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六)番外——历史的回想(四)
舍生取义,还是苟且偷生?——五胡十六国时期大界之战的若干“谜题”
谜题一、毛皇后为何“蹈死不回?
(续前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三、天性
大界无城池,有营栅。
非像本书中所描绘的那样,大界这个临时的后方基地,征战过程当中的辎重和呼应点,其位置并不完全固定,也并不是前秦皇帝苻登和他的皇后,以及部下们所向往的所在。所有人心目中的理想,是恢复秦国天下,还于故都——长安。
但作为留守后方,身份地位最高的人物,大界这里,对于皇后秋晴来说,恐怕比陇东皇宫,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付出在此。
作为随军征战,有着令人称羡骑射武功的娘娘,她一定在夜巡时,从高冈上俯瞰过自己戍守的这片大营。
泾河黑水,蜿蜒流淌,给这片宽阔狭长而平坦的河谷地带,提供了便利的安营扎寨与生活条件。辎重的集散,军属家眷的安置,依附民众的生计,由于有了大河河谷的取水起居灌溉耕作之便,而使这里充满了生气与活力。这是依着河谷,绵延伸展数里乃至数十里的“聚落”,这里有仓廪,有辎重储存地,有修理匠所,有大量的星罗棋布的家眷营帐,有依附民众搭建的板屋,也有他们开垦的农田,和放牧的牛马羊群。当然,在这片聚落的中心位置,有着皇后娘娘的营帐,和她的管理办公之所,作为后方基地的最高领导,她受皇帝夫君的委托,身兼着后方军事统帅与民政首脑的职务,每天日理万机,忙碌于军政事务。年轻健美的皇后,精力充沛,认真而敬业,对这里的军民,她抱有着感情,这都是大秦复兴的子民,值得她真诚安抚与亲切对待,为陛下的大业添砖加瓦。
选择这个地方,除了河谷地带的便利,肯定也有皇帝夫君和皇后的战略考量或者说理想。
这里是豳州。
豳州,今天是陕西彬县。这里是北方甘陇大道,通往国都长安的必经之路。在此地,留存有周祖公刘的土陵。
尽管大秦的国都长安,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为异族鲜卑慕容氏,和叛逆羌匪姚苌所占据,但那是秦国的故都,是有着深切家国情怀的秦国臣民所向往与心寄的圣地,也是帝后夫妻二人,兴兵起于陇东,复兴帝国的终极目标。
虽然现在,羌贼未除,天下不定,任重道远,但燃烧在他们心中收拾旧山河的宏图大志,一刻也没有衰减,与叛逆异族的征战,将是不死,不休。
所以,笔者看来,将后方基地设立在这里,也是帝后内心感情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当羌人铁骑,蠡夜重兵来袭,将要把这块宁静平和而寄托着皇后情感与追求的所在,攻略毁灭时,电光石火间——也只能是电光石火,因为皇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量与抉择——痛苦、愤怒、不舍、坚持、抗争、重托、责任、内疚和懊悔,等等一系列的复杂情感交织心头,皇后以决死的精神,做出了她的生死抉择——与这片土地共存亡!
作为氐族,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后,尽管她受到了很深的汉化教育,但骨子里的那种直率、纯粹、自由奔放、恩怨分明嫉恶如仇的炽热天性,与身具骑射武功的底气和胆魄,也支持着她,要做最后殊死的不屈抗争,哪怕这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几乎完全没有胜算,类似于自杀,也义无反顾,蹈死不回!
谜题一、毛皇后为何“蹈死不回?
(续前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三、天性
大界无城池,有营栅。
非像本书中所描绘的那样,大界这个临时的后方基地,征战过程当中的辎重和呼应点,其位置并不完全固定,也并不是前秦皇帝苻登和他的皇后,以及部下们所向往的所在。所有人心目中的理想,是恢复秦国天下,还于故都——长安。
但作为留守后方,身份地位最高的人物,大界这里,对于皇后秋晴来说,恐怕比陇东皇宫,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付出在此。
作为随军征战,有着令人称羡骑射武功的娘娘,她一定在夜巡时,从高冈上俯瞰过自己戍守的这片大营。
泾河黑水,蜿蜒流淌,给这片宽阔狭长而平坦的河谷地带,提供了便利的安营扎寨与生活条件。辎重的集散,军属家眷的安置,依附民众的生计,由于有了大河河谷的取水起居灌溉耕作之便,而使这里充满了生气与活力。这是依着河谷,绵延伸展数里乃至数十里的“聚落”,这里有仓廪,有辎重储存地,有修理匠所,有大量的星罗棋布的家眷营帐,有依附民众搭建的板屋,也有他们开垦的农田,和放牧的牛马羊群。当然,在这片聚落的中心位置,有着皇后娘娘的营帐,和她的管理办公之所,作为后方基地的最高领导,她受皇帝夫君的委托,身兼着后方军事统帅与民政首脑的职务,每天日理万机,忙碌于军政事务。年轻健美的皇后,精力充沛,认真而敬业,对这里的军民,她抱有着感情,这都是大秦复兴的子民,值得她真诚安抚与亲切对待,为陛下的大业添砖加瓦。
选择这个地方,除了河谷地带的便利,肯定也有皇帝夫君和皇后的战略考量或者说理想。
这里是豳州。
豳州,今天是陕西彬县。这里是北方甘陇大道,通往国都长安的必经之路。在此地,留存有周祖公刘的土陵。
尽管大秦的国都长安,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为异族鲜卑慕容氏,和叛逆羌匪姚苌所占据,但那是秦国的故都,是有着深切家国情怀的秦国臣民所向往与心寄的圣地,也是帝后夫妻二人,兴兵起于陇东,复兴帝国的终极目标。
虽然现在,羌贼未除,天下不定,任重道远,但燃烧在他们心中收拾旧山河的宏图大志,一刻也没有衰减,与叛逆异族的征战,将是不死,不休。
所以,笔者看来,将后方基地设立在这里,也是帝后内心感情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当羌人铁骑,蠡夜重兵来袭,将要把这块宁静平和而寄托着皇后情感与追求的所在,攻略毁灭时,电光石火间——也只能是电光石火,因为皇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量与抉择——痛苦、愤怒、不舍、坚持、抗争、重托、责任、内疚和懊悔,等等一系列的复杂情感交织心头,皇后以决死的精神,做出了她的生死抉择——与这片土地共存亡!
作为氐族,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后,尽管她受到了很深的汉化教育,但骨子里的那种直率、纯粹、自由奔放、恩怨分明嫉恶如仇的炽热天性,与身具骑射武功的底气和胆魄,也支持着她,要做最后殊死的不屈抗争,哪怕这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几乎完全没有胜算,类似于自杀,也义无反顾,蹈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