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安德平终于见到了那农民。刚刚商量到正题,手机响了。是副局长孙幼民打来的。电话一接通,孙幼民就质问道,现在都几点了,你怎么还没来上班?仿佛高压水枪里喷射出来的水,语气很硬也很冲。安德平小心地说,我在外面办点事,马上就回去。说完,不敢挂电话,等待着孙幼民的指示。孙幼民没再说什么,挂上了电话。
安德平是孙幼民的人,大家都这样说,安德平也这样认为。事实上,孙幼民对安德平的确很好,在安德平面前,孙幼民总是和颜悦色的。即使安德平说错了话,甚至做错了事,他也很少批评一句。在孙幼民面前,安德平也随意得多,不再是谨小慎微的样子。但现在,孙幼民突然发了火,安德平不敢怠慢,让那农民骑车送了他一程,然后拦了辆出租车,匆匆赶到单位。
安德平没急着去见孙幼民。安德平先找了个关系较好的同事,一打听,说是孙幼民在市里挨了批,回来时绿着脸,正见谁熊谁。因为什么呀?安德平问。好像拆迁房子有关,具体怎么回事不清楚,谁敢问呢?同事说完,关切地加了一句,这时候可别往枪口上撞。
安德平想了想,还是去敲孙幼民的门,小心翼翼地。孙幼民的情绪已经好多了。很快,安德平就弄清了,原来,孙幼民有个弟弟,住的地方要开发了。他有一套房子,要价较高,一直达不成拆迁协议。今天,市领导找孙幼民谈话了,指了两条路,要么,去做他弟弟的工作,按照规定标准接受赔偿;要么,他的副局长就地免职。孙幼民只好去劝弟弟。弟弟没等他说完,就说,哥,你知道那样我得损失多少钱吗?为了你的一个破局长让我损失那么多钱,你觉得值得吗?我这个弟弟呀,怎么就不考虑我的处境?孙幼民说这话时,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领导也是,我弟弟不愿拆迁,与我有什么关系,凭什么免我的副局长?安德平陪着小心说,就是,这分明是连坐嘛。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一套?唉,谁让咱是干部呢,人家能管住咱呀。孙幼民也叹口气,说,是呀,我要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领导也拿我没办法。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安德平也不知道。安德平立刻联想到了自己。孙幼民是个副处级干部,他弟弟的房子还是合法建筑,组织上都这样对他。如果自己买地建房,将来拆迁时组织上又会怎么对自己呢?房子不建了?可到嘴的肉又怎么能不吃呢。
祥瑞酒店里,安德平与赵安东对酌。安德平愁眉紧锁,一杯接一杯地端酒,只是不再像往常那样滔滔不绝地说话,而是沉默不语。赵安东说,德平,我知道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说出来,我们商量商量该怎么办?安德平又倒了一杯酒,举起杯说,没事,来,喝酒。说完,一饮而尽。赵安东也端起了杯,却没喝,直盯着安德平的眼睛说,德平,咱们兄弟这么多年交情了,你究竟遇到什么难事,连我都不能说吗?安德平也望着赵安东说,兄弟呀,我在你面前是没有任何**的,能有什么事不能和你说呢?我是不好意思说,怕说来你会看不起我。怎么会呢,赵安东说,我怎么会看不起你呢?安德平说,我想买地建房,不是为我,是为我爸妈。
安德平的父母住在老家农村。相隔几百里路,算不上太远,但安德平一年也不回去一次。父母倒是常来看他,给他送些蔬菜粮食之类的东西,每一次都风尘仆仆,每一次都大包小包。一年总要送上三五回。他与父母之间,就像高高飞翔的风筝,一头牢牢地牵挂着不肯放手,一头却拼命地想挣脱。对安德平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赵安东面前,父母成了他买地建房的最好理由。如果说买地建房是为了拆迁补偿,赵安东是不会帮他的,绝对不会。这一点安德平可以肯定。但如果说是为了父母,那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安德平就对赵安东说,他想把父母接到身边来住,一直都想。怎奈家太小,住不下。父母嫌太挤,又怕住一起会给他添麻烦,一直不愿意来。身为人子却不能在跟前尽孝,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安德平还说,他和父母商量了好几回,父母说倒是答应搬来,只是不想和他住在一起。他们的想法是,平时能多见几次面就行。不住一起就得买房子,那得好多钱呢,安德平说他没钱。再没钱也得尽孝呀,所以,他就在郊区看中了一块地,想买下来自己建房,把父母接过来住。
这些话,安德平说得十分真诚。说到动情处,眼睛竟然湿润了。此前,安德平多次演练过,但都没有这一次效果好。说完之后,安德平觉得自己都信了,赵安东一定也会信的。
事实上赵安东也真的信了。他说,按说呢,买地建房不是什么正当行为,但你是为了父母,我理解你。安德平叹口气说,可我不能出面去买地,你说该怎么办呢?赵安东疑惑地望着安德平问,为什么呢?安德平说,你知道,我大小是个副科长,住房情况要登记,自建房也要登记。如果组织上知道我自己私买土地建房,一定会处理我的。那样,我不但建不成房子,还会背个处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赵安东说,这倒是个难题。安德平倒了满满一杯酒,端起,一饮而尽。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说,爹妈养了我几十年,到老了我却不能在他们面前尽孝,你说活着还有什么劲呀。安德平说,用手擦了擦眼睛。赵安东说,德平,你要是不方便出面的话,我去帮你把地买下来。安德平抓赵安东的手说,兄弟,太谢谢你了。停顿了一下,安德平又说,这事我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安德平是孙幼民的人,大家都这样说,安德平也这样认为。事实上,孙幼民对安德平的确很好,在安德平面前,孙幼民总是和颜悦色的。即使安德平说错了话,甚至做错了事,他也很少批评一句。在孙幼民面前,安德平也随意得多,不再是谨小慎微的样子。但现在,孙幼民突然发了火,安德平不敢怠慢,让那农民骑车送了他一程,然后拦了辆出租车,匆匆赶到单位。
安德平没急着去见孙幼民。安德平先找了个关系较好的同事,一打听,说是孙幼民在市里挨了批,回来时绿着脸,正见谁熊谁。因为什么呀?安德平问。好像拆迁房子有关,具体怎么回事不清楚,谁敢问呢?同事说完,关切地加了一句,这时候可别往枪口上撞。
安德平想了想,还是去敲孙幼民的门,小心翼翼地。孙幼民的情绪已经好多了。很快,安德平就弄清了,原来,孙幼民有个弟弟,住的地方要开发了。他有一套房子,要价较高,一直达不成拆迁协议。今天,市领导找孙幼民谈话了,指了两条路,要么,去做他弟弟的工作,按照规定标准接受赔偿;要么,他的副局长就地免职。孙幼民只好去劝弟弟。弟弟没等他说完,就说,哥,你知道那样我得损失多少钱吗?为了你的一个破局长让我损失那么多钱,你觉得值得吗?我这个弟弟呀,怎么就不考虑我的处境?孙幼民说这话时,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领导也是,我弟弟不愿拆迁,与我有什么关系,凭什么免我的副局长?安德平陪着小心说,就是,这分明是连坐嘛。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一套?唉,谁让咱是干部呢,人家能管住咱呀。孙幼民也叹口气,说,是呀,我要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领导也拿我没办法。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安德平也不知道。安德平立刻联想到了自己。孙幼民是个副处级干部,他弟弟的房子还是合法建筑,组织上都这样对他。如果自己买地建房,将来拆迁时组织上又会怎么对自己呢?房子不建了?可到嘴的肉又怎么能不吃呢。
祥瑞酒店里,安德平与赵安东对酌。安德平愁眉紧锁,一杯接一杯地端酒,只是不再像往常那样滔滔不绝地说话,而是沉默不语。赵安东说,德平,我知道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说出来,我们商量商量该怎么办?安德平又倒了一杯酒,举起杯说,没事,来,喝酒。说完,一饮而尽。赵安东也端起了杯,却没喝,直盯着安德平的眼睛说,德平,咱们兄弟这么多年交情了,你究竟遇到什么难事,连我都不能说吗?安德平也望着赵安东说,兄弟呀,我在你面前是没有任何**的,能有什么事不能和你说呢?我是不好意思说,怕说来你会看不起我。怎么会呢,赵安东说,我怎么会看不起你呢?安德平说,我想买地建房,不是为我,是为我爸妈。
安德平的父母住在老家农村。相隔几百里路,算不上太远,但安德平一年也不回去一次。父母倒是常来看他,给他送些蔬菜粮食之类的东西,每一次都风尘仆仆,每一次都大包小包。一年总要送上三五回。他与父母之间,就像高高飞翔的风筝,一头牢牢地牵挂着不肯放手,一头却拼命地想挣脱。对安德平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赵安东面前,父母成了他买地建房的最好理由。如果说买地建房是为了拆迁补偿,赵安东是不会帮他的,绝对不会。这一点安德平可以肯定。但如果说是为了父母,那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安德平就对赵安东说,他想把父母接到身边来住,一直都想。怎奈家太小,住不下。父母嫌太挤,又怕住一起会给他添麻烦,一直不愿意来。身为人子却不能在跟前尽孝,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安德平还说,他和父母商量了好几回,父母说倒是答应搬来,只是不想和他住在一起。他们的想法是,平时能多见几次面就行。不住一起就得买房子,那得好多钱呢,安德平说他没钱。再没钱也得尽孝呀,所以,他就在郊区看中了一块地,想买下来自己建房,把父母接过来住。
这些话,安德平说得十分真诚。说到动情处,眼睛竟然湿润了。此前,安德平多次演练过,但都没有这一次效果好。说完之后,安德平觉得自己都信了,赵安东一定也会信的。
事实上赵安东也真的信了。他说,按说呢,买地建房不是什么正当行为,但你是为了父母,我理解你。安德平叹口气说,可我不能出面去买地,你说该怎么办呢?赵安东疑惑地望着安德平问,为什么呢?安德平说,你知道,我大小是个副科长,住房情况要登记,自建房也要登记。如果组织上知道我自己私买土地建房,一定会处理我的。那样,我不但建不成房子,还会背个处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赵安东说,这倒是个难题。安德平倒了满满一杯酒,端起,一饮而尽。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说,爹妈养了我几十年,到老了我却不能在他们面前尽孝,你说活着还有什么劲呀。安德平说,用手擦了擦眼睛。赵安东说,德平,你要是不方便出面的话,我去帮你把地买下来。安德平抓赵安东的手说,兄弟,太谢谢你了。停顿了一下,安德平又说,这事我不想让其他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