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一出机房的门她就习惯地围起了那条红色的大围巾,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路灯掩映着她略显消瘦的身影,江红根本不知道,在她的身后有人正盯着她。江红想起那个倾诉要杀人的那个人,仿佛那人的灵魂就在她身上,任她怎么驱都驱不走,婆娑的树影加剧了几分神秘。江红惦念那个杀人臆想者,某个时候江红也萌发过杀人,不过她从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我想过杀人”。她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可就这么一想,总不至于把警察给引来了吧。头一抬,真没想到,他面前真站着个警官,江红吓懵了,怎么回事?她一时手无足措站在那儿发楞。警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微笑地看着江红。江红冲他摆了摆手,警察迅速离开了。
就在江红准备走的时候,警察的车“嘎”的一声又停在她身后,江红本能地调过头去,还是那个小伙子,他灿然一笑,“没你的事 ”,说着举起左手向小车里的人敬礼,江红从小到大,看到的全是右手敬礼,只有陈佩斯在小品里用左手敬礼。原来小伙子图省事,他右手拿着小本子,大概是罚款的票据。原来在江红的身面有个家伙开着车,居然把车开到非机动车道里了。江红看到那人乖乖地从车里出来认罚,对警察几乎没说一句争辩的话。老实人、肯定是个老实人,江红转念一想,不对,这还叫男人吗?不懂反抗的男人还叫男人,没看到警察敬礼的姿势不对吗?至少补敬一遍。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报告进教室,老师嫌声音太小,经常补“报告”。如此说来,江红倒是佩服起那个告她的农村男人,虽说纯熟无理取闹,他至少可以借机索要些钱财给他生孩子的老婆买营养品,可以给小孩买点衣服,可以充缴农业税。
这个罚了款的男人说他认识她,还知道她住在康庄里,江红将信将疑,那人说开牛奶店的老板就是他妹妹,江红认识他妹妹。江红上了这个尾随她的车,这个人一直把江红送到了位于康庄里的家。
再后来,江红像第一次一样稀里糊涂地嫁给了出租车司机赵翔。赵翔向江红解释说那时江红哭引起了他的关心,一个单身女人不能有什么闪失,江红说这么说来你和我好不是感情,分明是好奇,或是趁人之危。赵翔沉默!
结婚三年来,这样的争论在赵翔和江红之间一直没停止过,江红觉得时机这东西特别重要,错过了时机,纵有九牛二虎也拉不回来。不光是男人找对象,女人找工作。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证明这个道理的正确,比如在收视率很高的《艺术》节目中采访过的100个大腕明星中,可以发现有一个共性,这100个大腕都说在他们在什么什么时候恰巧遇到了某个高人,或是提携,或是点拨,其实这些人都是明星制造厂的厂长。赵翔认为江红的认识片面,至少不适合他。
江红并没有赵翔的反对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她想到那天夜班接进的电话。那个人现在怎么了?
一连有几天江红都在关注当地的报纸,看有没有凶杀案,是男的还是女的。一般人都不相信宿命论,生活也不以宿命而存在,很多偶然性的东西被人看作了宿命,这是人认识上的误区。两个月后,位于新华路的白鹭新寓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是杀人,据说现场很干净,也不像是自杀。第一手消息江红是从赵翔那里得来的,赵翔跑出租,消息特别灵通,尤其现在的交通广播网覆盖面广,参与的人多。赵翔现在对广播有了一种依赖,用他的话说资讯时代没信息还不把人逼死。江红感到好笑的是怎么这些事一下子都来了,她甚至怀疑起世道有了大问题。
第二天,公安局果真派了两个人到移动公司调阅死者生前的通话记录。因为保密的原因,一般工作人员都回避了,值班人员打印了厚厚一叠相关记录,语音系统由移动的一个工程师负责。警察来去匆匆,神情极为凝重,这给案件的侦破增加了几份神秘。
和江红同在一个班次的大刘说她认识死者,江红问她是怎么知道杀的就是她的熟人。她说街上到处贴着寻找“目击证人”的布告,布告上有那女的照片,被害人原先是汽轮电机厂的工人,后来下岗了。江红说现场不是在室内吗?又不是在室外,那来的目击证人,不会是警察作秀吧。大刘说犯罪嫌疑人是撬门入室的。江红想那男的不是劫色就是劫财。你怎么知道是男的,假如是女的呢?大刘反问的语气很重。两个女人在值机的空隙忙里偷闲聊了一会。
江红像往常一样正常上班,杀人与她没有一点关系,连她自己还想杀人呢。她猛地想起了那晚打电话给她的那个人。会不会就是他杀的,江红一闭上眼,沉浸在回忆之中,那声音就仿佛在她的耳边萦绕,根据声音判断,这个男人大概在四十岁左右。江红想象那个人的样子以及可能的职业,有没有结婚等等。她想举报。 但坚决不承认是为了那五万元的奖金。报纸上刊登了一条举报信息:
4月28日,本市白鹭公寓发生一起凶杀案,死者为女性。希望有目击证人向警方提供破案信息。奖金五万元,不含税金。
举报电话:110或89076540
江红手里攥着这张报纸,一股茫然之感袭上她的心头,她也只是发现有人想杀人,这种线索有价值吗?保不准这30多万的县城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这种动机,法律只针对现实而不是针对动机,提供没有价值的信息说不定使警方错过了破案的最佳机会。江红犹豫起来,她这么一想随手就将那份报纸扔进垃圾篓。
移动公司的另一个话务小陈已被警方带去询问了。她值机的那天有一条纪录特别可疑。据说有一个人就在死者死亡前二十分钟打过一次电话给死者,警方猜测是索要钱物等等。
小陈回来的时候,脸色煞白,好象人是她杀的似的。江红问她到底发生什么了,她只是一个劲地摇头,江红弄不懂她这个表情什么意思。小陈没好气地说,我碰见鬼了。江红觉得好笑,心想你答非所问。江红忙着又接进一个电话,是一个客户反映不会发送手机短信。江红想这种事也值得来问,就好象成人不会吃饭,居然问筷子往那里送一样。江红耐心地告诉打进电话的那个人在手机设定栏里的“86”前面一定要加个“+”号,那人还不厌其烦地问江红为什么要加那个符号?江红耐着性子,心平气和地说,这是事先规定好的。江红说了一通,那人似是而非地领悟了一气。江红这才挂断了电话。
江红的工作就是这样的琐碎,要不厌其烦地向问询人员宣传一些常识性操作方法,国家信息产业部及国际电信行业的有关规定,移动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应遵守的契约等等。要不是待遇好些,江红早就不想干这种磨嘴皮的事了。
案情的进展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大家感到没有了安全感,一时间人心惶惶,有群众跑到公安局打听情况,县电视台连续一个周播放寻找目击证人的悬赏通告。娱乐场所和车站都有人盘查。
江红担心警方也来找她,她之所以心虚是因为她和那个有着强烈杀人倾向的咨询者有过详细的对话,要是她当时敢冒犯错误的风险,拒绝那个问讯者的来电就不会有现在这个疑虑了,那怕是说一句:“对不起,这不在我们为你服务的范围之列”。可她就是没说这样一句话,她倒好居然跟那个人讨论起梦里被人追杀与现实杀人是如何不相干的问题了。难怪江红一看到戴大沿帽的穿黑制服的警察就有一种畏惧感,以至于出门头都不敢抬起,生怕与那些人的目光相对。人仿佛就是她杀的,她要用围巾把她自己的头和脸都蒙起来,这样就认不出她来了。
就在江红准备走的时候,警察的车“嘎”的一声又停在她身后,江红本能地调过头去,还是那个小伙子,他灿然一笑,“没你的事 ”,说着举起左手向小车里的人敬礼,江红从小到大,看到的全是右手敬礼,只有陈佩斯在小品里用左手敬礼。原来小伙子图省事,他右手拿着小本子,大概是罚款的票据。原来在江红的身面有个家伙开着车,居然把车开到非机动车道里了。江红看到那人乖乖地从车里出来认罚,对警察几乎没说一句争辩的话。老实人、肯定是个老实人,江红转念一想,不对,这还叫男人吗?不懂反抗的男人还叫男人,没看到警察敬礼的姿势不对吗?至少补敬一遍。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报告进教室,老师嫌声音太小,经常补“报告”。如此说来,江红倒是佩服起那个告她的农村男人,虽说纯熟无理取闹,他至少可以借机索要些钱财给他生孩子的老婆买营养品,可以给小孩买点衣服,可以充缴农业税。
这个罚了款的男人说他认识她,还知道她住在康庄里,江红将信将疑,那人说开牛奶店的老板就是他妹妹,江红认识他妹妹。江红上了这个尾随她的车,这个人一直把江红送到了位于康庄里的家。
再后来,江红像第一次一样稀里糊涂地嫁给了出租车司机赵翔。赵翔向江红解释说那时江红哭引起了他的关心,一个单身女人不能有什么闪失,江红说这么说来你和我好不是感情,分明是好奇,或是趁人之危。赵翔沉默!
结婚三年来,这样的争论在赵翔和江红之间一直没停止过,江红觉得时机这东西特别重要,错过了时机,纵有九牛二虎也拉不回来。不光是男人找对象,女人找工作。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证明这个道理的正确,比如在收视率很高的《艺术》节目中采访过的100个大腕明星中,可以发现有一个共性,这100个大腕都说在他们在什么什么时候恰巧遇到了某个高人,或是提携,或是点拨,其实这些人都是明星制造厂的厂长。赵翔认为江红的认识片面,至少不适合他。
江红并没有赵翔的反对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她想到那天夜班接进的电话。那个人现在怎么了?
一连有几天江红都在关注当地的报纸,看有没有凶杀案,是男的还是女的。一般人都不相信宿命论,生活也不以宿命而存在,很多偶然性的东西被人看作了宿命,这是人认识上的误区。两个月后,位于新华路的白鹭新寓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是杀人,据说现场很干净,也不像是自杀。第一手消息江红是从赵翔那里得来的,赵翔跑出租,消息特别灵通,尤其现在的交通广播网覆盖面广,参与的人多。赵翔现在对广播有了一种依赖,用他的话说资讯时代没信息还不把人逼死。江红感到好笑的是怎么这些事一下子都来了,她甚至怀疑起世道有了大问题。
第二天,公安局果真派了两个人到移动公司调阅死者生前的通话记录。因为保密的原因,一般工作人员都回避了,值班人员打印了厚厚一叠相关记录,语音系统由移动的一个工程师负责。警察来去匆匆,神情极为凝重,这给案件的侦破增加了几份神秘。
和江红同在一个班次的大刘说她认识死者,江红问她是怎么知道杀的就是她的熟人。她说街上到处贴着寻找“目击证人”的布告,布告上有那女的照片,被害人原先是汽轮电机厂的工人,后来下岗了。江红说现场不是在室内吗?又不是在室外,那来的目击证人,不会是警察作秀吧。大刘说犯罪嫌疑人是撬门入室的。江红想那男的不是劫色就是劫财。你怎么知道是男的,假如是女的呢?大刘反问的语气很重。两个女人在值机的空隙忙里偷闲聊了一会。
江红像往常一样正常上班,杀人与她没有一点关系,连她自己还想杀人呢。她猛地想起了那晚打电话给她的那个人。会不会就是他杀的,江红一闭上眼,沉浸在回忆之中,那声音就仿佛在她的耳边萦绕,根据声音判断,这个男人大概在四十岁左右。江红想象那个人的样子以及可能的职业,有没有结婚等等。她想举报。 但坚决不承认是为了那五万元的奖金。报纸上刊登了一条举报信息:
4月28日,本市白鹭公寓发生一起凶杀案,死者为女性。希望有目击证人向警方提供破案信息。奖金五万元,不含税金。
举报电话:110或89076540
江红手里攥着这张报纸,一股茫然之感袭上她的心头,她也只是发现有人想杀人,这种线索有价值吗?保不准这30多万的县城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这种动机,法律只针对现实而不是针对动机,提供没有价值的信息说不定使警方错过了破案的最佳机会。江红犹豫起来,她这么一想随手就将那份报纸扔进垃圾篓。
移动公司的另一个话务小陈已被警方带去询问了。她值机的那天有一条纪录特别可疑。据说有一个人就在死者死亡前二十分钟打过一次电话给死者,警方猜测是索要钱物等等。
小陈回来的时候,脸色煞白,好象人是她杀的似的。江红问她到底发生什么了,她只是一个劲地摇头,江红弄不懂她这个表情什么意思。小陈没好气地说,我碰见鬼了。江红觉得好笑,心想你答非所问。江红忙着又接进一个电话,是一个客户反映不会发送手机短信。江红想这种事也值得来问,就好象成人不会吃饭,居然问筷子往那里送一样。江红耐心地告诉打进电话的那个人在手机设定栏里的“86”前面一定要加个“+”号,那人还不厌其烦地问江红为什么要加那个符号?江红耐着性子,心平气和地说,这是事先规定好的。江红说了一通,那人似是而非地领悟了一气。江红这才挂断了电话。
江红的工作就是这样的琐碎,要不厌其烦地向问询人员宣传一些常识性操作方法,国家信息产业部及国际电信行业的有关规定,移动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应遵守的契约等等。要不是待遇好些,江红早就不想干这种磨嘴皮的事了。
案情的进展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大家感到没有了安全感,一时间人心惶惶,有群众跑到公安局打听情况,县电视台连续一个周播放寻找目击证人的悬赏通告。娱乐场所和车站都有人盘查。
江红担心警方也来找她,她之所以心虚是因为她和那个有着强烈杀人倾向的咨询者有过详细的对话,要是她当时敢冒犯错误的风险,拒绝那个问讯者的来电就不会有现在这个疑虑了,那怕是说一句:“对不起,这不在我们为你服务的范围之列”。可她就是没说这样一句话,她倒好居然跟那个人讨论起梦里被人追杀与现实杀人是如何不相干的问题了。难怪江红一看到戴大沿帽的穿黑制服的警察就有一种畏惧感,以至于出门头都不敢抬起,生怕与那些人的目光相对。人仿佛就是她杀的,她要用围巾把她自己的头和脸都蒙起来,这样就认不出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