍”,然而古往今来,天下之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情感,并不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所缺失。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只是他意志坚强,在大多数时候能够分得清轻重。

    于是,姚苌打算劝说她,收服她,这样带来的好处,比单纯打击敌人的士气与人心,要好处更多!

    此刻,后秦皇帝姚苌颇有些“志得意满”,为自己的谋略和想法“点赞”。当然,他也不能堕了自己一国之君、一军统帅的威严与仪态,毕竟这里是中军大账,下面还有不少将领大臣,所以尽管内心沾沾自喜,很有亲美人芳泽的冲动,认为这实在是个宝贝女人,“奇货可居”,但表面上却还保持镇静自若,不露声色,思忖着该如何恩威并施,笼络、威吓,想办法说服她,成为自己的女人。他也知道,这恐怕并不容易,这个女人非同一般,虽然自己并不了解她的脾气秉性,但从她能够驰骋疆场,杀敌死战,绝不投降,可见其性格刚烈,她又和那前秦皇帝苻登小儿可算“青梅竹马”,伉俪情深,身份高贵,虽然现在是自己的阶下之囚,被五花大绑,花容惨淡,有些狼狈,但神色坚定,并无丝毫慌乱与恐惧,想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对于这样的女子,看来还是要坦诚相待,表现自己足够的尊重与敬意。

    于是,在姚苌大账之中,短暂思量斟酌后,皇帝姚苌与被俘的毛皇后,开始了一番在史书当中也简略有所记载的言语“交锋”。

    毛皇后面对敌人的劝诱与“贼心”,鄙夷愤恨,她坚守大义,贞烈不屈,用尖锐的辞锋,如同钢针,直刺姚苌心窝,扎得姚苌恼羞交加,大失颜面,盛怒之下,再也不提劝降和纳妃之事,而是恶毒地用最残酷不堪的方式,结束了她年轻如火的生命。毛皇后的那些无畏而铿锵的话语,竟成了她最后的临终遗言,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