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四)番外——历史的回想(二)
舍生取义,还是苟且偷生?——五胡十六国时期大界之战的若干“谜题”
(续前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
一、绝境
后秦皇帝姚苌,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滑头”,临敌经验极为丰富。他当然要在军事行动之前,派出斥候侦探间谍,对敌方的军事部署与行动进行刺探,不打无准备之仗。况且第一次大界之战的试探,从正反两方面也对作战双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获胜一方的前秦皇帝苻登,不免轻敌,认为后秦不可能再打他辎重基地的主意,于是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到了安定前线,企图一鼓而下,后方基地留守兵力,基于一般戍守和维持,只保留了很少。他万万没想到吃了一次亏的姚苌,仍然还会“故技重施”,一门心思打他老营的主意,而不与他的精锐硬碰硬。大界这个地方,远离前线,除了辎重,还有许多不能随军在前线厮杀的所谓“名将”大臣留驻,当然也包括他的毛皇后和皇子,还有军队家眷,和数万的依附民众。苻登忘记了他的对手是姚苌,是不按套路出牌的“高手”。另一方面,前次偷袭失败,后秦皇帝姚苌并没有打消念头,在臣下部属劝他与敌正面交锋时,他却冷静而坚决地拒绝,还是把目标盯在了敌人的软肋上。他知道,正面对抗,自己并无胜算,但是如果再次偷袭大界,这里的攻击难度要低得多,经过一次失败,敌人肯定也会放松戒备,只要在大界取胜,也能给敌人以重大打击。当然,姚苌肯定也知道,对方那位能够上阵打仗的女中英豪——帝国皇后也在大界。姚苌大概知道毛皇后的出身,因为毕竟他和皇后的父亲曾经同事前秦天王。不过并不像本书中演绎的那样,作为一国之君,姚苌不可能把主要目标,放在“猎艳”这种事上,其根本目的,还是摧毁敌方的后勤基地,间接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为此,姚苌在敌人疏忽轻视的情况下,亲自出马,以三万铁骑,夜袭大界,狮子搏兔,务必要出其不意,一战而胜之。至于后来的结果,更是验证了他这决策的高明与奏效,竟然擒获了敌国皇后!
此时大界的留守兵力,史书并无记载,根据常识和一般分析判断,不会多于数千之数,且肯定是老弱羸兵,多半还是辎重役卒。因为前秦的地盘比后秦小,兵员数量并不多,属于少而精的类型,皇帝苻登既然决意进攻安定,自然会把精锐和主要力量都集中于前线,后方既然他认为没有危险,就不会再留置重兵。
由此看来,以有心算无心,以绝对优势兵力蠡夜奇袭,并且皇帝亲征,志在必得,大界和毛皇后所面临的,是绝对的十倍劣势与意外。在书中,笔者也描述了颇有军事素质的皇后的担忧与劝谏,可惜皇帝苻登没有采纳。而作者美化的皇后侦骑四出和筑烽火台以备示警,很可能不是事实。虽然皇后也接受了汉化的军事教育,但年轻的她,应该尚未达到这种军事家的考虑层次。
不过,尽管是绝境,皇后也并非没有一线生机,她本身有很强的武功骑射能力,如果决意突围,“让城别走”,在茫茫黑夜中,后秦军虽然铁骑重兵,肯定会拉开大网包围,但以后来皇后决死一战,可杀敌七百多人的战绩来看,也不是没有成功破围的机会,关键是在这种情况下,皇后自己是如何考虑的!
(续前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
一、绝境
后秦皇帝姚苌,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滑头”,临敌经验极为丰富。他当然要在军事行动之前,派出斥候侦探间谍,对敌方的军事部署与行动进行刺探,不打无准备之仗。况且第一次大界之战的试探,从正反两方面也对作战双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获胜一方的前秦皇帝苻登,不免轻敌,认为后秦不可能再打他辎重基地的主意,于是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到了安定前线,企图一鼓而下,后方基地留守兵力,基于一般戍守和维持,只保留了很少。他万万没想到吃了一次亏的姚苌,仍然还会“故技重施”,一门心思打他老营的主意,而不与他的精锐硬碰硬。大界这个地方,远离前线,除了辎重,还有许多不能随军在前线厮杀的所谓“名将”大臣留驻,当然也包括他的毛皇后和皇子,还有军队家眷,和数万的依附民众。苻登忘记了他的对手是姚苌,是不按套路出牌的“高手”。另一方面,前次偷袭失败,后秦皇帝姚苌并没有打消念头,在臣下部属劝他与敌正面交锋时,他却冷静而坚决地拒绝,还是把目标盯在了敌人的软肋上。他知道,正面对抗,自己并无胜算,但是如果再次偷袭大界,这里的攻击难度要低得多,经过一次失败,敌人肯定也会放松戒备,只要在大界取胜,也能给敌人以重大打击。当然,姚苌肯定也知道,对方那位能够上阵打仗的女中英豪——帝国皇后也在大界。姚苌大概知道毛皇后的出身,因为毕竟他和皇后的父亲曾经同事前秦天王。不过并不像本书中演绎的那样,作为一国之君,姚苌不可能把主要目标,放在“猎艳”这种事上,其根本目的,还是摧毁敌方的后勤基地,间接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为此,姚苌在敌人疏忽轻视的情况下,亲自出马,以三万铁骑,夜袭大界,狮子搏兔,务必要出其不意,一战而胜之。至于后来的结果,更是验证了他这决策的高明与奏效,竟然擒获了敌国皇后!
此时大界的留守兵力,史书并无记载,根据常识和一般分析判断,不会多于数千之数,且肯定是老弱羸兵,多半还是辎重役卒。因为前秦的地盘比后秦小,兵员数量并不多,属于少而精的类型,皇帝苻登既然决意进攻安定,自然会把精锐和主要力量都集中于前线,后方既然他认为没有危险,就不会再留置重兵。
由此看来,以有心算无心,以绝对优势兵力蠡夜奇袭,并且皇帝亲征,志在必得,大界和毛皇后所面临的,是绝对的十倍劣势与意外。在书中,笔者也描述了颇有军事素质的皇后的担忧与劝谏,可惜皇帝苻登没有采纳。而作者美化的皇后侦骑四出和筑烽火台以备示警,很可能不是事实。虽然皇后也接受了汉化的军事教育,但年轻的她,应该尚未达到这种军事家的考虑层次。
不过,尽管是绝境,皇后也并非没有一线生机,她本身有很强的武功骑射能力,如果决意突围,“让城别走”,在茫茫黑夜中,后秦军虽然铁骑重兵,肯定会拉开大网包围,但以后来皇后决死一战,可杀敌七百多人的战绩来看,也不是没有成功破围的机会,关键是在这种情况下,皇后自己是如何考虑的!