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宅大院文宅人(一)
我自认为,我的一家在江州市区的仓巷小有名气。我也在优渥的生活环境里慢慢长大。 ——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
文建国的家,坐落在长江南岸古城江州市市区中心的边缘地带,一个叫着仓巷的巷子里。
说起江州,自然得说金山寺。
文建国记得有关金山的故事,首先就是唐僧的故事。长大以后,每每有人问起江州金山寺的出处,文建国皆曰,《西游记》第八回《附录》篇云:陈萼——表字光蕊,“幼而学,壮而行”,长安“廷试三策,唐王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为丞相小姐温娇楼上抛下绣球打中,“同携素手,共入兰房。”次日唐太宗即命陈光蕊为江州州主,光蕊携娇妻前赴江州上任。
话说光蕊赴任途中遭遇劫难,有龙王恩将恩报,化险为夷。其妻身怀有孕,被歹人挟持,勉强相从。后温娇生子,为避歹人加害,抛子于江中一片木板之上,有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相救,取乳名江流。江流长到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后有朝廷惩治歹人,剜取心肝,祭奠光蕊。光蕊死而复生,夫妻母子父子团圆。“陈萼任学士之职,随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温娇却“从容自尽”,令人唏嘘。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主人翁从此出场,而有吴承恩之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
建国说的故事,扣人心弦,往往使人动容。他好像也是在传播一条教人从善的理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文建国终身信奉与人为善的理念。
文建国的家原本是九进九院,是仓巷一带有名的大户人家,后来几经风雨,岁月蹉跎,在建国出生时,只保留下三进三院了。
一个偌大的院落,四周草木遮蔽,叫不出名堂的蔓藤枝枝叶叶爬满了围墙。院子大门两旁是一对石雕麒麟,左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一尺见方的花岗岩石雕,四周是龙凤呈祥的图案,中间用大篆刻有“文宅”两字。院子大门上有一幅时常更新的对联,或“书香门第花自开,道德人家春常在”;或“春到门上增瑞气,日临窗台起祥光”。进入21世纪以后,有市政府在门前右侧竖立了一块石碑,石碑高160公分(含底座),宽80公分的石碑,把个“文宅”放大了若干倍,上书“江州市优秀历史建筑——文氏民居(清末)”。文家大院成为江州文物保护建筑了。
跨上三级大青石台阶,推开院落黑色厚重的大门,弯过照壁墙,迎面突然开朗,别开洞天,两株高大壮实的银杏树和一塘池水同时映入眼帘。
银杏树雌雄各一。树高约20余公尺,直径约0.8公尺。春夏秋三季,树干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姿态优美,特别是在盛夏时节,树荫下似有天然空调,清凉自在。立冬前后一段时间,落叶黄得发亮,或似金色的蝴蝶漫天飞舞,或似满地黄金甲,蔚为壮观。“黄金甲”出自黄巢的“菊花”,知道的人不多,后来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铺天盖地而来,普及了“黄金甲”,影视作品的影响不可小觑。
池塘中央矗立着一座小巧玲珑的凉亭;初春荷叶摇曳,盛夏荷花竞放,仲秋莲蓬累累,无不带来勃勃生机,即便是深冬的枯枝败叶上残存着的霜雪,似乎也预示着春天不远了。
一径两米宽的小青砖地面,衔接处有青苔痕迹,依傍着池塘蜿蜒着向北延伸至主人的宅落。路径的右边是扒跟草铺就的一小爿空地,微型的小桥流水、沙滩秋千、假山雕刻、盆景鱼池、石桌石凳历历在目,俨然一座儿童的乐园。
房屋高大气派,半人高的石基,青砖黑瓦,飞檐门头上有雕花,前后三进一式的超宽大七架梁,东西两侧各有厢房数间,组合成两个小四合院。
文宅的建筑,整体上具有晚清风格。砖木结构,马头墙,院落的东边有一条狭长的回廊连接着各进的侧门,回廊的墙壁上镶有些许精细典雅的苏派砖雕和漏窗,以及名家石碑一二,至于木雕门拱、木雕花板、木雕角花更是随处可见。后面原有的六进六院长期租赁给人,到了1937年偏偏又被日本人的炸弹给毁了,慢慢就变成了一块荒地。后来不知道有谁们,将那块荒地打理成了一块又一块的庄稼地,有的与原先的庄稼地连成一体,有的独立成畦,文家也没有人出面去烦它,时间一长,就说不清哪是哪了。似乎谁在上面种上了庄稼,土地就自然归属谁了。这要放在后来兴起的房地产开发热的局面中,文家是要发大财的。
可文家也许正中了那句颇具中国特色的俗语,富不过三代。到了建国这一代人,既有无暇顾及的意思,也有不屑一顾的意思。人,是国家的;人的物,自然也是国家的了。不是一直有人宣传,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么。没了就没了吧!
文家自家人居住的前面三进三院保存得相对完好。像这样所谓大户人家的房屋,一般都是闹中取静,曲径通幽。文宅自然也不例外。大院外面的两侧,东面是一爿小竹林,西面是一片白杨树林,再远处一点的西面就是杨柳垂岸的大运河,向北是涛声不绝的扬子江夹江,西北角的不远处就是江河交汇口。文宅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多有极普通的砖瓦房,还有许多简单的滚地龙和茅草屋。
第一进正堂屋正中有一张红木八仙桌,两张红木茶几,六张红木太师椅子按部就班。这套红木家具那时在大户人家只是一般一般,令人想不到的是几十年以后,红木家具炙手可热,奇货可居,并成为暴发户的不定代词。
文建国的家,坐落在长江南岸古城江州市市区中心的边缘地带,一个叫着仓巷的巷子里。
说起江州,自然得说金山寺。
文建国记得有关金山的故事,首先就是唐僧的故事。长大以后,每每有人问起江州金山寺的出处,文建国皆曰,《西游记》第八回《附录》篇云:陈萼——表字光蕊,“幼而学,壮而行”,长安“廷试三策,唐王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为丞相小姐温娇楼上抛下绣球打中,“同携素手,共入兰房。”次日唐太宗即命陈光蕊为江州州主,光蕊携娇妻前赴江州上任。
话说光蕊赴任途中遭遇劫难,有龙王恩将恩报,化险为夷。其妻身怀有孕,被歹人挟持,勉强相从。后温娇生子,为避歹人加害,抛子于江中一片木板之上,有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相救,取乳名江流。江流长到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后有朝廷惩治歹人,剜取心肝,祭奠光蕊。光蕊死而复生,夫妻母子父子团圆。“陈萼任学士之职,随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温娇却“从容自尽”,令人唏嘘。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主人翁从此出场,而有吴承恩之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
建国说的故事,扣人心弦,往往使人动容。他好像也是在传播一条教人从善的理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文建国终身信奉与人为善的理念。
文建国的家原本是九进九院,是仓巷一带有名的大户人家,后来几经风雨,岁月蹉跎,在建国出生时,只保留下三进三院了。
一个偌大的院落,四周草木遮蔽,叫不出名堂的蔓藤枝枝叶叶爬满了围墙。院子大门两旁是一对石雕麒麟,左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一尺见方的花岗岩石雕,四周是龙凤呈祥的图案,中间用大篆刻有“文宅”两字。院子大门上有一幅时常更新的对联,或“书香门第花自开,道德人家春常在”;或“春到门上增瑞气,日临窗台起祥光”。进入21世纪以后,有市政府在门前右侧竖立了一块石碑,石碑高160公分(含底座),宽80公分的石碑,把个“文宅”放大了若干倍,上书“江州市优秀历史建筑——文氏民居(清末)”。文家大院成为江州文物保护建筑了。
跨上三级大青石台阶,推开院落黑色厚重的大门,弯过照壁墙,迎面突然开朗,别开洞天,两株高大壮实的银杏树和一塘池水同时映入眼帘。
银杏树雌雄各一。树高约20余公尺,直径约0.8公尺。春夏秋三季,树干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姿态优美,特别是在盛夏时节,树荫下似有天然空调,清凉自在。立冬前后一段时间,落叶黄得发亮,或似金色的蝴蝶漫天飞舞,或似满地黄金甲,蔚为壮观。“黄金甲”出自黄巢的“菊花”,知道的人不多,后来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铺天盖地而来,普及了“黄金甲”,影视作品的影响不可小觑。
池塘中央矗立着一座小巧玲珑的凉亭;初春荷叶摇曳,盛夏荷花竞放,仲秋莲蓬累累,无不带来勃勃生机,即便是深冬的枯枝败叶上残存着的霜雪,似乎也预示着春天不远了。
一径两米宽的小青砖地面,衔接处有青苔痕迹,依傍着池塘蜿蜒着向北延伸至主人的宅落。路径的右边是扒跟草铺就的一小爿空地,微型的小桥流水、沙滩秋千、假山雕刻、盆景鱼池、石桌石凳历历在目,俨然一座儿童的乐园。
房屋高大气派,半人高的石基,青砖黑瓦,飞檐门头上有雕花,前后三进一式的超宽大七架梁,东西两侧各有厢房数间,组合成两个小四合院。
文宅的建筑,整体上具有晚清风格。砖木结构,马头墙,院落的东边有一条狭长的回廊连接着各进的侧门,回廊的墙壁上镶有些许精细典雅的苏派砖雕和漏窗,以及名家石碑一二,至于木雕门拱、木雕花板、木雕角花更是随处可见。后面原有的六进六院长期租赁给人,到了1937年偏偏又被日本人的炸弹给毁了,慢慢就变成了一块荒地。后来不知道有谁们,将那块荒地打理成了一块又一块的庄稼地,有的与原先的庄稼地连成一体,有的独立成畦,文家也没有人出面去烦它,时间一长,就说不清哪是哪了。似乎谁在上面种上了庄稼,土地就自然归属谁了。这要放在后来兴起的房地产开发热的局面中,文家是要发大财的。
可文家也许正中了那句颇具中国特色的俗语,富不过三代。到了建国这一代人,既有无暇顾及的意思,也有不屑一顾的意思。人,是国家的;人的物,自然也是国家的了。不是一直有人宣传,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么。没了就没了吧!
文家自家人居住的前面三进三院保存得相对完好。像这样所谓大户人家的房屋,一般都是闹中取静,曲径通幽。文宅自然也不例外。大院外面的两侧,东面是一爿小竹林,西面是一片白杨树林,再远处一点的西面就是杨柳垂岸的大运河,向北是涛声不绝的扬子江夹江,西北角的不远处就是江河交汇口。文宅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多有极普通的砖瓦房,还有许多简单的滚地龙和茅草屋。
第一进正堂屋正中有一张红木八仙桌,两张红木茶几,六张红木太师椅子按部就班。这套红木家具那时在大户人家只是一般一般,令人想不到的是几十年以后,红木家具炙手可热,奇货可居,并成为暴发户的不定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