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乐章 生死书(1)
他叫陆小山,名字都想好了,我要说的是这样一个人,他似乎有点傻,或者笨,别以为傻和笨这是个不太好的词,你把它看成是单纯和天真,简单,质朴,善良,内心没有算计和杂念,在生活的道路上,他可能比常人走的慢一些,他的步伐也像他的人一样呆萌,噢,现在的词真好,你看呆萌,就比笨听起来顺耳一些。我们经常会听到夸奖一个人时你会说,他真聪明,而他有些笨拙这样的话你很难认为这是赞美。
在我还是个青年的时候,我也这样认为,谁要是说我反应慢,脑子不太好使唤看起来蠢蠢的,我肯定不会高兴,但是现在我已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事,在我充满沧桑的有限的生命中,我终于以自我备受**的心灵与面容,悟到其实聪明和笨拙如果让我此时此刻来选择,我选的不会是聪明。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陆小山定位成这样一个角色的原因,尽管在现实中人人都希望自己有颗聪明的头脑,但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与智商指数不那么高的人相比,还是后者占据多数,而陆小山正是在这平凡的生命中,拥有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他从外省来到北京,他经常成为被人嘲笑的对像,他一路走来,看上去,他一直在失去,但其实他的失去就是他的得到,包括幸福和爱情。这时候应该有一个与他相反的人物出现,对,那个人就是常人眼中的聪明人,他和小山是同学,他们同时在做件什么事情,在这件事的开始和结束的过程中,小山一直以一个真诚善良的形像出现,而那个聪明人当然是相反的,比如,他们在开公司,或者比公司小一点的什么事儿,总之是做同一种生意。小山诚实,他获取了一个极好的情报,如果他不告诉那个聪明人,他自己极可能获得最后的利益,当然,他不会这样做,他把情报传递给了那个聪明人,其实这时候呢,聪明人,也同时获知了这个情报,但是他却隐瞒下来,没有告诉小山,他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感谢小山告诉了他。后来,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就是他们的这个情报是错误的,有一天,聪明人知道了这个情报是错误的,而小山却并不知道,聪明人没有告诉小山,情报是假的,聪明人停止了他的事业,小山按照这个错误的情报继续进行。事情的戏剧性在于,到了最后,原来聪明人获知的情报是假的这个消息,其实是错误的,就是说,情报还是之前的那个情报,是聪明人搞错了,聪明人以为他不告诉小山情报是假的,他就可以从中渔利,让小山失败垮掉,当然,事情的结果是他自己垮掉了。
在他们要做什么事情的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困难,使这个想法无法继续,于是,小山的故事决定放弃。
本来想迎难而上,继续沿着这个故事走下去,可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那天中午我见到了晓葵。
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在关于小山的那个梗里,其实想说的是无论是北京这个城市,还是生活在这城市里的人,我们缺失的不是智慧的头脑而是伟大的心灵,我们不是走慢了,而是跑得太快了,我们看似得到了很多,比如,楼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还有车,还有别的其他的许许多多,但其实与我们得到的相比,我们丢失了很多更为宝贵的,甚至比生命还要珍贵的东西,那些我们毁灭掉的也许目前还看不到它的巨大危害,但它却潜伏在我们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里,或许你也已经看到了,可是你却停不下向前奔跑的脚步。有时候拥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并不是件多么值得炫耀与骄傲的事情,因为你的头脑不能让你的心灵丰富,但是,如果你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它可能会实现你头脑中达不成的心愿,比如,小山和聪明人的故事。
后来,也想过取消聪明人的设置,只讲小山的故事好了,就说一个笨拙质朴的青年怎样在看似行动缓慢的路上,成为一个很多聪明人想达成而没有达成的那些心愿,完成他们一生追逐的梦想和目标,在这人潮涌动心绪浮躁的北京。
仔细想想倒也不完全因为晓葵的出现,放弃了小山,因为无论是小山和聪明人,还是小山一个人的单独走向,都可能需要大量的铺垫与层层设置,时间和容量的问题,这个可能是关键。
晓葵遇上了陆小山,陆小山这时候的身份可以有两个,一个仍是他原来的样子,再给他加一个特质,当然也不是强加于他,是他从前那些性格里面或者说天性里有可能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那就是对于事物的执念,也可以叫一根筋,或者笨之类的也解释得通。
小山的另一个身份,是学者,对,他原来的身份,不是学者,现在呢,他是个学者,他的本性可以不变,仍是原来那样,谁说笨人就不能成为学者呢,铁棒磨成针,一定比那些原本就尖利的针更具有价值,当然,如果你不认可,也可以改变一下,让他是个善良的聪明人,然后成为了一个学者,至于是哪个专业的这个倒也不重要,哲学,科学,基本上是这两个方面吧。
让晓葵来讲这个故事。
故事其实也不很复杂,小山如果是个普通青年的话,他和小蚕就是中学同学,对,又增加了一个人物,小蚕,小山的妻子。
小山是因为爱情来到了北京,他上的是当地一所农业大学,小蚕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他在高中时候爱上小蚕,他不是两手空空来到北京,他从农业大学毕业以后自己开了家鹿场,他的家乡在东北,鹿场后来被他卖了,他带着钱,也不是很多,但可以够交北京房子的首付,这样他们在北京天通苑买了房子,结了婚,生了个女儿叫小花,小花三岁那年,小蚕病逝,肺癌。
晓葵遇见小山的时候,是小蚕离开七年之后。
如果小山是个学者,小山和小蚕可以是大学同学,毕业几年后他们攒钱买了房子,依然是付的首付,每月还贷,其他情况和小山是个普通青年状况一样。
总之不管小山是个普通青年还是个学者,晓葵遇见了小山。
好吧,下面的故事中我们还是把小山定位成一个普通青年吧。
小山是个普通青年。
从这儿开始以晓葵的角度进入:
忘记是在哪里读过这样一段话,我也只是记得大概的意思,是说人生有时就好比是一列开往坟墓的火车,中途会有人下车,那个和你在一起坐在你身边的人她先走了,但是她只是人走了,她的魂儿却没有走,然后你来了,你坐在了她的位置上,可是他的灵魂里充满了关于她的回忆,现在的你,只是你的人坐在了这里,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她。
对于小山来说,小蚕就是那个先下车的人,而我的悲剧也正在于此。所有的一切,以我之前无法预知的节奏,贯彻始终。
天通苑的房子在小蚕走了以后,一直保持着她那天夜里离开时候的样子,房间所有摆设,她用过的物品,衣服,书,电脑,手机,化妆品,浴室里,厨房以及客厅,什么都没有改变。房子既没有出租也没有卖掉,他只是卖掉了车子,加上他之前的一些积蓄,在紫城嘉园另买了套房子,以按揭的方式。
小蚕是在家里走的,在化疗的后期,她被他接回了家,一直到她昏迷一直到她离世。
小山每个星期的周末都会回到天通苑住一个晚上,睡在他们从前睡过的床上,房间里其他的物品他什么也不动,只是打扫下灰尘,有时,节假日也会去。
我后来看见的他写给小蚕的信,就是他每次来这里的时候写下的,我把它拷下来,我发给你,你自己看吧。
下面是晓葵发来的小山写给小蚕的信,信很多也很长,我不可能全部把它放在这里,我选了其中几段,我是截取的几个段落和其中部分文字,所以可能你读起来会感到这些文字之间毫无关联,因为它是不同的时日年份不同的心境下写出来的。
在我还是个青年的时候,我也这样认为,谁要是说我反应慢,脑子不太好使唤看起来蠢蠢的,我肯定不会高兴,但是现在我已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事,在我充满沧桑的有限的生命中,我终于以自我备受**的心灵与面容,悟到其实聪明和笨拙如果让我此时此刻来选择,我选的不会是聪明。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陆小山定位成这样一个角色的原因,尽管在现实中人人都希望自己有颗聪明的头脑,但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与智商指数不那么高的人相比,还是后者占据多数,而陆小山正是在这平凡的生命中,拥有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他从外省来到北京,他经常成为被人嘲笑的对像,他一路走来,看上去,他一直在失去,但其实他的失去就是他的得到,包括幸福和爱情。这时候应该有一个与他相反的人物出现,对,那个人就是常人眼中的聪明人,他和小山是同学,他们同时在做件什么事情,在这件事的开始和结束的过程中,小山一直以一个真诚善良的形像出现,而那个聪明人当然是相反的,比如,他们在开公司,或者比公司小一点的什么事儿,总之是做同一种生意。小山诚实,他获取了一个极好的情报,如果他不告诉那个聪明人,他自己极可能获得最后的利益,当然,他不会这样做,他把情报传递给了那个聪明人,其实这时候呢,聪明人,也同时获知了这个情报,但是他却隐瞒下来,没有告诉小山,他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感谢小山告诉了他。后来,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就是他们的这个情报是错误的,有一天,聪明人知道了这个情报是错误的,而小山却并不知道,聪明人没有告诉小山,情报是假的,聪明人停止了他的事业,小山按照这个错误的情报继续进行。事情的戏剧性在于,到了最后,原来聪明人获知的情报是假的这个消息,其实是错误的,就是说,情报还是之前的那个情报,是聪明人搞错了,聪明人以为他不告诉小山情报是假的,他就可以从中渔利,让小山失败垮掉,当然,事情的结果是他自己垮掉了。
在他们要做什么事情的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困难,使这个想法无法继续,于是,小山的故事决定放弃。
本来想迎难而上,继续沿着这个故事走下去,可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那天中午我见到了晓葵。
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在关于小山的那个梗里,其实想说的是无论是北京这个城市,还是生活在这城市里的人,我们缺失的不是智慧的头脑而是伟大的心灵,我们不是走慢了,而是跑得太快了,我们看似得到了很多,比如,楼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还有车,还有别的其他的许许多多,但其实与我们得到的相比,我们丢失了很多更为宝贵的,甚至比生命还要珍贵的东西,那些我们毁灭掉的也许目前还看不到它的巨大危害,但它却潜伏在我们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里,或许你也已经看到了,可是你却停不下向前奔跑的脚步。有时候拥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并不是件多么值得炫耀与骄傲的事情,因为你的头脑不能让你的心灵丰富,但是,如果你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它可能会实现你头脑中达不成的心愿,比如,小山和聪明人的故事。
后来,也想过取消聪明人的设置,只讲小山的故事好了,就说一个笨拙质朴的青年怎样在看似行动缓慢的路上,成为一个很多聪明人想达成而没有达成的那些心愿,完成他们一生追逐的梦想和目标,在这人潮涌动心绪浮躁的北京。
仔细想想倒也不完全因为晓葵的出现,放弃了小山,因为无论是小山和聪明人,还是小山一个人的单独走向,都可能需要大量的铺垫与层层设置,时间和容量的问题,这个可能是关键。
晓葵遇上了陆小山,陆小山这时候的身份可以有两个,一个仍是他原来的样子,再给他加一个特质,当然也不是强加于他,是他从前那些性格里面或者说天性里有可能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那就是对于事物的执念,也可以叫一根筋,或者笨之类的也解释得通。
小山的另一个身份,是学者,对,他原来的身份,不是学者,现在呢,他是个学者,他的本性可以不变,仍是原来那样,谁说笨人就不能成为学者呢,铁棒磨成针,一定比那些原本就尖利的针更具有价值,当然,如果你不认可,也可以改变一下,让他是个善良的聪明人,然后成为了一个学者,至于是哪个专业的这个倒也不重要,哲学,科学,基本上是这两个方面吧。
让晓葵来讲这个故事。
故事其实也不很复杂,小山如果是个普通青年的话,他和小蚕就是中学同学,对,又增加了一个人物,小蚕,小山的妻子。
小山是因为爱情来到了北京,他上的是当地一所农业大学,小蚕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他在高中时候爱上小蚕,他不是两手空空来到北京,他从农业大学毕业以后自己开了家鹿场,他的家乡在东北,鹿场后来被他卖了,他带着钱,也不是很多,但可以够交北京房子的首付,这样他们在北京天通苑买了房子,结了婚,生了个女儿叫小花,小花三岁那年,小蚕病逝,肺癌。
晓葵遇见小山的时候,是小蚕离开七年之后。
如果小山是个学者,小山和小蚕可以是大学同学,毕业几年后他们攒钱买了房子,依然是付的首付,每月还贷,其他情况和小山是个普通青年状况一样。
总之不管小山是个普通青年还是个学者,晓葵遇见了小山。
好吧,下面的故事中我们还是把小山定位成一个普通青年吧。
小山是个普通青年。
从这儿开始以晓葵的角度进入:
忘记是在哪里读过这样一段话,我也只是记得大概的意思,是说人生有时就好比是一列开往坟墓的火车,中途会有人下车,那个和你在一起坐在你身边的人她先走了,但是她只是人走了,她的魂儿却没有走,然后你来了,你坐在了她的位置上,可是他的灵魂里充满了关于她的回忆,现在的你,只是你的人坐在了这里,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她。
对于小山来说,小蚕就是那个先下车的人,而我的悲剧也正在于此。所有的一切,以我之前无法预知的节奏,贯彻始终。
天通苑的房子在小蚕走了以后,一直保持着她那天夜里离开时候的样子,房间所有摆设,她用过的物品,衣服,书,电脑,手机,化妆品,浴室里,厨房以及客厅,什么都没有改变。房子既没有出租也没有卖掉,他只是卖掉了车子,加上他之前的一些积蓄,在紫城嘉园另买了套房子,以按揭的方式。
小蚕是在家里走的,在化疗的后期,她被他接回了家,一直到她昏迷一直到她离世。
小山每个星期的周末都会回到天通苑住一个晚上,睡在他们从前睡过的床上,房间里其他的物品他什么也不动,只是打扫下灰尘,有时,节假日也会去。
我后来看见的他写给小蚕的信,就是他每次来这里的时候写下的,我把它拷下来,我发给你,你自己看吧。
下面是晓葵发来的小山写给小蚕的信,信很多也很长,我不可能全部把它放在这里,我选了其中几段,我是截取的几个段落和其中部分文字,所以可能你读起来会感到这些文字之间毫无关联,因为它是不同的时日年份不同的心境下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