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大先生和小脚老太
    《钟大先生和小脚老太》

    日本鬼子火烧二沟这个临澄子河而居的小镇时,从镇子东、西两头各放了一把火,人倒是都跑了,撑船逃到对岸的卸甲藏在油麦地里。二沟和卸甲一河之隔,却没有一座桥,往来都是竹篙子撑船,摆渡也是有的,靠的是人划桨,是要收费的。大火烧了两天一夜,烧到镇中心的钟大先生家时,新四军来了,火被救下来了,日本人跑了。钟大先生家是二沟镇上唯一留下的三面环廊的木质结构的屋子。

    钟大先生办过私塾,是个私塾先生,镇上人都尊他为钟大先生。大儿子参加了新四军,经常在里下河的临泽、横泾、周山一带抗日打游击。有的人说他抗战死了,有的人说他夜里回家探望钟大先生,被日伪军知道了,夜里来搜,他一个猛子扎进澄子河游到对岸,和陈毅、粟裕部队转战其它战场了。多年后,家乡人才知道他已是北京某军区司令员了。

    钟大先生的确有个先生样子,肤白而且清瘦,没有种田人的藜黑。一身长袍清清爽爽,大夏天穿着缎织的雅灰色的睡衣睡裤,很是讲究。堂屋地铺的是青色地砖,荫凉!堂屋挂的是大幅的:天地国亲师。堂屋两边厢屋抄手长廊合抱,南边也有厢屋合围,都是木质地板,木格窗户,开合窗户都是用屉子开合,纸糊的窗眼。中间一个天井。钟大先生喜欢在天井里打拳,有时在天井里吟哦昆曲,一板一眼。老先生只有出恭时才出大门边,族里婚丧嫁娶,一概都由过继的儿子打理。大儿子走后,好像过继了一个外甥,开枝散叶。三个孙子孙女,独喜欢聪明伶俐的大孙女,亲自教她念书写字,取名秋红,并不按族谱排行,喻意秋果累累,万紫千红,胜利在望的意思。

    小脚老太,并不知道她姓什么,从哪里来的,有人说是地主的小老婆,地主死了,就跑到这个镇子买了一间屋。也有人说是三垛哪个堂子的,年老色衰,跑到乡下来了。门一开就是支的锅灶,有一个方桌吃饭,老爷柜,摆放蜡烛台神像的地方,后来人们又改称主席台。隔了一道墙,里面是一张床,还有一口木头棺材。棺材搁的比她的床还高,红彤彤的。

    老太太娇小瘦弱,却是白净清雅,头上梳的发髻,簪一根银簪子,戴一只玉手镯。同样是月白色小袄,配着黑色裹脚裤,两只藕粽似的小脚,走路好似风掠残柳。有人说她有体己,在那口大棺材内,棺材内有她的老衣,有凤珠霞佩,红袄蓝靴。有心肠不好的人造次去找摸她,见她穿着老衣躺在棺材里,那人吓得半死。

    小脚老太虽是一个人过,生活却不搭浆,喜欢吃鱼。扳䉕的,倒护篓子的,掏蟹打鳌的,去集市场换钱都喜欢在她门前拢一拢。她吃的并不多,有时几条昂嗤,或两条长鱼开水锅里一烫划开,汆一把韭菜,熬一碗汤。更多的是烧杂鱼,硬头鲹,虎头鲨,草鱼头子,小虾石蟹一起煮。中午做饭的时候,把晚饭就带好了,锅膛门口扫的一根草屑都没有。冬天就把饭盛好放在草编的饭焐里,天未黑就吃饭**,灶台里不留一点火星。

    钟大先生和小脚老太虽住在一个镇上,一个是文人雅士,一个是市井俗妇,并无交集,日本人的这把火却把他们拴在了同一个船上。

    小脚老太太照倒是从锅底狠命地抹了一把锅灰抹在脸上,去了银鐕,褪了手镯,披头散发,从棺材内抠抠索索掏出一包东西揣在怀里,被人群裹挟着上了逃往油麦地的船。

    小脚老太太的棺材终究是没有留下来,被日本人的大火烧掉了,老太太如丧考妣,捶胸顿足,整个人像丢了魂,风一吹都要倒了。钟大先生出面拉头,叫上族里的后生,在老太太旧址按原样垒了土坯房,照例,她的床头,还是有一口红漆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