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血砚丢失(6)
甘桂儿忙站起来道:“老爷回来了?”
曹顺点点头道:“回来了。”
一时丫鬟端上茶来,两人坐在中堂下喝茶。
甘桂儿放了茶道:“都给老四说好了?”
“说好了。”
“老四没说别的?”
曹顺一笑道:“他还能说什么。不过是嘱咐我,倘若南边家里有事,我能帮忙的还是来帮忙才好。可依我看来,这边也没有什么好事情了,不过是维持罢了。”
甘桂儿点点头。
曹顺放了茶道:“船只已经雇觅好,最迟下个月初一日咱们就走!”
“那儿子怎么办?”
“步月那边……我要他尽快交卸差事,况且内务府总管允禄那边我已打好招呼,待儿子回京后就安排个好差事,总比这边强些!”
“儿子怎么说?”
曹顺道:“儿子说,要走很容易,可这边还有很多事没有处理好,也是,这么多年,要一下撇清哪有那么容易?再说这些年老四待步月和桂凤不薄,况且你又在这边陪着老太太,咱们家里也省下好些嚼谷……”
“桂凤呢?”
“自然也要回京!”
甘桂儿道:“老爷是不是听到些什么了?”
“并没有听到什么,你别胡乱猜疑!”
甘桂儿看曹顺一眼道:“不过这几年南边实在不安静,杭州孙亲家那里也来信说,前段时候受到了皇帝训斥!”
曹顺一笑道:“如今谁又是好过的?各人自顾前程也就罢了!你去老太太那里,老太太怎么说?”
“老太太自然是不愿意我走的,可事到如今也不便挽留。我也想了,总归还是要回京去,还是早些回去好。”
曹顺叹息一声,点点头。
这时候丫鬟进来说:“老太太那里预备下饭了,要老爷和太太过去用饭。”
曹顺站起来道:“知道了,一会儿就去。”
雨没停,却愈发下得大了……
………………
芹官的日子一切照常。每日早早起来上学。放学回来便温习功课。课余到西园里走走,看看池塘里的荷花,抚弄一下岸边的柳枝。偶尔几次老爷叫他们过去问书,见芹官和棠官等人俱已背的滚瓜烂熟,心里就愈发觉得安慰。更何况那方观承乃是世家子弟出身,家学深厚,于是就把一应教育芹官棠官之事交于方观承,自己沉湎于诗文酒务中,更觉比往日修为健壮了许多。
可家学里人多,未免鱼龙混杂。这天一大早,方观承因为答应清凉山寺和尚们的条幅许久没送去,便亲自去送,嘱咐霂官和棠官照看学生温书,可方观承一走家学里就乱了。那些学生们大多是五六岁七八岁的顽童,就算芹官等几个大的也不过十多岁,正是连狗都嫌之时,多数也是因为争风吃醋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结果就哄闹起来。棠官和霂官呵斥了几次没有效验,便干脆不管了。那学堂里更如开了锅的水一般,三不知地就打起来。书本和笔墨纸砚乱飞。
这日黄昏,芹官回来说:“这学不上了!”
柳蕙兰疑惑地道:“怎么了?”
芹官道:“学房里打架,奴才小子们也这么嚣张,我要告诉老太太把方三家的小子撵出去!”说着就朝外走去。
柳蕙兰忙拉住他道:“瞧瞧你这个脾气,青红皂白还没整明白哩,告诉老太太做什么去?再说人家上个学也不容易!”
“谁上学是容易的?”
柳蕙兰一笑道:“就算要把他撵出去也得先告诉方先生。”
“为什么?”
柳蕙兰“噗嗤”一笑:“瞧你说得这个话,方先生是师傅,自个儿的学生没了,他面子上怎么挂得住?”
芹官一想道:“你这话很对,我这就告诉方先生去。”
柳蕙兰再次拉住他道:“又不是等着上轿子,急什么?等明日禀过了老太太或者二奶奶再说。”
芹官可笑地道:“你这个人真是稀奇,刚才我要告诉老太太去,你不愿意,如今又说这个话了。”
柳蕙兰笑道:“我不过是要二爷别急,如今你才下了学,方先生说不定布置了功课,你歇息一下,吃些茶,然后就温习功课,我先把你的书袋收拾出来。”说着就把芹官的书袋解开。
一时丫鬟端上茶来,芹官便坐着喝茶,也不去提说撵方三儿子的事。
柳蕙兰把一个包裹打开,忽然惊讶地道:“我的天,你们快来看啊,学堂里打架可真厉害,砚台都崩坏一个角了!”
绣蓉和寄月忙过来瞧新鲜。
绣蓉忽然“噗嗤”一乐道:“我也不知道姐姐究竟是真傻还是假傻,那砚台是掉在地上崩坏的,难道是砸在脑袋上甭坏的,除非那小子是铜头铁额!”
柳蕙兰一笑道:“你说得对,是我糊涂了,可如今这个砚台坏了,二爷以后使什么呢?”
芹官无所谓地道:“不是还有个红丝石的砚台吗,以后就用那个!”
柳蕙兰道:“那可不行,那年你石家表姐说了,那玉砚贵重地很,倘若在学堂里打坏了怎么办?”
芹官顿时笑起来,说道:“打坏了就打坏了,不过是一个东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否则放在这里就是个死物!”
绣蓉刚要说什么,柳蕙兰却急急地走来走去道:“我说你们几个别闹了,快找找那红丝石的玉砚吧!”
芹官疑惑地道:“怎么,那玉砚找不到了?”
柳蕙兰跺脚道:“可不是怎么的,二爷,我记得明明放在你书桌上的,时不时地还拿起来擦一下,怎么就找不到了?”
芹官板正了脸道:“你好好想一想,是不是放在别处了?”
柳蕙兰回想着道:“你说要去上学,第一天,我是拿了红丝石的玉砚放在你书袋里的,可后来一想,这玉砚宝贵,就给你换了这块端砚,红丝石的玉砚就像往常一样放在书桌上,并没有挪往别处。”
寄月道:“那暖阁里呢?去年冬天的时候,二爷还在里面写字来着!”
三人忙走进暖阁寻找一遍,并没有什么玉砚!
“二爷好好想想,是不是落在学房里了?偶尔拿错了砚台也说不定!”绣蓉说道。
芹官不敢怠慢,忙派小幺儿到学房里去寻找一遍,很快小幺儿回来说:“学房里没有玉砚,连方先生也一块儿找了!”
柳蕙兰一听傻了。
那天夜里三人又仔细搜寻,可到处都没有玉砚的影子!
柳蕙兰无法,只得告诉了老太太!
李夫人一听也甚为纳罕,说道:“那玉砚是何时弄丢的?”
“回老太太的话,昨日才发现玉砚丢了!”
“你们为何都不小心?”
柳蕙兰低头不语。
芹官见柳蕙兰脸上有愧疚之色,忙说道:“老太太,那玉砚丢了就丢了,原本是我不小心使用,怪不得别人,大不了再买一方就是了!”
李夫人蹙眉道:“丢了玉砚,真正该打,还在这里胡说。你可知道那玉砚的来历么?”
芹官疑惑地看着李夫人。
李夫人端起茶喝一口道:“红丝石产于青州。宋朝苏易简《文房四谱》里云,‘言四宝,以砚为首。笔墨兼纸,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谱中载天下名砚‘四十余品,’而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芹官点头道:“那年宝瓒姐姐来消夏时,也是这样说的!”
李夫人捻着佛珠道:“关于这红丝石还有一个故事,你们可知道么?”
芹官和柳蕙兰都摇摇头。
曹顺点点头道:“回来了。”
一时丫鬟端上茶来,两人坐在中堂下喝茶。
甘桂儿放了茶道:“都给老四说好了?”
“说好了。”
“老四没说别的?”
曹顺一笑道:“他还能说什么。不过是嘱咐我,倘若南边家里有事,我能帮忙的还是来帮忙才好。可依我看来,这边也没有什么好事情了,不过是维持罢了。”
甘桂儿点点头。
曹顺放了茶道:“船只已经雇觅好,最迟下个月初一日咱们就走!”
“那儿子怎么办?”
“步月那边……我要他尽快交卸差事,况且内务府总管允禄那边我已打好招呼,待儿子回京后就安排个好差事,总比这边强些!”
“儿子怎么说?”
曹顺道:“儿子说,要走很容易,可这边还有很多事没有处理好,也是,这么多年,要一下撇清哪有那么容易?再说这些年老四待步月和桂凤不薄,况且你又在这边陪着老太太,咱们家里也省下好些嚼谷……”
“桂凤呢?”
“自然也要回京!”
甘桂儿道:“老爷是不是听到些什么了?”
“并没有听到什么,你别胡乱猜疑!”
甘桂儿看曹顺一眼道:“不过这几年南边实在不安静,杭州孙亲家那里也来信说,前段时候受到了皇帝训斥!”
曹顺一笑道:“如今谁又是好过的?各人自顾前程也就罢了!你去老太太那里,老太太怎么说?”
“老太太自然是不愿意我走的,可事到如今也不便挽留。我也想了,总归还是要回京去,还是早些回去好。”
曹顺叹息一声,点点头。
这时候丫鬟进来说:“老太太那里预备下饭了,要老爷和太太过去用饭。”
曹顺站起来道:“知道了,一会儿就去。”
雨没停,却愈发下得大了……
………………
芹官的日子一切照常。每日早早起来上学。放学回来便温习功课。课余到西园里走走,看看池塘里的荷花,抚弄一下岸边的柳枝。偶尔几次老爷叫他们过去问书,见芹官和棠官等人俱已背的滚瓜烂熟,心里就愈发觉得安慰。更何况那方观承乃是世家子弟出身,家学深厚,于是就把一应教育芹官棠官之事交于方观承,自己沉湎于诗文酒务中,更觉比往日修为健壮了许多。
可家学里人多,未免鱼龙混杂。这天一大早,方观承因为答应清凉山寺和尚们的条幅许久没送去,便亲自去送,嘱咐霂官和棠官照看学生温书,可方观承一走家学里就乱了。那些学生们大多是五六岁七八岁的顽童,就算芹官等几个大的也不过十多岁,正是连狗都嫌之时,多数也是因为争风吃醋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结果就哄闹起来。棠官和霂官呵斥了几次没有效验,便干脆不管了。那学堂里更如开了锅的水一般,三不知地就打起来。书本和笔墨纸砚乱飞。
这日黄昏,芹官回来说:“这学不上了!”
柳蕙兰疑惑地道:“怎么了?”
芹官道:“学房里打架,奴才小子们也这么嚣张,我要告诉老太太把方三家的小子撵出去!”说着就朝外走去。
柳蕙兰忙拉住他道:“瞧瞧你这个脾气,青红皂白还没整明白哩,告诉老太太做什么去?再说人家上个学也不容易!”
“谁上学是容易的?”
柳蕙兰一笑道:“就算要把他撵出去也得先告诉方先生。”
“为什么?”
柳蕙兰“噗嗤”一笑:“瞧你说得这个话,方先生是师傅,自个儿的学生没了,他面子上怎么挂得住?”
芹官一想道:“你这话很对,我这就告诉方先生去。”
柳蕙兰再次拉住他道:“又不是等着上轿子,急什么?等明日禀过了老太太或者二奶奶再说。”
芹官可笑地道:“你这个人真是稀奇,刚才我要告诉老太太去,你不愿意,如今又说这个话了。”
柳蕙兰笑道:“我不过是要二爷别急,如今你才下了学,方先生说不定布置了功课,你歇息一下,吃些茶,然后就温习功课,我先把你的书袋收拾出来。”说着就把芹官的书袋解开。
一时丫鬟端上茶来,芹官便坐着喝茶,也不去提说撵方三儿子的事。
柳蕙兰把一个包裹打开,忽然惊讶地道:“我的天,你们快来看啊,学堂里打架可真厉害,砚台都崩坏一个角了!”
绣蓉和寄月忙过来瞧新鲜。
绣蓉忽然“噗嗤”一乐道:“我也不知道姐姐究竟是真傻还是假傻,那砚台是掉在地上崩坏的,难道是砸在脑袋上甭坏的,除非那小子是铜头铁额!”
柳蕙兰一笑道:“你说得对,是我糊涂了,可如今这个砚台坏了,二爷以后使什么呢?”
芹官无所谓地道:“不是还有个红丝石的砚台吗,以后就用那个!”
柳蕙兰道:“那可不行,那年你石家表姐说了,那玉砚贵重地很,倘若在学堂里打坏了怎么办?”
芹官顿时笑起来,说道:“打坏了就打坏了,不过是一个东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否则放在这里就是个死物!”
绣蓉刚要说什么,柳蕙兰却急急地走来走去道:“我说你们几个别闹了,快找找那红丝石的玉砚吧!”
芹官疑惑地道:“怎么,那玉砚找不到了?”
柳蕙兰跺脚道:“可不是怎么的,二爷,我记得明明放在你书桌上的,时不时地还拿起来擦一下,怎么就找不到了?”
芹官板正了脸道:“你好好想一想,是不是放在别处了?”
柳蕙兰回想着道:“你说要去上学,第一天,我是拿了红丝石的玉砚放在你书袋里的,可后来一想,这玉砚宝贵,就给你换了这块端砚,红丝石的玉砚就像往常一样放在书桌上,并没有挪往别处。”
寄月道:“那暖阁里呢?去年冬天的时候,二爷还在里面写字来着!”
三人忙走进暖阁寻找一遍,并没有什么玉砚!
“二爷好好想想,是不是落在学房里了?偶尔拿错了砚台也说不定!”绣蓉说道。
芹官不敢怠慢,忙派小幺儿到学房里去寻找一遍,很快小幺儿回来说:“学房里没有玉砚,连方先生也一块儿找了!”
柳蕙兰一听傻了。
那天夜里三人又仔细搜寻,可到处都没有玉砚的影子!
柳蕙兰无法,只得告诉了老太太!
李夫人一听也甚为纳罕,说道:“那玉砚是何时弄丢的?”
“回老太太的话,昨日才发现玉砚丢了!”
“你们为何都不小心?”
柳蕙兰低头不语。
芹官见柳蕙兰脸上有愧疚之色,忙说道:“老太太,那玉砚丢了就丢了,原本是我不小心使用,怪不得别人,大不了再买一方就是了!”
李夫人蹙眉道:“丢了玉砚,真正该打,还在这里胡说。你可知道那玉砚的来历么?”
芹官疑惑地看着李夫人。
李夫人端起茶喝一口道:“红丝石产于青州。宋朝苏易简《文房四谱》里云,‘言四宝,以砚为首。笔墨兼纸,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谱中载天下名砚‘四十余品,’而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芹官点头道:“那年宝瓒姐姐来消夏时,也是这样说的!”
李夫人捻着佛珠道:“关于这红丝石还有一个故事,你们可知道么?”
芹官和柳蕙兰都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