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黑夜中听到对方急促的呼吸声
“你怎么样?”智明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紧张起来。当年那熊熊火焰烧向自己的时候,也未必如此时这般恐惧。
智清听到那小孩子恶作剧后蹦跳着离开的脚步声,笑着说:“一个小孩子的把戏,还能要了我的命?”
可是,他心里却暗暗发沉。那只小小的石子,从他耳后扫过,不知道射向何处,耳后深觉火辣般疼痛。这射石子的功力却不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所能拥有的。那石子若不幸打入人的要害,性命堪忧。
智清摇头,却发现自己与智明鼻尖几乎相贴,黑夜中听到对方急促的呼吸声。
连忙起身,扶起她。两个人此时却沉默不语。寒冷的风钻过密集的秃槐枝叶,旋转在上空。滤过了这些烦恼与喧嚣之后,听到寺院的钟声徐徐响起,才知道已经三更。今日的劫难虽然已经过去,但明日是否还会否极泰来?
苏明婉要的如果不只是那面具,那眼前的智明该如何应对?那叶准又是什么目的,何苦又为难那个苏明婉那样的清艳佳人呢?
智清回到禅房,第一次失眠了。眼前那本《黄石公三略》纸页发黄,散发着陈旧腐浊的气息。智清自然知道,越是好书,翻看的人越多,才会这样陈旧。虽说是兵书,但寺院的僧人不问世事,闲暇时分拿它来打发寂寥时光也是有的。说什么四大皆空,到底都是肉眼凡胎,在这群雄逐鹿、狼烟四起的乱世,虽然生灵涂炭,却也多了几分建功立业的机会,若有机会能上沙场,都比在这荒山野寺寂寞一生、无所事事要强得多。
那佛经上的说理虽是高深莫测,却也隔离了几分生趣。 倒不如这兵书实用,若真是遇到劫难,也许会有用武之地。战争与佛寺,是两块永远背离的土地,一边是杀戮,一边是淡泊,也或许此生都难以涉及。
就这般想着,已然入了梦境。
次日清晨,智清还没从睡梦中醒来,便听到外边砸门的声音:“智清快起来,大师兄让你把藏经阁的经书送到前殿去。”
“什么书?”智清朦胧之中看了一眼手中还握着的《黄石公三略》,嘀咕着。
“大师兄给你拟了单子,有《金刚经》,《华严经》第一十六卷,《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七卷……大师兄说,这是我们寺院捐资最多的邵老爷要的,一定不能怠慢,让你赶紧在午时三刻前都找齐全,搬到偏殿贵宾阁去。”
智清应声,起来打开了房门,收了单子,看那上边密密麻麻写了一整篇佛经典籍,便按那上边所写,到藏经阁搜罗了大约一个时辰,方才将那单子上所写一一找齐。他将经书放置在一个木箱,用布带捆了,一路艰难地背到前殿。
刚把木箱放置在门前,耳边便听到大师兄智云恭维谄媚的声音:“邵老爷请放心,夫人要的佛经小僧已经抄写了大半,再有几日就可大功告成,到时候会派人亲自送到府上。”
里边顿时传来一个鼻音厚重的声音:“有劳大师了!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家夫人爱佛法成痴,前些日子亲自上京城去听天竺高僧讲经,还求了许多佛偈,只是那些佛偈都是天竺文,实在不能解啊,能否劳烦大师给译了来,好解了我那夫人的心病?”
“这……”只听智云踌躇了片刻,沉吟道,“请邵老爷放心,小僧一定竭心尽力,圆了夫人的心愿。”
“好,那就劳烦大师了。”
听到这里,见竹帘掀起,智云走了出来,看到智清,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发泄之地,于是大声叱责起来:“耽搁了这么久才来?让邵老爷都等急了,真是不长进的东西!”
智清“哼”了一声,不与他计较,低声说:“这些东西都是多年未曾用过的,所以找起来才费力些,但所幸的是都是完整的。”
智云白了他一眼,朝房中恭敬说道:“邵老爷,让您久等了,小寺僧人初来乍到,不熟悉本寺的规矩,您别见怪!”
“不妨事,这也是难为你们了!我家夫人不知道得了哪位高僧的点拨,非要找这些经书研习揣摩,我也拿她没有办法。”
智清听着这话,转瞬看到门帘又一掀,出来一个微微发福、富贵打扮的中年男子。那男子一脸慈笑,双目炯炯有神,并没有想象中的市侩之气。
智云讪笑着应声:“邵老爷放心,这些经书别说是夫人借去看看,就是全部送给夫人也是应该的。我这就叫人给送到府上去……”
邵老爷摆手点头笑说:“那就烦劳各位大师了……”
“智清,这差事就交给你了……给邵老爷送到山下去,要小心,不得懈怠,知道么?”
智清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对智云这种人此时非但不能与他顶撞,还要恭眉顺眼,不可逆他,于是并不争辩,低头应声,按照吩咐行事。
这一趟差事果然不轻松,足足几十斤经书,装到一只木箱里,智清花了一个时辰才背到山下邵家的马车上,待重新爬进山门,已经累得精疲力竭。
刚刚走进藏经阁楼下,蓦地抬头看到,那个叫沧海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爬到楼上,头顶上顶着一本书,正从窗口朝自己作着鬼脸。
“这是佛门圣地,你这样的小孩子来做什么?”智清每次看到这个诡异的孩童便觉得脊背发凉。
小沧海嘻嘻一笑:“智清师傅,我娘让我帮她找本佛经诵诵,说是博大精深的佛法能去了她的心疼病。”
“要借佛经一定要经过监寺的首肯,还要找当日的执事僧登记在册才行,小僧只是各扫地僧,无权应了此事。”智清爬上楼去,将那小鬼头扯了下来,想让他立即离开这里。
“智清师傅,我娘说,她已经有了开过光的佛器,还想找些浅显易读的佛经来诵读,就烦劳监寺大师一次便罢。”小沧海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件东西给他。
原来竟然是颗黝黑通透的玉珠子。
智清看这小小孩童竟然学会了贿赂,更是厌恶之极。于是硬起心肠,推开了那双冰凉的小手:“君子不夺人所爱,小施主,请回去吧,恕小僧不能从命!”
小沧海吐了吐舌头,忽然从背后抓起一本线装厚书,身形急速扭转,一弯腰,竟然从智清身下挣脱了开去,然后如小兔子一般飞快地冲出藏经阁,朝前殿飞奔而去。
“不好!”智清情急之下发现小沧海拿去的正是邵老爷要的经书之一,于是不假思索追了出去。
可是那小沧海竟然犹如鳅鱼般水滑,转瞬就不见踪影。
智清找了几个院落,仍然无所获,便懊丧地回到藏经阁,心想待有空去找他的母亲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
谁料令他大吃一惊,藏经阁遍地狼藉,到处都是被抛弃的书籍,明显是有人进来翻找过什么。待清点后,智清惊诧万分,珍贵的典籍并不缺少,独独缺了那几本带梵文的经书。
智清听到那小孩子恶作剧后蹦跳着离开的脚步声,笑着说:“一个小孩子的把戏,还能要了我的命?”
可是,他心里却暗暗发沉。那只小小的石子,从他耳后扫过,不知道射向何处,耳后深觉火辣般疼痛。这射石子的功力却不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所能拥有的。那石子若不幸打入人的要害,性命堪忧。
智清摇头,却发现自己与智明鼻尖几乎相贴,黑夜中听到对方急促的呼吸声。
连忙起身,扶起她。两个人此时却沉默不语。寒冷的风钻过密集的秃槐枝叶,旋转在上空。滤过了这些烦恼与喧嚣之后,听到寺院的钟声徐徐响起,才知道已经三更。今日的劫难虽然已经过去,但明日是否还会否极泰来?
苏明婉要的如果不只是那面具,那眼前的智明该如何应对?那叶准又是什么目的,何苦又为难那个苏明婉那样的清艳佳人呢?
智清回到禅房,第一次失眠了。眼前那本《黄石公三略》纸页发黄,散发着陈旧腐浊的气息。智清自然知道,越是好书,翻看的人越多,才会这样陈旧。虽说是兵书,但寺院的僧人不问世事,闲暇时分拿它来打发寂寥时光也是有的。说什么四大皆空,到底都是肉眼凡胎,在这群雄逐鹿、狼烟四起的乱世,虽然生灵涂炭,却也多了几分建功立业的机会,若有机会能上沙场,都比在这荒山野寺寂寞一生、无所事事要强得多。
那佛经上的说理虽是高深莫测,却也隔离了几分生趣。 倒不如这兵书实用,若真是遇到劫难,也许会有用武之地。战争与佛寺,是两块永远背离的土地,一边是杀戮,一边是淡泊,也或许此生都难以涉及。
就这般想着,已然入了梦境。
次日清晨,智清还没从睡梦中醒来,便听到外边砸门的声音:“智清快起来,大师兄让你把藏经阁的经书送到前殿去。”
“什么书?”智清朦胧之中看了一眼手中还握着的《黄石公三略》,嘀咕着。
“大师兄给你拟了单子,有《金刚经》,《华严经》第一十六卷,《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七卷……大师兄说,这是我们寺院捐资最多的邵老爷要的,一定不能怠慢,让你赶紧在午时三刻前都找齐全,搬到偏殿贵宾阁去。”
智清应声,起来打开了房门,收了单子,看那上边密密麻麻写了一整篇佛经典籍,便按那上边所写,到藏经阁搜罗了大约一个时辰,方才将那单子上所写一一找齐。他将经书放置在一个木箱,用布带捆了,一路艰难地背到前殿。
刚把木箱放置在门前,耳边便听到大师兄智云恭维谄媚的声音:“邵老爷请放心,夫人要的佛经小僧已经抄写了大半,再有几日就可大功告成,到时候会派人亲自送到府上。”
里边顿时传来一个鼻音厚重的声音:“有劳大师了!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家夫人爱佛法成痴,前些日子亲自上京城去听天竺高僧讲经,还求了许多佛偈,只是那些佛偈都是天竺文,实在不能解啊,能否劳烦大师给译了来,好解了我那夫人的心病?”
“这……”只听智云踌躇了片刻,沉吟道,“请邵老爷放心,小僧一定竭心尽力,圆了夫人的心愿。”
“好,那就劳烦大师了。”
听到这里,见竹帘掀起,智云走了出来,看到智清,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发泄之地,于是大声叱责起来:“耽搁了这么久才来?让邵老爷都等急了,真是不长进的东西!”
智清“哼”了一声,不与他计较,低声说:“这些东西都是多年未曾用过的,所以找起来才费力些,但所幸的是都是完整的。”
智云白了他一眼,朝房中恭敬说道:“邵老爷,让您久等了,小寺僧人初来乍到,不熟悉本寺的规矩,您别见怪!”
“不妨事,这也是难为你们了!我家夫人不知道得了哪位高僧的点拨,非要找这些经书研习揣摩,我也拿她没有办法。”
智清听着这话,转瞬看到门帘又一掀,出来一个微微发福、富贵打扮的中年男子。那男子一脸慈笑,双目炯炯有神,并没有想象中的市侩之气。
智云讪笑着应声:“邵老爷放心,这些经书别说是夫人借去看看,就是全部送给夫人也是应该的。我这就叫人给送到府上去……”
邵老爷摆手点头笑说:“那就烦劳各位大师了……”
“智清,这差事就交给你了……给邵老爷送到山下去,要小心,不得懈怠,知道么?”
智清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对智云这种人此时非但不能与他顶撞,还要恭眉顺眼,不可逆他,于是并不争辩,低头应声,按照吩咐行事。
这一趟差事果然不轻松,足足几十斤经书,装到一只木箱里,智清花了一个时辰才背到山下邵家的马车上,待重新爬进山门,已经累得精疲力竭。
刚刚走进藏经阁楼下,蓦地抬头看到,那个叫沧海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爬到楼上,头顶上顶着一本书,正从窗口朝自己作着鬼脸。
“这是佛门圣地,你这样的小孩子来做什么?”智清每次看到这个诡异的孩童便觉得脊背发凉。
小沧海嘻嘻一笑:“智清师傅,我娘让我帮她找本佛经诵诵,说是博大精深的佛法能去了她的心疼病。”
“要借佛经一定要经过监寺的首肯,还要找当日的执事僧登记在册才行,小僧只是各扫地僧,无权应了此事。”智清爬上楼去,将那小鬼头扯了下来,想让他立即离开这里。
“智清师傅,我娘说,她已经有了开过光的佛器,还想找些浅显易读的佛经来诵读,就烦劳监寺大师一次便罢。”小沧海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件东西给他。
原来竟然是颗黝黑通透的玉珠子。
智清看这小小孩童竟然学会了贿赂,更是厌恶之极。于是硬起心肠,推开了那双冰凉的小手:“君子不夺人所爱,小施主,请回去吧,恕小僧不能从命!”
小沧海吐了吐舌头,忽然从背后抓起一本线装厚书,身形急速扭转,一弯腰,竟然从智清身下挣脱了开去,然后如小兔子一般飞快地冲出藏经阁,朝前殿飞奔而去。
“不好!”智清情急之下发现小沧海拿去的正是邵老爷要的经书之一,于是不假思索追了出去。
可是那小沧海竟然犹如鳅鱼般水滑,转瞬就不见踪影。
智清找了几个院落,仍然无所获,便懊丧地回到藏经阁,心想待有空去找他的母亲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
谁料令他大吃一惊,藏经阁遍地狼藉,到处都是被抛弃的书籍,明显是有人进来翻找过什么。待清点后,智清惊诧万分,珍贵的典籍并不缺少,独独缺了那几本带梵文的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