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心照不宣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伯达还是回画院吧!往后的日子,就得靠你自己一人去闯荡,遇事可向同学、先生请问、讨教,倘若需要有一定身份的人出面,就是李朗院长,他也会愿意来帮忙的。”
“父亲尽管放心!我会和大家搞好关系的。”
“嗯,这个我相信,等到日后出息了,就把母亲和小英都接来南京,其实朱全一家对伯达不错,既然母亲同意,方便时候就回家一趟,父亲和刘知府保媒将你和朱茵、小英的婚事一起来办。”
伯达点了点头。
黄明随后就上了马车。
上官含泪送走了黄明院长。他虽然人在南京,可心里却挂念着家乡坎下抱病卧床的母亲和青梅竹马的小英。
且道,曾有人质疑发问,三丰真人是如何帮到明太祖朱元璋的?为什么这般大恩大德,会让明太祖朱元璋难以忘怀?又为何说,三丰真人直言不讳地告诉太祖皇室日后的天大秘密,他也不会像刘伯温一样遭受断头的可悲下场,而这就是凡人和真人的区别所在,可问题是三丰真人也不愿意和太祖皇帝断绝了关系。
三丰,又唤君宝,他从不修边幅,外号邋遢,生于淳祐七年的四月初九。
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开山鼻祖。他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了一个新的道家学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派武功的创立人。
张三丰的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大明三个朝代,是武当拳等一些道教武术的奠基人。他创立的太极,既能防身又可健体,而他发明的炼丹术,就更是闻名遐迩,无人拟比。
张三丰与太祖朱元璋早年相识,太祖曾经入过明教,因明教是张三丰孙徒张无忌当教主,张无忌领导的明教曾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武林中六大门派打算围攻消灭明教,但后来由于张无忌的出现,解除了明教的危机,张无忌因而被众人拥戴当上了明教的教主。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当皇帝前是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所以很多人说朱元璋就是出自明教,所以明朝之所以称为明,也就是源于明教的这层关系,可以说朱元璋是明教的教徒。而之后明教的衰亡也是因为朱元璋,朱元璋上位后为加强专制,取缔了明教,他深知明教教徒的凶猛残忍,于是下令严禁这些教派的出现,并把他们归为“左道邪术”,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给写进了《明律》。所以,明代之后明教便逐渐走向衰亡了,直至现在完全消逝,由此也可看出朱元璋是个见利忘义的白眼狼。而对三丰真人,朱元璋无可奈何,虽然三丰真人知道他过去的所作所为,但太祖也只好把这个忘年交(三丰真人大朱元璋八十一岁)看作是大明王朝的福星高照,以此敬畏那些功高盖世的功臣、宿将。而张三丰也心照不宣,他不想改变什么,在他看来朱元璋要比宋末的皇帝、元朝的皇帝好了太多太多,这或许就是他给予吴言信无字预言书信,还能够勉强说得过去的唯一的理由。
相传,鄱阳湖大战前夕,陈汉开国皇帝陈友凉差信使,向对岸的朱元璋发出了邀请,准备在九江的江面上和谈,朱元璋的将士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陈友凉能主动和谈,朱元璋乐见其成。
张三丰和徒孙张无忌,刚好从“庐山”下来,张无忌听说朱元璋和陈友凉要在江面上和谈,便连忙向祖师爷征讨主意。张三丰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地拿捏、对搓,过后不久,张三丰极其沉重地对二人说道:“是鸿门宴,陈友凉是想借此机会除掉朱主帅。”朱元璋慌忙道:“那就不能去!”张三丰摇头,言:“一定要去,不去,那就失礼,好战的帽子,自然就会扣在朱主帅的头上,那陈友谅就会得道多助,而主帅就会失道寡助,这样的结果对主帅不利。不过在和谈之前,亟需吞下老道炼就的灵丹一粒,方可确保主帅平安无事。”
“ 道士乃是蹋仙,值得重八(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信任。”于是,朱元璋和蹋仙、教主张无忌又秘密地筹划了一番。
朱元璋和陈友凉在九江的江面上和谈,一个是和尚出生,一个是地道的渔民,两人不断地碰杯,不停地畅饮,突然,朱元璋口眼歪斜,鼻孔出血,“扑通”一声,倒在了桌底,手下的将士愤怒地指着陈友凉,大声地骂道:“好你个陈友凉,竟用这下三滥手法,害我主帅。”陈友凉自知理亏,慌忙掉船回营。
手下把朱元璋抬上了船,然后向着北岸,用力划去,见主帅脸色铁青,无有了呼吸,将士们悲愤至极、失声痛哭。
张三丰对将士们说道:“主帅即刻就会还阳,众将士无须担心……”话还没有说完,朱元璋就“哇”的一声,大吐了起来,他的脸色也开始渐渐地红润起来,没多会儿,便能够站立。众人看主帅的身体无有大碍,那紧揪的心,也就慢慢地松弛下来。
朱元璋封锁了北边的所有消息,并令手下为自己大办丧事,南岸的陈友谅听到探子回报:“朱元璋死讯无疑。”陈友谅急忙下令,立刻开拔。
陈友谅的部下对主帅的做法,意见极大。毒死了朱重八,本来就不是君子所为。而趁人殡葬之日出兵奇袭,更无仁义可言。手下的将士都不听他的号令,陈友谅一气之下,杀死了两名将军。众将不服,纷纷责骂,一时间,九江南岸,乱象丛生。
朱元璋见时机成熟,率领大军直指南岸,陈友谅见此,连忙退向了鄱阳湖,双方胶着了一个多月,陈友谅的后勤供应在湖口就被朱元璋给截住了,粮草匮乏。而朱元璋军队的供给,则由附近南昌朱文正接应,源源不断。见此,陈友谅的部下纷纷倒戈。就这样,不识水性的朱元璋打败了渔民出生的陈友谅,这次战役,事关全局,朱元璋十分感激张三丰,并与他结下了忘年之交。
且说,近来,廖小英三天两头地就往书院跑,可就是没有黄明院长回来的好消息,而正当她沮丧、气馁之时,黄少萍却大声叫喊道:“小英,我黄少萍的父亲他回来了!”
听此,廖小英疾步回走,一看真是黄院长回来了,她连忙询问:“院长,我伯达在画院习惯吗,那里的吃住还好吗?”
黄明笑道:“习惯总要有个过程,而吃住嘛,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黄少萍嬉笑道:“还是小英妹妹的思想开放,这亲都没订,就是她的伯达了。”
“是女儿的思想太过封建,也太过保守,小英和伯达是什么感情呀!他们才算是真正的青梅竹马。”
黄少萍惊愕非常,她认真地打量着父亲,随后捧腹大笑道:“父亲的变化还真是快,到了一趟南京都赶上都城的新潮流了,您平常是怎么说的,父亲大人还记得否?”
黄明无比兴奋地回答道:“女儿,从现在开始,他上官伯达就是你的弟弟,她小英就是你将来的弟媳,我们现在可是一家人了。”
“别太激动了,父亲您可要慢慢地告诉女儿,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咋就在这个把月的时间,女儿就有了自己的弟弟。”
黄明万分喜悦地将前因后果都告诉了女儿,见少萍和小英都乐得合不拢嘴,他又无比诧异地向小英打听道:“有一事,我在南京时就很想问问伯达,只是忙乎给忘记了,他那忒棒的好酒量又是如何锻炼出来的?”
“天生的,听伯母说,伯达的酒量像他的父亲,伯父生前就被坎下的人叫作不醉的酒仙。”
黄明“啧啧啧”地赞扬道:“那个酒量还得了,就是南京画院的几个喝酒高手,他们合拢起来也都不是伯达的对手,我就纳闷了,他家的酒又可否让他喝个够……”
廖小英连忙解释道:“没那么吓人,就是画画时会喝些米酒,平常也没见他是个酒鬼,他喝的酒,绝大部分都是我家给酿好的,父亲有时也会说一些闲话,可是,我爷爷和母亲都喜欢伯达能够抽烟、喝酒,爷爷说了,不喝酒,不抽烟,不是一个好男人,时间一长会被女性化,弄不好,音调都差,变成了娘娘腔……”
黄明连忙岔语道:“你的爷爷廖光辉我还不知道,是个大烟鬼,他这是在为自己的不良习惯来辩护,其实过分的烟酒对身体不好。”
黄少萍爽朗地笑道:“父亲不也是一个样,在为自己的行为作辩解,您不抽烟,又少喝酒,怕是人家说你不像一个男子汉,长久了会被女性化,还会变成为娘娘腔……”
“还真是没大没小的女娃子。”黄明在责怪女儿的同时,也忍不住地大笑了起来。
“院长,是什么事这般高兴?”刚从邵武东关回来的吴言信他十分好奇地询问道。
“哦,是子欣啊!你们的婚姻大事都准备得怎么样?可否就在近几天?”
李芍红抢着回答:“具体时间,我父亲说了,等您院长回来再订,他叫言信给您带来了一根长白山的千年人参,以及您最喜欢吃的鲑鱼干。”
“李员外也太客气了,这样吧,就选在这月的农历初六,届时,我和少萍都一起过去。”
黄少萍似乎很不高兴地嘟囔道:“父亲也真是的,吴大哥都还不知道我们家的大喜事呢。”
黄明连忙点头道:“对,对,对,这天大的好事,理应让大家都来分享。”
李芍红听后,愉悦快言:“既然伯达已是院长的干儿子,那就让小英妹妹和少萍妹妹在初六的那天一起来当我李芍红的伴娘女子,也省得再外面找别人。”
大家一听,皆举双手赞成。
“父亲尽管放心!我会和大家搞好关系的。”
“嗯,这个我相信,等到日后出息了,就把母亲和小英都接来南京,其实朱全一家对伯达不错,既然母亲同意,方便时候就回家一趟,父亲和刘知府保媒将你和朱茵、小英的婚事一起来办。”
伯达点了点头。
黄明随后就上了马车。
上官含泪送走了黄明院长。他虽然人在南京,可心里却挂念着家乡坎下抱病卧床的母亲和青梅竹马的小英。
且道,曾有人质疑发问,三丰真人是如何帮到明太祖朱元璋的?为什么这般大恩大德,会让明太祖朱元璋难以忘怀?又为何说,三丰真人直言不讳地告诉太祖皇室日后的天大秘密,他也不会像刘伯温一样遭受断头的可悲下场,而这就是凡人和真人的区别所在,可问题是三丰真人也不愿意和太祖皇帝断绝了关系。
三丰,又唤君宝,他从不修边幅,外号邋遢,生于淳祐七年的四月初九。
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开山鼻祖。他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了一个新的道家学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派武功的创立人。
张三丰的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大明三个朝代,是武当拳等一些道教武术的奠基人。他创立的太极,既能防身又可健体,而他发明的炼丹术,就更是闻名遐迩,无人拟比。
张三丰与太祖朱元璋早年相识,太祖曾经入过明教,因明教是张三丰孙徒张无忌当教主,张无忌领导的明教曾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武林中六大门派打算围攻消灭明教,但后来由于张无忌的出现,解除了明教的危机,张无忌因而被众人拥戴当上了明教的教主。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当皇帝前是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所以很多人说朱元璋就是出自明教,所以明朝之所以称为明,也就是源于明教的这层关系,可以说朱元璋是明教的教徒。而之后明教的衰亡也是因为朱元璋,朱元璋上位后为加强专制,取缔了明教,他深知明教教徒的凶猛残忍,于是下令严禁这些教派的出现,并把他们归为“左道邪术”,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给写进了《明律》。所以,明代之后明教便逐渐走向衰亡了,直至现在完全消逝,由此也可看出朱元璋是个见利忘义的白眼狼。而对三丰真人,朱元璋无可奈何,虽然三丰真人知道他过去的所作所为,但太祖也只好把这个忘年交(三丰真人大朱元璋八十一岁)看作是大明王朝的福星高照,以此敬畏那些功高盖世的功臣、宿将。而张三丰也心照不宣,他不想改变什么,在他看来朱元璋要比宋末的皇帝、元朝的皇帝好了太多太多,这或许就是他给予吴言信无字预言书信,还能够勉强说得过去的唯一的理由。
相传,鄱阳湖大战前夕,陈汉开国皇帝陈友凉差信使,向对岸的朱元璋发出了邀请,准备在九江的江面上和谈,朱元璋的将士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陈友凉能主动和谈,朱元璋乐见其成。
张三丰和徒孙张无忌,刚好从“庐山”下来,张无忌听说朱元璋和陈友凉要在江面上和谈,便连忙向祖师爷征讨主意。张三丰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地拿捏、对搓,过后不久,张三丰极其沉重地对二人说道:“是鸿门宴,陈友凉是想借此机会除掉朱主帅。”朱元璋慌忙道:“那就不能去!”张三丰摇头,言:“一定要去,不去,那就失礼,好战的帽子,自然就会扣在朱主帅的头上,那陈友谅就会得道多助,而主帅就会失道寡助,这样的结果对主帅不利。不过在和谈之前,亟需吞下老道炼就的灵丹一粒,方可确保主帅平安无事。”
“ 道士乃是蹋仙,值得重八(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信任。”于是,朱元璋和蹋仙、教主张无忌又秘密地筹划了一番。
朱元璋和陈友凉在九江的江面上和谈,一个是和尚出生,一个是地道的渔民,两人不断地碰杯,不停地畅饮,突然,朱元璋口眼歪斜,鼻孔出血,“扑通”一声,倒在了桌底,手下的将士愤怒地指着陈友凉,大声地骂道:“好你个陈友凉,竟用这下三滥手法,害我主帅。”陈友凉自知理亏,慌忙掉船回营。
手下把朱元璋抬上了船,然后向着北岸,用力划去,见主帅脸色铁青,无有了呼吸,将士们悲愤至极、失声痛哭。
张三丰对将士们说道:“主帅即刻就会还阳,众将士无须担心……”话还没有说完,朱元璋就“哇”的一声,大吐了起来,他的脸色也开始渐渐地红润起来,没多会儿,便能够站立。众人看主帅的身体无有大碍,那紧揪的心,也就慢慢地松弛下来。
朱元璋封锁了北边的所有消息,并令手下为自己大办丧事,南岸的陈友谅听到探子回报:“朱元璋死讯无疑。”陈友谅急忙下令,立刻开拔。
陈友谅的部下对主帅的做法,意见极大。毒死了朱重八,本来就不是君子所为。而趁人殡葬之日出兵奇袭,更无仁义可言。手下的将士都不听他的号令,陈友谅一气之下,杀死了两名将军。众将不服,纷纷责骂,一时间,九江南岸,乱象丛生。
朱元璋见时机成熟,率领大军直指南岸,陈友谅见此,连忙退向了鄱阳湖,双方胶着了一个多月,陈友谅的后勤供应在湖口就被朱元璋给截住了,粮草匮乏。而朱元璋军队的供给,则由附近南昌朱文正接应,源源不断。见此,陈友谅的部下纷纷倒戈。就这样,不识水性的朱元璋打败了渔民出生的陈友谅,这次战役,事关全局,朱元璋十分感激张三丰,并与他结下了忘年之交。
且说,近来,廖小英三天两头地就往书院跑,可就是没有黄明院长回来的好消息,而正当她沮丧、气馁之时,黄少萍却大声叫喊道:“小英,我黄少萍的父亲他回来了!”
听此,廖小英疾步回走,一看真是黄院长回来了,她连忙询问:“院长,我伯达在画院习惯吗,那里的吃住还好吗?”
黄明笑道:“习惯总要有个过程,而吃住嘛,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黄少萍嬉笑道:“还是小英妹妹的思想开放,这亲都没订,就是她的伯达了。”
“是女儿的思想太过封建,也太过保守,小英和伯达是什么感情呀!他们才算是真正的青梅竹马。”
黄少萍惊愕非常,她认真地打量着父亲,随后捧腹大笑道:“父亲的变化还真是快,到了一趟南京都赶上都城的新潮流了,您平常是怎么说的,父亲大人还记得否?”
黄明无比兴奋地回答道:“女儿,从现在开始,他上官伯达就是你的弟弟,她小英就是你将来的弟媳,我们现在可是一家人了。”
“别太激动了,父亲您可要慢慢地告诉女儿,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咋就在这个把月的时间,女儿就有了自己的弟弟。”
黄明万分喜悦地将前因后果都告诉了女儿,见少萍和小英都乐得合不拢嘴,他又无比诧异地向小英打听道:“有一事,我在南京时就很想问问伯达,只是忙乎给忘记了,他那忒棒的好酒量又是如何锻炼出来的?”
“天生的,听伯母说,伯达的酒量像他的父亲,伯父生前就被坎下的人叫作不醉的酒仙。”
黄明“啧啧啧”地赞扬道:“那个酒量还得了,就是南京画院的几个喝酒高手,他们合拢起来也都不是伯达的对手,我就纳闷了,他家的酒又可否让他喝个够……”
廖小英连忙解释道:“没那么吓人,就是画画时会喝些米酒,平常也没见他是个酒鬼,他喝的酒,绝大部分都是我家给酿好的,父亲有时也会说一些闲话,可是,我爷爷和母亲都喜欢伯达能够抽烟、喝酒,爷爷说了,不喝酒,不抽烟,不是一个好男人,时间一长会被女性化,弄不好,音调都差,变成了娘娘腔……”
黄明连忙岔语道:“你的爷爷廖光辉我还不知道,是个大烟鬼,他这是在为自己的不良习惯来辩护,其实过分的烟酒对身体不好。”
黄少萍爽朗地笑道:“父亲不也是一个样,在为自己的行为作辩解,您不抽烟,又少喝酒,怕是人家说你不像一个男子汉,长久了会被女性化,还会变成为娘娘腔……”
“还真是没大没小的女娃子。”黄明在责怪女儿的同时,也忍不住地大笑了起来。
“院长,是什么事这般高兴?”刚从邵武东关回来的吴言信他十分好奇地询问道。
“哦,是子欣啊!你们的婚姻大事都准备得怎么样?可否就在近几天?”
李芍红抢着回答:“具体时间,我父亲说了,等您院长回来再订,他叫言信给您带来了一根长白山的千年人参,以及您最喜欢吃的鲑鱼干。”
“李员外也太客气了,这样吧,就选在这月的农历初六,届时,我和少萍都一起过去。”
黄少萍似乎很不高兴地嘟囔道:“父亲也真是的,吴大哥都还不知道我们家的大喜事呢。”
黄明连忙点头道:“对,对,对,这天大的好事,理应让大家都来分享。”
李芍红听后,愉悦快言:“既然伯达已是院长的干儿子,那就让小英妹妹和少萍妹妹在初六的那天一起来当我李芍红的伴娘女子,也省得再外面找别人。”
大家一听,皆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